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中华文史新刊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熊海英著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192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10613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探讨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的关系。列述了怡老率真会、曝书会、茶会、中秋聚会和诗社等文人集会的新变,分析了北宋文人集会格调文雅化、关系平等化、创作多样化和雅集风气下移的特质,指出集会诗具有竞技和谐谑的特点,题、序、注、诗四位一体,偏重于人文题材;集会中的诗歌批评,明显影响了宋诗及诗歌体派的发展。本书通过北宋文人集会的高雅文化品格、快乐情感基调与群体活动方式,挖掘出北宋文人集会体现的思想和社会渊源。
目录
序
前言
上篇北宋文人集会及其源流述论
第一章宋前文人集会概述
第一节文人集会之源流
第二节文人集会的类型化特征
第二章北宋文人集会之新变
第一节“乍到林泉能放旷,全抛簪绂尚盘桓”:怡老真率会
第二节“已逢天上非常景,更约人间第一才”:曝书会
第三节“盛世之清尚”:茶会
第四节“清光适从人意满,壶觞正为诗社开”:中秋聚会
第五节“结友为文会”:诗社
第三章北宋文人集会之特质
第一节“啸吟无俗调,商榷见全经”:格调文雅化
第二节“忘形到坦率”:关系平等化
第三节“风流文采磨不灭,水墨自与诗争妍”:创作多样化
第四节从庙堂到江湖:雅集风气的下移
中篇北宋文人集会与诗歌
第一章北宋文人雅集与诗歌创作
第一节“游戏于斯文”:集会诗的竞技与谐乐
第二节题、序、注、诗四位一体
第三节集会诗中的“人’’与“我”
第四节人文旨趣与文人之诗
第二章北宋文人雅集与诗歌批评
第一节 诗话源于文人集会
第二节 集会中的诗歌批评
第三节文人集会与诗歌体派的对应发展
下篇北宋文人集会的思想背景
第一章 集会的文化品格与北宋文人的复雅观念
第一节“岂羡兰亭曲水滨”:宋人对前朝风雅的承继与超越
第二节诗意人生: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学的去俗崇雅.
第二章 集会的感情基调与北宋文人的乐易精神
第一节“乐有至理须钻研”:宋人的乐观念的衍化
第二节扬弃悲哀:诗可以乐
第三章 集会的活动方式与北宋文人的群体意识
第一节 北宋士大夫群体的自觉
第二节“意合心赏同”:群体交游原则
第三节 从“朋党”到“师友渊源”:文人精英地方化
引用书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宋前文人集会概述
第一节文人集会之源流
文人集会的源头,大概要上溯至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去寻找。《小雅》中即有多篇诗歌描写宴饮集会的情形:其时“酒既和旨”,又“鼓瑟吹笙”,嘉宾或是相互交谈,“燕笑语兮”,或者“弓矢斯张”,起身射箭助兴。宴集的参加者是“显允君子,莫不令德”,而且关系也很亲近——“岂伊异人?兄弟甥舅”;而《大雅烝民》也许是最早的祖饯集会之作:仲山甫奉王命将前往齐地,“吉甫作颂”赞美宣王使贤任能及仲山甫才德出众,这个表达模式因为一直被延续而为我们所熟悉。在先秦时期,贵族是垄断了文化的群体,“不学诗,无以言”,他们的宴乐宾客、祖道饯别可以算得是文人集会之滥觞,这些诗歌也算是最早的雅集文学了,而文人集会自始即与诗歌有着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也由此可以确认。但因为毕竟是文学尚未自觉的时代,“文人”也非此时集会主体的突出特质,所以这一时期的集会和集会文学并不是我们要讨论的重点。
随着文学日益成为一个独立的门类、文人群体真正形成并逐渐扩大,文人群体内部的文学交流、交际应酬和娱乐活动也随之产生。先秦以下至我们讨论的北宋之前,独具文人特质的集会内容和范式逐步形成。我们可以从历史文献的记载和诗文反复称引的典故着手,因枝振叶、沿波讨源,对宋前文人集会的总体风貌和特质加以考察。
西汉文景之际,各地藩王纷纷招贤纳彦以壮大力量、激扬声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