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农村建设:以监利县政为个案的研究

分類: 图书,经济,各部门经济 ,农业经济,
作者: 汤红兵著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9-1字数: 240000版次: 1页数: 256印刷时间: 2007/09/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23649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首先从宏观角度,审视了新农村建设,并提出了一些独到的看法;然后以监利县的农业、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社会保障、村政村治作为解剖对象,详细阐述了新农村建设各个方面工作的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绩,深入分析了农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解决的方法与对策。
目录
序
导论 解剖监利县政,透视新农村建设
第一章 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找准新农村建设突破口
第一节 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为鉴
第二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与条件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中应着重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健全基层公务员准入制度
第五节构建农村社会政府外公共权力体系
第二章 监利农业
第一节 “十五”期间监利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节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监利农业的作为
第三节 监利农业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监利农村教育
第一节 监利农村教育的现状
第二节 “税改”后监利农村教育在困境中寻找出路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监利农村教育的发展
第四节 对农村教育的反思
第四章 监利医疗卫生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前的监利农村医疗卫生情况回顾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的监利卫生工作
第三节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监利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监利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
第五章 监利农村文化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以来监利农村文化事业发展历史回顾
第二节 监利农村文化事业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三节 监利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及几点想法
第四节 加快监利农村文化发展的战略思考与产业化设想
第六章 监利农民的社会保障与救济
第一节 监利农村社会救助
第二节 监利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三节 健全监利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第七章 监利村政村治
第一节 监利县近几年农村村治改革情况简介
第二节 对监利村治改革调研后的几点体会
第三节 进一步健全村政制度建设的思考
第四节 从福娃集团与谢家村村企联姻看村治模式的多元化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找准
新农村建设突破口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主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场十分艰巨的新时期持久战。全面正确认识新农村建设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新农村建设战役胜利的前提。
第一节新农村建设的历史经验
——以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为鉴
新农村建设不是一个新名词,历史上的农村建设也曾十分热腾过,尤其是民国时期,以梁漱溟、晏阳初为代表的知名学者得到国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后,深入农村,兴办试点,掀起乡村建设运动,对农村建设作出了非常有益的探索。当时,人们习惯把乡村、农村等同使用,费孝通先生则使用“乡土社会”、“乡土中国”等概念。我们从探讨“农村建设”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着手,分析民国时期乡村建设的基本经验,总结对今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
一、农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首先,我们要对“农村社会”这个概念作一个科学的界定。农村社会绝不是一个村或几个村组成的集镇,而是一个有别于城市社会的以农业为中心产业、以农民为社会主体的乡村社区。袁镜身主编的《中国乡村建设》一书将农村定义为:“相对于城市的、包括村庄和集镇等各种规模不同的居民点的一个总的社会区域概念。由于它主要是农业生产者居住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地方,所以又通称为农村。”①我们可以从几
个方面理解农村社会:(1)农村社会是一个产业区域概念,是以农业为中心产业,工业和商业附属于农业或为农业服务的一个区间社会;(2)农村社会是一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区域概念,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与城市居民有着显著差异的农民社会生活方式,呈现出农村社会文化的特征,人口密度相对城市较小,工商业没有城市发达,在我国突出表现为社会公共产品服务大大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思想、文化素养相对城市居民而言比较封闭、落后;(3)农村社会是一个政权形式区域概念,相对于城市社会而言,农村社会是县、乡、村政权管理的地区。这里,要强调的一点是,以往学者习惯把农村社会局限于乡村两级政权的管理区域,随着农村社会的发展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这一认识须有所更改。农村城镇化和乡镇政府权力的淡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长远目光着眼,乡村政权的管理职能弱化甚至消失,而被农村村民自治组织、农村行业协会、农民公会等政府外第三社会组织所取代的趋势不可逆转。具备完善政府职能的基层政权,在不久的将来,只能是县级政权,县级政府将会成为农村社会的施政主体。再者,县域经济是城乡经济的中间结合纽带,农村经济是以农业为中心的产业经济,工商业是服务于农业的附属产业,县域经济就是以农业产业经济为中心、以服务于农业经济的工商业为两翼的区域经济体。换言之,农村社会是一个与县级政权、县域经济万万不能分开的完整实体,尤其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把县域经济、县级政权看成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部分,整体规划、宏观调控,是非常重要的战略方针,所以,本课题坚持以县政为研究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