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典籍选读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高华平主编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1字数: 357000版次: 1页数: 316印刷时间: 2007/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23603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这套《华大博雅高校教材》具有文学史的性质,是对读者认识中国文化典籍的很好的指引。 本书为该系列之一的《中国文化典籍选读》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吕氏春秋音律、洛阳牡丹记、抱朴子内篇黄白(节选)、新唐书兵志(节选)、古画品录、史记平准书(节选)等内容。
目录
前言
一、思想文化
系辞(上)
礼运(节选)
论语(节选)
滕文公下(节选)
非十二子
显学
春秋繁露人副天数(节选)
大学章句序
中庸章句序
二、宗教文化
道德经(节选)
南华真经逍遥游
太平经六罪十治诀第一百三
抱朴子论仙
金刚经(节选)
法华经譬喻品
肇论不真空论
华严金师子章
坛经(节选)
三、制度文化
地官大司徒
士昏礼(节选)
祭义(节选)
史记平准书(节选)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节选)
通典选举志(节选)
旧唐书刑法志(节选)
新唐书兵志(节选)
明史食货志(节选)
四、艺术文化
乐论
吕氏春秋音律
舞赋
声无哀乐论
博弈论
四体书势
古画品录
五、民俗文化
乡饮酒礼
乡饮酒义
荆楚岁时记(节选)
茶经(节选)
酒经(节选)
洛阳牡丹记
东京梦华录(节选)
丸经
燕京岁时记
六、科技文化
月令(节选)
黄帝内经(节选)
九章算术(节选)
抱朴子内篇黄白(节选)
水经注(节选)
齐民要术自序(节选)
备急千金要方(节选)
梦溪笔谈(节选)
天工开物(节选)
自学文
新仪象法要(节选)
书摘插图
道德经(节选)
《老子》
【题解】
《道德经》即是《老子》一书的别名,全书分八十一章,约五千言。一般认为,《老子》是先秦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聃所著。《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在今河南省鹿邑县境内)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日聃,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据此,则老子为与孔子同时代且略年长于孔子。老子原本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更未创立宗教。其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是由于他首次把“道”作为中国哲学的最高范畴,把“道”看成是世界万物的总根源并加以系统的哲学阐发。
《道德经》认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一章)“道”是永恒的存在,它无形无名,为天地万物的根源。故日:“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第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四十二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第五十一章)“道”的特点是“无名”、“朴”,事物都处于对立面互相转化的“反者道之动”的矛盾运动中,因此,认识和把握“道”的方法,就是“静观”、“玄览”或“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第四十八章)。
大约自东汉后期起,《老子》被神化,“五斗米道”以五千文为经典,尊老聃为太上老君。唐代又多次尊封老子,尊称《老子》为《道德真经》。
《老子》现在可知的最早的版本,为l993年在湖北荆门出土的属于战国中偏后期的郭店楚简《老子》;其次是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年的帛书《老子》。传世文献最早的是西汉河上公注《老子》。曹魏时玄学家王弼注本《老子》,是后世最为通行的本子。本篇选自《老子校释》(朱谦之撰,中华书局版《新编诸子集成》本),同时参考了其他版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