山西典商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史 ,
作者: 刘建生 等著
出 版 社: 山西经济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489000版次: 1页数: 420印刷时间: 2007/12/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063683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清人李燧《晋游日记》记载;『全国典肆,江以南皆微人,曰微商;江以北皆晋人,曰晋商。』
典当行具有信货手续简单、速度快、门槛低、当期灵活、质押范围广泛等特征。山西典商关善于经营、长于管理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完善的组织,娴熟的业典技能可为今日典当行的发展提供诸多的启迪和借鉴。
内容简介
典当铺是中国传统金融业中的主要机构。新中国成立前关于典当业研究的著述主要有杨肇遇的《中国典当业》、宓公干的《典当论》、张中籥的《天津典当业》、区季鸾的《广东之典当业》、金陵大学农学院农业经济系于1936年编辑出版的《豫鄂皖赣四省之典当业》等,以及散见于《钱业月报》、《银行周报》、《民族》、《中行月刊》等杂志上的20余篇论文,其中尤以陆国香先生撰写的《山西之质当业》、《中国之典当》《中国典当业资本量之估计》《中国典当业资本之分析》《江苏典当业之衰落及问题》等文章最具代表。新中国成立后对于典当监的研究一直很少。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主要有台湾学者罗炳绵在《食货》《近代史研究所辑刊》等杂志发表的数篇论文,以及一些学者在各地文史资料和其他地方史志类杂志刊出的短文与回忆录。直到90年代,典当业的研究成果才逐渐增多起来。曲彦斌先生先后推出了《中国典当史》、《典当史》、《中国典当手册》等著作1993年李沙先生出版了《当铺》1995年刘秋根先生出版了《中国典当制度史》;1996年常梦渠等先生将有关各地典当业的论文、回忆录进行整理,出版了《近代中国典当业》;1997年日本学者浅田泰三先生出版了《中国质屋业史》(日本东方书店)等。需要指出的是。这些论著主要是对全国典当业从宏观上进行探讨,而从微观上对颇具代表性的出西典商进行深入的专题研究则尚是一个空白。尽管如此,这些成果以及晋商研究的不断深入均为我们对山西典商进行专门研究奠定了基础。
作者简介
1956年生,山西省右玉县杀虎口镇人,中共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省教学名师。现任山西大学晋商学研究所所
长,兼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当代山西研究会常务理事、山西省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高级经济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山西省学位委员会社科评审组成员、山西省教育厅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经济管理学科评审组成员。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及山西省社科、软科学项目8项,共发表论著300余万字,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中国软科学》、《中国地方志》、《清史研究》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50余篇。代表著作有《明清晋商制度变迁研究》、《晋商信用制度及其变迁研究》、《晋商研究》、《回望晋商》、《山西近代经济史》、《中国近代经济史稿》等。成果曾获山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省晋版图书政府一等奖2项,省史志编纂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省优秀社科成果应用推广二等奖1项,北方十五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图书奖2项。曾获山西省优秀教师、省“三育人”先进个人、太原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等称号。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中国典当的起源与历史
第一节典当的内涵与起源
一、典当及其类型
二、中国典当业的起源
第二节典当业的历史概况
一、近代以前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的发展趋势
第二章清代山西典商的活动盛况及原因
第一节清代山西典商的活动盛况
一、山西境内典商的活动盛况
二、山西典商在北方各地的活动盛况
三、山西典商在南方各地的活动盛况
四、著名晋商经营典当概况
第二节清代山西典商发展的原因
一、大量贫民的存在
二、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
三、典当业丰厚利润的吸引
四、政局稳定与政府支持
第三章清末民国时期山西典商的衰落状况及原因
第一节清末民国时期山西典商的衰落状况
一、山西境内典商的衰落状况及其特点
二、北方地区山西典商的衰落状况
三、南方地区山西典商的衰落状况
第二节清末民国时期山西典商的衰落原因
一、军阀割据,政局动荡
二、币制紊乱,金融动荡
三、社会变迁,满货亏损
四、新式金融机构的替代
五、晋商衰落的连锁反应
六、经营模式发生变化
第四章山西典商的业务经营与组织管理
第一节山西典商的开当手续及具体业务流程
一、开当手续
二、当物种类
三、当物估价
四、满当期及满货销售
五、山西典商的具体业务流程
第二节山西典商的业务种类及其管理
一、以物质钱
二、存款业务
三、发行钱票
四、其他业务
五、山西典商经营存款业务的博弈分析
六、山西典商业务的基本管理
第三节山西典商的组织管理
一、山西典商的内部组织设计
二、山西典商的人事管理制度
第五章山西典商的资本、利息与利润研究
第六章山西典商行会分析
第七章山西典商的文化习俗研究
第八章山西典商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第九章山西典商与徽典的比较研究
第十章山西典商与粵典的比较研究
第十一章山西典商研究的历史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中国典当的起源与历史
典当是一种依托实物将钱出借的信用方式,典当业在人类历史上很早就已经出现,但长期以来主要是以一种小规模的社会活动而存在。在英国,直到16世纪典当业才真正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行业以抵押放款为主要业务的典当业在我国不仅出现很早,而且是前近代社会中最重要的金融
机构,历史上,对于这些机构的称谓很多,估计不下20多种,一般均带有“典、当、按、质、押”等字鸦片战争以后,按照资本大小、当期长短与利率高低仍然有典铺、当铺、质铺、押店等不同的叫法。我国典当业的发展在明代后期到清代中期达到鼎盛,之后首先被钱庄、银号所超过,并随着一系列近代新式金融机构的出现,在整个金融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才日趋削弱。在中国近代时期,虽然典当业的整体实力有所下降,但始终是金融结构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仍是一支重要的金融力量,在特定领域发挥着它的职能。
第一节典当的内涵与起源
一、典当及其类型
典当业在中国历史上相对比较发达,但其在各个朝代或同一时期的不同地区的称谓却并不相同。当铺或典当铺的叫法最早出现在明代,并一直沿用下来,逐渐成为现代人对典当最一般的称谓。在人们的心目中,漆黑的大门、高高的柜台和屏风、冰冷的面孔及古老的吆喝,是当铺的标准形象。《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998年版第9卷)对于“典当行”的含义是这样阐述的:典当“是接受家庭用具或个人财物作抵押贷款给顾客的行业。典当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在中国二三千年前即已存在,西方典业可上溯到中世纪”。《美国百科全书》则称:当铺的“业务就是把钱借给留下财物做抵押的人。顾客在付出一笔指定费用后可把财物赎回。典当业是一种古老的行业,在中国可上溯到三千年前”。
(一)基本术语解释
(1)交当人:是指将一定物品交至当铺作抵押而换取相应贷放款的人,也称出典人、出举者、出质人、典当人、质人,俗称当户、当物者、典主。
(2)收当人:指以收受一定物品为条件并按相应估价放款的人,也称受押人、承典人,俗称贷款人。
(3)抵押品:指借款人和贷款人双方在实施某种借贷行为时赖以达成关系而留置当铺起必要担保作用的信物,俗称当物,一般是动产,具体划分可有五大类,即首饰、布衣、铜锡、钟表和杂项。一般因地区不同而有所侧重。如在乡村,常以铁锚犁锄为大宗,在城镇则以金银珠宝为大宗;布衣木器及铜锡器皿等在城乡均次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