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照传神:晋唐肖像画研究
分類: 图书,艺术,绘画,国画,人物画,
作者: 周晋著
出 版 社: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 160000版次: 1页数: 155印刷时间: 2008/03/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083728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有鉴于此,本文从五代及其之前的有关肖像画的图像遗存与史料人手,旁及礼、祭、人物品藻、佛教传人、传神理论等方面,对魏晋以来直至五代时期的肖像画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并对肖像画从“成教化,助人伦”转向大众实用的发展中诸问题进行分析,以期寻找肖像画创作主体(画家)、创作心理过程、作品内容题材及画法形式以及肖像画批评理论等方面的内在关联,为肖像画的研究与创作提供参考。近年来陆续发现的年代可考、真实可靠的晋唐墓葬壁画和出土的唐代绢本人物绘画,成为我们研究晋唐绘画最重要的实物资料,为鉴别和确定传世作品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考古发现的重要意义还在于为了解晋唐肖像绘画的发展以及在某些特定阶段所表现出的复杂性提供了大量实例。
作者简介
周晋,1970年生于浙江乐清。1989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附中。1993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文学硕士学位。2007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97年起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派中国书画研究院副秘书长。作品多次参加浙江省及全国美展并获奖。出版个人著作十余种。
目录
总序
打造学院精英
前言
第一章 肖像画的相关概念
1写真、传神、写照
2中国传统肖像画的分类
第二章 中国肖像画的形制与功能
第三章晋唐肖像画的发展概况
1魏晋南北朝肖像画
2隋唐五代肖像画
第四章传神——晋唐肖像画的核心
1 肖像画与人物画
2 肖像画的形神观
3晋唐肖像画及其创作
4 肖像画与传统绘画色彩观
第五章晋唐肖像画发展的原因
1礼、祭
2礼祭与肖像艺术
3魏晋之前的肖像艺术
4魏晋人物品藻与肖像画
5白画与粉本
第六章晋唐肖像画的影响与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6佛教艺术的输入
7画师与画家
书摘插图
第一章肖像画的相关概念
1写真、传神、写照
在传统种国绘画中,将作为人物画中一个门类的肖像画称作“写真”“传神”“写照”,也称作“传真”“写神”“传影”“写像”等,其中除了包含形貌的逼真相似之意,还要求表现对象的精神特征、生命气息,以达到传神的效果。
“真”“照”“神”“像”,透露了中国肖像画所侧重的因素,有对照真实人物,如用镜映照或水中取影般真切相像的意味,要求“形神兼备”“以形写神”,达到惟妙惟肖,透过外形而体现对象的内在精神,即“神”“真”的把握。“真”,有逼真、真实的含义。引申为与形、神相关的内在特质的概念,即所谓“真在内者,神动于外”。(《庄子渔父》)
肖像画就是画某个人的相似之像。“肖”在《说文》中解释为:骨肉相似也。还补充说:不似其先,故日不肖也。是指儿子长得像不像其老子的遗传学现象。“像”通“象”。如“凡卦之爻,不过效法乾坤之理,凡卦之象,不过肖像。”
按照《汉语大词典》的解释,肖像是“用绘画、雕刻、塑造、摄影、刺绣等手段表现的人像。一般指画像或照片”;肖像画是指“描绘人物形象的画”。在人物画中肖像画是更具体的更现实的那种,形貌再现是其最基本的要求。肖像画的肖似,包含了形似与神似(内在精神的流露)的统一。
由于受宋代以后文人画思想的影响,遂有了“国画作肖像以取神为主,肖形为次,故日传神”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