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话题作文第一解读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语文,
作者: 刘国良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0-1字数:版次: 1页数: 124印刷时间: 2007/10/01开本: 大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191745包装: 平装目录
第一讲2007年高考作文述评及2008年高考作文预测
第一节试题回放
第二节命题透析
第三节趋势预测
第二讲高考典题解读
01.传递
(2007年广东高考题)
02.行走在消逝中
(2007年浙江高考题)
03.日寸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2007年山东高考题)
04.酸甜苦辣说高考
(2007年重庆高考题)
05.走与停
(2006年重庆高考作文题)
06.雕琢心中的天使
(2006年广东高考题)
07.雨燕减肥
(2006年江西高考题)
08.问
(2006年四川高考题)
09.读
(2006年安徽高考题)
10.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
(2005年高考全国I卷)
11.位置和价值
(2005年高考全国Ⅱ卷)
12.忘记和铭记
(2005年高考全国Ⅲ卷)
13.跑的体验
(2005年湖南高考题)
14.脸
(2005年江西高考题)
……
第三讲新题分类解读
书摘插图
第一讲2007年高考作文述评及2008年高考作文预测
第二节命题透析
一宏观视角: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得失分析
2007全国共有18道作文题,从文题的呈示形式来年,明显地体现出后话题时代作文手持点,标志着后话题时代作文命题的成熟与稳定,延续着2006年“材料作文”、“命题作文”、“话题作文”三家分晋的态势。
2007年高考作文命题,体现出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命题理念相对成熟,考查要义具体明确
审视今年的18道作文题,需要将其置于近三年的高考作文命题发展链中加以考察。
延续了多年的以话题作文包打天下的局面,在2005年得以结束。作文命题进入了所谓的后话题时代,命题的形式呈现出花样众多的情形。但随之而来的是部分省市的命题极不成熟,深刻的教训至今仍令人无法忘怀。犹记得2005年16道作文题,至少有三四道题是命制思路不清、要义不明、与考生为敌、令社会欷欺不已。山东的“双赢的智慧”,湖北的“化人化出”,江苏的“风头、猪肚、豹尾”,要么文题逻辑混乱不堪,要么故作高深神秘,要么以所谓的强拉硬扯的联系要考生附和。2006年17道作文题,有四道题似在玩弄着并不高明的文字游戏。天津的“愿景”、浙江的“生有所息/生无所息”、辽宁的“肩膀”、湖南的“意气”等,要么拙劣跟风,要么故意堆砌材料使本不深奥的道理长出蛇足,要么内涵贫瘠内蕴不足。如此等等,反映出部分省市命题上的随意与盲目,命题理念的滞后与落伍,以及强烈的话语霸权意识。
如此观照我们便能发现,今年的l8道作文题,总体而言,命题理念还是比较成熟的,没有出现偏题怪题,能让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亦即考查的要义都是清楚明了的。这或许可以说是后话题时代各省命题在经历了艰难的探索之后,清醒地认识到了高考应该用什么样的文题去考学生,应该达到一个怎样的考查目的和要求。
(二)感性文题多于往年,向度与维度相对较宽
我曾撰文这样展望2007年的高考作文命题:
我一直认为,参加高考的大部分考生首先是一群尚未真正走进社会、真正步入人生轨道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才刚刚形成,他们的思想、心灵、心理、性格介于成熟与幼稚之问,他们在看取社会、思考人生、蕴蓄情感、彰显个性的同时更多的带有探询或探索性的味道。但作为检测考生写作水平的高考,在以往被附着了过多的政治、思想、道德的重负,而作为活生生的考生之“人”却被命题者抛在的脑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