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原理与系统(第二版)

分類: 图书,工业技术,电子 通信,无线通信,
作者: 严常青 主编
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3-1字数: 325000版次: 2页数: 193印刷时间: 2007/03/01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43648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21世纪高职高专信息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共有7章,内容包括: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GSM移动通信系统、CDMA移动通信系统、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移动通信网络规则与优化理论、移动智能网等。为了帮助读者巩固所学内容,每章后配有小结和习题,还配有电子课件,供教师参考。
本书在内容选择方面注意体现职业教育的“理论够用,重在实训”的特色。内容编排深浅结合,通俗易懂,实用性强。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信息类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适用于其他爱好者学习和使用。
目录
1移动通信的基本理论
1.1概述
1.1.1移动通信的概念
1.1.2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
1.1.3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
1.1.4移动通信的频段使用
1.1.5移动通信的多址方式
1.1.6移动通信的特点
1.1.7移动通信的发展概况
1.2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与分集接收
1.2.1VHF和UHF电波传播特性
1.2.2移动信道的特征
1.2.3分集接收技术
1.3干扰与噪声
1.3.1概述
1.3.2噪声
1.3.3邻频道干扰和同频道干扰
1.3.4互调干扰
1.3.5远近效应
1.4移动通信信号的调制技术
小结
习题
2移动通信网络的组成
2.1基站子系统
2.1.1基站子系统概述
2.1.2基站收发信机
2.1.3基站控制器
2.2移动通信天线系统
2.2.1天线的特性参数
2.2.2基站天线
2.2.3移动台天线
2.2.4天线共用器
2.3移动通信网的结构
2.3.1移动通信网络体制
2.3.2移动通信服务区域的划分
2.3.3移动通信网的结构
2.3.4进网方式
2.3.5号码方式
小结
习题
3GSM移动通信系统
3.1GSM数字蜂窝通信系统的网络结构
3.2GSM蜂窝系统的传输方式
3.2.1多址方式
3.2.2业务类型
3.2.3信道分类
3.2.4帧格式
3.2.5时隙格式
3.2.6信道组合方式
3.2.7GSM蜂窝系统的无线设备参数
3.3GSM蜂窝通信系统的控制与管理
3.3.1位置信息登记过程
3.3.2呼叫接续
3.3.3越区切换
3.4GPRS移动通信系统
3.4.1GPRS概述
3.4.2CPRS系统的基本结构
3.4.3GPRS网络接口
3.4.4GPRS传输协议栈结构
3.4.5GPRS路由方式
3.4.6GPRS的信道
3.4.7GPRS业务
3.4.8GPRS发展趋势的分析
小结
习题
4CDMA移动通信系统
4.1扩频通信概述
4.1.1扩频通信的基本概念
4.1.2扩频通信主要特性
4.2CDMA移动通信系统
4.2.1CDMA系统的特点
4.2.2窄带CDMA IS-95系统
4.2.3CDMA 2000 1X系统
4.2.4CDMA 2000 1X与GPRS的比较
4.3CDMA系统中采用的切换技术
4.3.1CDMA切换技术分类
4.3.2CDMA的软切换过程
4.3.3软切换对CDMA系统的影响
4.4CDMA系统中采用的功率控制技术
4.4.1上行功率控制
4.4.2下行功率控制
4.5CDMA系统中采用的分集接收技术
小结
习题
5第3代移动通信标准
5.1引言
5.2WCDMA,CDMA 2000以及TD-SCDMA的体系结构和标准制定情况
5.2.1WCDMA体系结构以及标准制定情况
5.2.2CDMA 2000体系结构以及标准制定情况
5.2.3TD-SCDMA体系结构以及标准制定情况
5.3WCDMA,CDMA 2000以及TD-SCDMA的比较
5.3.1WCDMA和CDMA 2000的比较
5.3.2TD-SCDMA与WCDMA和CDMA 2000的比较
5.3.3结论性分析
小结
习题
6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理论
6.1移动通信网络规划理论
6.1.1无线网络规划的内涵
6.1.2无线网络规划的流程
6.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理论
6.2.1无线网络优化概述
6.2.2移动通信网络优化的过程
6.3CDMA与GSM网络规划与优化的比较
6.3.1CDMA与CSM网络规划的比较
6.3.2CDMA与GSM网络优化比较
小结
习题
7移动智能网
7.1智能网技术简介
7.1.1智能网的概念及基本思想
7.1.2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7.1.3智能网与现有通信网的关系
7.2移动智能网原理
7.2.1ITU-T标准中移动智能网的有关规定
7.2.2移动网与智能网融合的基本思路
7.2.3移动网与智能网的互联
7.3移动智能网方案及其发展
7.3.1ETSI的GSM移动智能网CAMEL
7.3.2ANSI的CDMA移动智能网——WIN
7.3.3爱立信的移动智能网
7.3.4摩托罗拉的WINA(无线智能网结构)
7.4CAMEL技术
7.4.1CAMEL体系结构和基本技术
7.4.2CAMEL技术的发展
7.5WIN技术
7.5.1WIN业务
7.5.2WIN体系结构及基本技术
7.5.3WIN技术的发展
小结
习题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3.4 GPRS移动通信系统
3.4.1 GPRS概述
GPRS f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的英文缩写,是由英国BT Cell—net公司早在1993年提出的,是移动通信从第2代(GSM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向第3代(3G)过渡的产品,同时也是世界移动通信技术向第3代发展的主流技术。GPRS是在现有的GSM移动通信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移动分组数据业务。GPRS通过在GSM数字移动通信网络中引入分组交换的功能实体,完成分组方式的数据传输。GPRS系统可以看作是在原有的GSM电路交换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业务扩充,以支持移动用户利用分组数据移动终端接人Intemet或其他分组数据网络的需求。
GPRS为运营商提供了一种在数据传输方面比原有GSM电路交换网络效率更高的分组交换网络,给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商机。由于GPRS可以共享GSM的基站系统,这样移动运营商在网络运营初期只需以较小的投入就可以,l央速4Lz,Intemet业务市场,为用户提供丰富的分组数据业务。GPRS移动数据业务使得人们可以不受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人们可以在移动中收发E-mail、访问Internet、进行电子金融和电子商务活动等。而且由于GPRS提供的只是对IP层的承载功能,运营商甚至用户自己可以生成更为丰富的增值业务,诸如远程控制、电子购物、车辆调度、新闻浏览、移动多媒体等丰富多彩的业务类型。
GPRS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更高的传输速率。GSM电路型数据业务只能提供9.6 kbit/s的传输速率,这一速率远低于固定网中采用Modem上网的传输速率,因而大大限制了移动用户对数据业务的使用。而GPRS用户可以同时采用8个信道进行时间传送,采用CS-2编码方式最高速度可达115 kbit/s,支持CS一3,CS-4之后理论速率还可以达到17l kbit/s左右。这一速度已经超过了常用的Modem拨号上网的方式,因此GPRS网络开始运行之后,移动用户就可以用手机进行高速上网业务了。
GPRS的目的是提供较高速率的分组数据业务,是对GSM网络的补充,它不会取代GSM网络,它是GSM向3G系统演进的重要一环,故又把它称为“2.5代技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