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曹晋著
出 版 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83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4262792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论著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内容简介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态的运作,构连创造剩余价值的受众商品与阶级、社会性别、种族、科技的构建关系异常隐蔽地操纵(hidden manipulate)着普罗大众的日常生活。论著的下篇是作者就本土社会传播情境中存在的社会性别不平等的专题研究,反思本土女性主义话语中关于女同性恋议题的盲点;另类媒介建构的同性恋公共空间讨论;体育媒介话语生产的男性气质与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市场经济的正当性如何交织为东方中国一致的现代化表征;21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当下时段,在地域与城乡的区隔中所潜藏的阶级与社会性别问题;以及妇女类时尚杂志如何作用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作者把传播现象与传播结构遮蔽的社会性别不平等问题放置于支配(dominance)与从属(subordination)的社会“结构”问题的分析之中,希望解构媒介再现与传播科技使用的“社会性别平等”的种种霸权结构与迷思假象。论著资料详实、论证严谨,兼顾国际与中国视野,不失为一部问题意识深刻的批判传播理论力作。
目录
导论
一、批判取向的“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
二、“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的理论、议题与方法
三、本土“媒介与社会性别”的专题研究
上篇 理论部分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
一、女性主义批判思想与传播研究的结合
二、后学思潮与女性主义学术的力量汇聚
三、传播政治经济学与女性主义的联结
第二章 刻板形象、制度批判与受众分析
一、媒介文本再现的两性刻板形象
二、社会性别歧视的制度批判
三、受众分析
四、结论
第三章 抗争的途径:妇女与另类媒介
一、当代妇女另类媒介生产的语境
二、妇女另类媒介的特征
三、妇女另类媒介与新社会运动
第四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中的质化方法
一、质的研究
二、符号学分析(semiology AnaIysis)
三、传播民族志的运用
下篇 专题研究
边陲城市的女同健康热线研究
中国大陆另类媒介的生产:以《朋友通信》为例
体育明星的媒介话语生产:姚明、男性气质与国家形象
“言而无信”的母职:上海家政钟点女工凤英的手机使用分析
时尚杂志与都市女性生活方式
附录
一、媒介与社会性别话语分析:《女性主义媒介研究》书评
二、批判传播理论的境界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领域的理论建构
社会学家彼得伯杰(Peter Berger)说:“社会学最好不要僵化为一种没有幽默感的科学主义的态度,因为这会使我们看不见与听不见社会景观的诙谐。”(Berger,1963:165)本领域的知识生产与理论建构的价值诉求就是探究人类的境遇本身,尽可能免除人类的压迫性力量,获得知识解放和人类身心的自由。在女性主义学术批判的浪潮中,男性气质的权威性和自启蒙运动以来处于支配地位的现代的、科学的、男性的欧洲中心主义思维方式与哲学理念都遭到根本性的质疑和猛烈抨击,在聚焦阶级、社会性别、种族、国家、地区、强制性异性恋霸权、公民等范畴的局限性展开批判的女性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追究两性差异和妇女的屈从地位的根源,揭示了我们生存的制度中知识和权力的结构性压迫体系如何编织社会控制的网络,也开启了对此机制的批判分析与颠覆权力关系的话语空间,女性主义的知识论述和行动主义者并不断寻求消除妇女受压迫或转变压迫境遇的机会与策略。“媒介与社会性别研究”是女性主义批判学术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直以批判的视角检讨媒介所维护与再生产的种种社会性别不平等现象及其原因,并深入探索社会性别权力关系如何镶嵌在媒介机构和媒介产品,以及受众收讯的物质(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形态)的进程之中,大大有别于主流传播研究中增进社会控制的行政导向研究(administrative orientation)和如何扩大媒介影响消费效果的市场导向(marketing orientation)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