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阻生智齿(第2版)
分類: 图书,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学,
作者: 耿温琦等主编
出 版 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638000版次: 2页数: 303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3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17099219包装: 精装内容简介
下颌阻生智齿(第三磨牙)的拔牙方法、手术前后并发症,为口腔外科门诊常见手术和并发症。这方面的有关诊治内容,在教科书及杂志中虽有涉及,但尚缺少内容比较系统、深入的专题著作可供实习医生及临床医生参考。
本书为1992年初版《下颌阻生智齿》补充后的再版,其主要内容是根据笔者多年医疗、教学、科研的实践经验及参考国内外文献资料编写而成。主要章节均结合临床实际,是以“理论指导实践、再从实践提升理论”为指导原则,对下颌阻生智齿临床多方面进行的总结和探讨。
本书内容较丰富、详细,可供各专科院校实习医生、各级专科医生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参考。
本书详尽地介绍了各种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及各种并发症防治等,共29章,400余幅图片,内容丰富翔实,图文并茂,理论结全实践,指导性强,可供口腔专业大专院校实习医生及各级临床医生在医、教、研工作中参考应用。
作者简介
耿温琦,男,生于河南孟津。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系。任北医大口腔医学院及口腔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多年,长期从事口腔外科常见病医、教、研工作。
对口腔牙槽外科有较多研究,有专著《下颔阻生智齿》、《外科正牙与美容》及多次参编全国高等口腔医学教材,发表临床实用性论文70余篇。带教大学生数十年,培养研究生多名。因
门诊工作有成绩,曾参加卫生部召开的全国首届医疗门诊、急诊工作会议,受到大会表彰,并因此被评为北京市教卫系统先进工作者。
有多项临床科研成果(下颔阻生智齿、外科正牙术、三叉神经撕脱术与射频治疗、颌骨囊
肿、心脑血管病人拔牙等),并获得7项科技进步奖(包括卫生部、北京市、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主要科研成果有:
1.下颌阻生智齿 对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进行了系统研究,包括应用解剖、拔牙方法、干槽症病因与防治等;对拔牙引起的下颌神经损伤、遗留断根、咽峡前间隙感染等进行了长期追踪观察及深入探讨。
2.外科正牙美容术 对外科正牙美容术进行了改进、充实、提高。经长期大量临床实践证明,此法适合目前国情,在严格控制适应证情况下,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并主张此法应成为修复前外科手术内容之一。
3.颌骨囊肿 对大、中型颌骨囊肿手术方法之改进,经长期、大量病例追踪观察,改进后之方法可基本消除术后感染;对萌出期含牙囊肿手术方法之改进(保留含牙的袋形术),可使手术方法简化,并能防止术后发生牙列错(牙合)畸形。
4.三叉神经痛口内法撕脱术 创用、改良的三叉神经痛口内法撕脱术可使手术复发率明显减少,并已推广应用。
5.三又神经痛射频治疗 在国内口腔科首先应用、推广三又神经痛射频治疗,并获得良好效果。
6.在国内较早开展心脑血管病人拔牙,并已推广应用。
作者为人格言是。“淡泊名利、勤奋、执着”,重视门诊临床工作,习惯于“逆水行舟、随遇而安。
目录
第一章智齿阻生原因与流行病学调查
第二章应用解剖
第三章病历采集与拔牙适应证选择
第四章X线检查
第五章阻力分析与拔牙设计
第六章拔牙器械与术前准备
第七章下颌阻滞麻醉
第八章一般拔牙法
第九章涡轮钻拔牙法
第十章种植机拔牙法与扩理配合
第十一章拔牙创愈合
第十二章术中并发症
第十三章术后反应与术后并发症
第十四章术后创伤性肿胀反应
第十五章拔牙创处理与术后护理
第十六章干槽症病因
第十七章干槽症预防与治疗
第十八章咽峡前间隙感染
第十九章关于拔牙断根遗留
第二十章下颌神经损伤
第二十一章冠周炎
第二十二章颌周间隙感染与颌骨骨髓炎
第二十三章口腔感染与药物治疗
第二十四章下颌阻生智齿与正畸
第二十五章下颌阻生智齿致张口受限的实验研究
第二十六章干槽症的实验研究
第二十七章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方法进展
第二十八章现代国内有关下颌阻生智齿的临床研究进展概况
第二十九章临床科研经验介绍(例举干槽症预防及治疗)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智齿阻生原因与流行病学调查
一、阻生原因
关于智齿阻生原因有众多解释,但都认为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颌骨发育退化为主要原因。如果颌骨没有足够的生长发育,则不能为全部牙齿正常萌出提供足够间隙,最后萌出的智齿将发生阻生或错位。各种阻生原因可归纳如下:
(一)颌骨退化
许多学者调查研究证明,颌骨退化与人类的进化和文明的发展有密切关系,即现代文明水平越高颌骨越退化,致牙齿错(牙合)与阻生机会越多。在灵长目动物的进化过程中,脑的发育不断增大,颌骨的发育逐渐减小,而颌骨的减小比牙齿的减小更快,因此导致现代许多人出现牙齿错(牙合)和阻生。
从人类进化来看,原始人类(例如l0~15万年以前的海德堡人、中国猿人、尼安德特人、山顶洞人)无阻生齿可见,现代人类却出现了阻生齿,并有逐渐增多趋势,尤以近代人更为突出。原始人类和过原始生活的现代人类与现代生活的现代人类比较,颌骨有了明显退化(图1—1):下颌支与颌弓的长、宽、高均有减小,其中以下颌支宽度和牙槽后退最为明显。原始人类的牙槽前方远远超过下颌前下缘,经过长期演化牙槽明显退缩后而形成了颏部(为人类特征之一)。这是因为牙槽骨是牙齿的直接支持者,受牙齿功能减退的影响最直接,故其退化最多。
咀嚼器官的退化是不平衡的,其退化大小依次为咀嚼肌、颌骨和牙齿,故牙齿的退化不如颌骨和牙槽骨明显。例如:海德堡人三个磨牙的总宽度为3.65cm,近代欧美人为3.26cm;海德堡人的下颌支宽度为5.2cm,现代人为3.1~3.2cm。因此可认为,颌骨、牙槽骨与牙之间退化的不平衡,是阻生齿发生的根本原因。随着颌骨退化,牙齿的数目也在减少。根据哺乳动物的演化规律,人类本来有44个牙齿,即上下颌的左右各有3个切牙、l个尖牙、4个前磨牙、3个磨牙。但以后随着人类进化,第三切牙和第三、四前磨牙已经丧失,将来的发展趋势是将逐渐丧失第二切牙和第三磨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