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2008)——财富结构快速调整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分類: 图书,经济,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概况,
作者: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 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295000版次: 1页数: 434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89898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对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与预测。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6年的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中网宏观经济将在2007年基础上小幅回落。本书内容包括: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中国经济中资产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含义、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效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调整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分权、公众偏好和环境污染——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等。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模型——CMAFM模型”,对2007-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与预测。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中国宏观经济延续了2006年的强劲增长势头,2008年中网宏观经济将在2007年基础上小幅回落。本书建议:鉴于实际GDP与潜在GDP的正向产出缺口进一步扩大,来自实体层面的过热压力进一步增强,但由于产出缺口及其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依然没有超过可控范围,宏观经济在总体上应当继续采取中性定位、偏紧操作、组合实施的策略,以推动中国经济在高速增长中进行自我均衡化的结构调整;正确认识在金融深化与金融结构转型时期中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化,改变以往“货币政策为主、财政政策为辅”的调控模式,强化不同宏观经济政策的组合管理,采取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中偏紧的货币政策;充分重视财富结构快速调整的宏观意义,厘清由此导致的中国宏观经济微观基础革命所蕴涵的发展契机和整体风险,在有序推动国民财富结构进一步调整的进程中,通过各种方法来隔断金融资产与不动产的价格自我强化机制,以缓和财富效应对价格调整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杠杆,有步骤地进行要素价格改革和本币升值是中国中期调控的必然选择。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是从事中国宏观经济动态研究和重大经济问题研究的学术机构。它主要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的优秀研究和讨论中国宏观经济专家,集中研究和讨论中国宏观经济动态和前沿重大经济问题。本机构每年按季度发布研究成果。其中,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为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
目录
总报告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2007-2008年——财富结构快速调整中的中国宏观经济
分报告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
分报告二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结构与效益
分报告三中国经济中资产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货币政策的含义
分报告四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货币政策选择
分报告五中国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的分离:原因、可能的结果与对策
分报告六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市场效率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分析
分报告七金融动荡下的世界经济与中国失衡调整及中国经济的外生风险
分报告八调整转移支付制度,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分报告九财政分权、公众偏好和环境污染——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证据
分报告十能源价格调整对产业、物价与长期增长的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方法的定量分析与测算
附录一2007年中期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流动性过剩条件下的中国宏观经济
附录二中国外资、外贸现状分析——基于全球经济失衡的视角
书摘插图
分报告一中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2007-2008年
内容摘要
200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与低通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核心CPI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1%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试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取向,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收缩阶段后待续其繁荣态势。
关键词
指标预测反向软着陆
一、中国宏观经济指标预测
中国经济在经历1991-2001年间的完整波谷-波谷经济周期后,从2002年起重新进入本轮经济周期的扩张阶段,并且在2004年完成从经济萧条到经济繁荣的总体经济景气周期形态转换。2005年与2006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呈现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投资需求、消费需求与净出口需求平衡增长,重要原材料、能源、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得到有效缓解。
中国经济在2007年延续了2006年的强劲扩张趋势。随着实际经济增长率在2007年上半年逐季加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国际贸易顺差过大以及银行体系流动性过剩问题更加突出,最终消费品价格受粮食及其他农产品价格的成本推动而明显上涨。不过,2006年以来逐步实行的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特别是稳中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持续升值,其选择性需求紧缩政策效应已经显现,导致总体经济景气从2007年下半年起转折下行。2007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高经济增长与低通货膨胀的良好配合格局,在将核心CP1指数上涨率控制在2%以下的同时实现11%以上的实际GDP增长速度。在增长型经济周期的位势上,2007年成为本轮经济周期的波峰年度。
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管理应该继续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采取中性的需求管理政策取向,兼顾经济稳定的内部平衡目标与外部平衡目标,进一步促进国内需求与国外需求以及投资需求与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全面拉动,在总体经济景气进入本轮经济周期收缩阶段后延续其繁荣态势。这样,在2007年实际GDP水平高于潜在GDP水平的基础上,2008年实际GDP增长速度将向潜在GDP增长速度回归,使得实际GDP水平相应向潜在GDP水平回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