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理性金融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金融理论,
作者: 杨春鹏 著
出 版 社: 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5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3020635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投资者是理性的吗?
金融市场是有效的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
如何理解非理性投资者在现实的金融市场中的行为模式?
如何据此作出正确的市场形势判断和投资决策?
投资者并不具有无限理性,基于“理性人”假设的标准金融理论难以解释一些投资者的异常行为和市场异常现象。与已有行为金融所建立的研究方法不同,本书作者试图根据已有的一些金融试验结果和实证分析结论,基于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和决策,建立起研究证券投资的一个统一的假设框架和一系列概念和原理,并对以下几个问题作出回答:
个体投资者如何测算未来股票价格,尤其是非理性因素如何影响他们的测算;
个体投资者如何评估证券投资的风险、如何评估证券的认知价值;
投资者的非理性特征如何影响证券的市场价格;
本书视角独特,分析透彻,以冷静的科学语言,为我们描绘出活跃在现实金融市场中的非理性投资者与标准金融学理论中纯粹的“理性人”炯然不同的,真实的投资参与人的形象,他们的非理认知和决策模式及其对证券市场价格的影响,是从事证券投资实务的从业者和研究人员理解现实的金融市场及其参与者的行为模式的关键工具书。
内容简介
最近数十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并不具有无限的理性,人类的理性会受到自身生理与心理能力的限制。本书根据已有的一些金融试验结果和实证分析的结论,尝试进行了非理性金融的一些研究。我们将本书局限于一个最基本的非理性框架——投资者认知的非理性和投资者决策的非理性,研究评证券投资的一些基本问题。
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2章到第4章,主要介绍已有的一些投资者异常行为、金融市场中的一些异常现象和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蒙教授所提出的投资者的“实质理性”与“过程理性”概念;第二部分为本书的核心部分,包括第5章到第11章,第5章建立了本书的基本研究框架,第6章研究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价格分布,第7章研究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风险度量,第8章研究了基于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风险,第9章研究了投资者的非理性认知价值,第10章建立了非理性认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第11章基于非理性认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解释了经典的“阿莱悖论和埃尔伯格悖论”;第三部分为第12章到第16章,主要结合中国证券市场给出了一些实证研究。
本书适合于经济学、金融学、金融工程学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使用,同时适合于在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实务部门的从业人员阅读。
目录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本书的研究框架
第2章
投资者异常行为
2.1 投资者的分散投资行为
2.2 投资者的交易行为
2.3 投资者的本地偏好现象
2.4 小结
第3章
证券市场异常现象
3.1 金融泡沫
3.2 股权溢价之谜
3.3 红利之谜
3.4 封闭式基金之谜
3.5 IPO折价之谜
3.6 规模效应
3.7 日历效应
3.8 小结
第4章
实质理性与过程理性假设
4.1 实质理性假设
4.2 过程理性假设
4.3 预期和不确定性
4.4 决策形成的实证研究
4.5 小结
第5章
基本假设框架
5.1 证券价格的认知分布
5.2 标准金融假设框架
5.3 非理性金融假设框架
5.4 小结
第6章
I非理性认知价格分布
6.1 投资者理性认知假设
6.2 投资者的认知偏差
6.3 非理性认知分布特征
6.4 基于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分布
6.5 小结
第7章
非理性认知风险度量
7.1 传统的证券投资风险度量
7.2 下偏距风险度量
7.3 认知风险度量的实验研究
7.4 基于认知分布的认知风险测算
7.5 基于实验研究的认知风险调整测算
7.6 小结
第8章
基于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风险度量
8.1 过度自信与认知风险度量
8.2 认知风险度量的分解定理
8.3 基于过度自信心理的市场认知风险度量
8.4 考虑基准收益率的认知风险度量模型
8.5 考虑红利的证券投资认知风险度量
8.6 相对认知风险系数
8.7 小结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第9章
证券的非理性认知价值
9.1 传统的证券价值评估模型
9.2 非理性认知价值评估模型
9.3 非理性认知支撑价格
9.4 非线性认知期望收益模型
9.5 基于过度自信心理的认知风险调整价值模型
9.6 基于过度自信的混合期望收益模型
9.7 小结
第10章
非理性认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0.1 经典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0.2 行为资产定价模型
10.3 认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10.4 小结
第11章
经典悖论的理论解释
11.1 非线性期望模型与阿莱悖论
11.2 Ellesberg悖论的解释
第12章
中国机构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实证研究
12.1 机构投资者的持股集中度与持股期限实证研究
12.2 牛市阶段、熊市阶段中机构投资者的行为分析
第13章
投资者情绪指数与实证研究
13.1 投资者情绪指数分类
13.2 影响投资者情绪因素的分析
13.3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金融学研究
第14章
理性泡沫实证分析
14.1 股市泡沫的基本理论
14.2 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分析
第15章
非理性泡沫模型
15.1 噪声交易者模型
15.2 扩展的噪声交易者模型
15.3 非理性泡沫的确定
15.4 泡沫的持续性
附录1 性质1 的证明
附录2 性质2 的证明
第16章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股市泡沫实证研究
16.1 非理性泡沫模型分析
16.2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16.3 收益率与投资者情绪的实证分析
16.4 投资者情绪指数实证研究
16.5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书摘插图
第1章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现代金融学的研究继承了经济学的“理性”假设,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相对成熟的学科。但从20世纪80后代以来,一些金融学家通过实证分析和金融试验,陆续发现不能够通过标准金融理论来解释一些投资者异常行为和市场异常现象,因而人们开始对标准金融理论中的一些基本假设(如投资者“理性”假设)产生了怀疑,并开始从新的视角研究金融领域的相关问题。
行为金融学是近年来金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尤其是从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将授予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心理学家与经济学家Daniel Kahneman以来,行为金融学已经成为未来金融学研究的一个主流方向。
目前,已有的行为金融学研究主要是基于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对金融市场中存在的一些异常现象进行解释。然而,当前行为金融理论存在的一个主要缺陷就是基于某一种心理或行为所构建的理论模型只是能够解释某一种异常现象,而对于其他的异常现象却不能够给出有效的解释。事实上,由于一些行为模型的假设条件正是根据相应的异常现象而设立的,所以会导致所建立的行为模型只能够解释相应的异常现象。因此,由于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和理论模型,行为金融学经常招致一些学者的批评。
基于上述行为金融学所具有的一些缺陷,与已有行为金融学所建立的研究方法有所不同,本书将根据已有的一些金融试验结果和实施分析的结论,提出并建立了研究证券投资的一个统一的假设框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