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四卷)

分類: 图书,法律,诉讼法/程序法,刑事诉讼法,
作者: 崔敏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411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139105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四卷又与读者见面了。本卷内容丰富。共收入了30篇专题论文、演讲和典型案例。其中,围绕“检察制度为什么屡受质疑”进行的一场论辩十分精彩,值得特别向读者推荐。
目录
卷首语
热点聚焦
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判程序构建和谐社会的诉讼制度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刑事诉讼法再修改
刑事诉讼再修改的两个问题
学术前沿
少杀慎刑与构建和谐社会
宽严相济:构建和谐社会的刑事政策
试论慎刑慎杀的刑事诉讼基本理念
侦查阶段如何体现“宽严相济”——兼谈公安机关完善侦查程序有关问题
争鸣与探讨
围绕“检察制度为什么屡受质疑”的一场论辩
如何参与术争鸣——记一场别开生面的博士生课堂讨论
专论
法治漫途中的进步与期待——评2007年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
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司法实践——践行“法律、政策、利益”三位一体审判职能观
刑事诉讼制度研究
关于完善侦查程序的三点建言
诉讼框架内对我国侦查权的控制机制
侦查能力视野下的我国侦查程序改革
刑事和解的程序设计
联合国公约和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
试论我国公诉案件被害人的上诉权
刑事证据理论研究
关于制定我国刑事证据规则的构想
证人消极作证的社会心理分析社会化、标准化、公开化——我国司法鉴定改革的方向
推定与证明责任
论刑事质证的原则
他山之石
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
欧洲四国刑事司法制度考察报告
博士生论坛
对我国刑事诉讼程序性制裁机制的理性思考
关于重构我国侦查辨认制度的思考
会议综述
中国法学会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研讨综述
典型案例评析
一起“运输毒品”假案的炮制与平反
书摘插图
热点聚焦
进一步完善刑事审叛程序构建和谐社会的诉讼制度
目次
一、修改刑事诉讼法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二、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个主要问题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也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刑事诉讼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刑事诉讼法》制定于1979年,1996年作了一系列的重大修改,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和司法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996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后到现在已10年有余,我国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政治体制改革和司法体制改革渐趋深入,并先后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妹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等国际公约,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不断扩展。在此背景下,法律制度包括刑事诉讼制度也需要根据社会的变化适当调整。
下面,我结合近年来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实践,就刑事诉讼修改问题谈个人看法。
一、修改刑事诉论法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
(一)正确处理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的关系
保障人权和打击犯罪都是刑事诉讼的目的,刑事诉讼一方面要保证准确、及时地查明犯罪事实,正确适用法律,准确、公正地惩罚犯罪,保障国家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另一方面要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利能够得到充分行使。简言之,既要有力地打击犯罪,同时也要依法保障人权,二者应当并重、平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