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观念译丛—世界历史沉思录
分類: 图书,历史,史学理论,
作者: (瑞士)布克哈特 著,金寿福 译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6-1字数:版次: 1页数: 289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112028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雅各布布克哈特)是个看上去有些老,而且极其不同寻常的人。他虽然不歪曲事实,但是很喜欢隐瞒事实。……我每周在他那里听一个小时的课——《关于历史学习》。我相信,虽然听课者达六十人之多,但只有我才能够领会他深邃的思想,因为他的思路每当遇到令人忧虑的事情的时候便停顿或者转弯。
——尼采(Nietzsche)
我们在作者的每一种判断和每一个观点中都能够体会到新鲜和直截了当的气息,它们没有学院派的呆板,不受条条框框的限制。面对激荡的时代潮流,他能够保持自身的独立;兰克以后,我们再也没有在任何德国历史学家身上看到这种独立性。
——梅涅克(Meinecke)
《世界历史沉思录》是布克哈特著作中最具有个人风格的一部,不仅因为他在书中以对话的形式讲述了世界历史,对现实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因为我们在这本书里能够感觉到他的人格的气息,因为这本书直接反映了他全部著作的最基本的音调,展现了他如何高超地掌握和运用文献的手法。
——贡多尔夫(Friedrich Gundolf)
内容简介
在一封写给尼采的信中,布克哈特说:“我所讲授的历史从来不是人们通常充满激情地称之为‘世界历史’的东西”。布克哈特以世界历史片断的观察者身份来回答有关世界历史本质的老问题,这个片断只是三千年历史当中的小碎块,但是正因为它是一个片断,人们可以确确实实地认知它。从众多的碎块中,他体会到了整体。他从中找到的并不是一种统一的基本思想,而是多元的潜能。1868-1873年,布克哈特先后三次讲授“历史学习导论”课程。他要让学生对三千年的历史即所谓“世界历史”的概貌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说明这段历史的内部结构以及它的流程。1905年,经后人整理,他的讲稿以《世界历史沉思录》为名出版。
作者简介
雅各布布克哈特(Jacob Burckhardt,1818—1897),19世纪瑞士杰出的文化史,艺术史学家。
1818年5月25日,布克哈特出生在瑞士巴塞尔的一个贵族家庭。1836年,入巴塞尔大学,修历史和哲学,后从父愿,改学神学。1839年,转学柏林,专攻历史学和语言学,受教于兰克、德罗伊森、格林,博埃克,写了研究马尔泰勒(Karl Martell)和霍赫斯塔顿(Konrad von Hochstaden)的两篇学术论文,于184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844—1846年,担任巴塞尔保守的《巴塞尔日报》的编辑。此后专心从事研究。1858—1886年任巴塞尔大学历史学教席教授,1874—1893年任巴塞尔大学艺术史教授。布克哈特拒绝了多所外地大学的聘请(包括柏林大学接替兰克的邀请),至死始终定居在巴塞尔。1897年8月8日,布克哈特在他位于巴塞尔圣阿尔班近郊的寓所与世长辞。
布克哈特生前出版的重要作品有《君士坦丁大帝时代》(1853年)、《向导:意大利艺术品鉴赏导论》(1855年)、《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1860年)等,经后人整理出版的遗著除《世界历史沉思录》之外,还有三卷本的《希腊文化史》和《历史断想》(Historische Fraqmente)。
目录
序 言 雅各布布克哈特的生平和著作
第一章 导言
一 我们的任务
二 19世纪为历史研究所提供的有利条件
三 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一些提示
四 自然与历史
第二章 关于三个潜能
一 国家
二 宗教
三 文化
四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诗歌
第三章 对六种相互制约关系的考察
一 文化受国家的制约
二 文化受宗教的制约
三 国家受宗教的制约
四 国家受文化的制约
五 宗教受国家的制约
六 宗教受文化的制约
第四章 历史上的危机
第五章 个性与普遍性(历史上的伟人)
第六章 世界历史上的幸运和不幸
编后记 维尔纳卡嗅基
译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导言
一 我们的任务口
我们这门课程的任务在于,用一些比较随意的思路对历史观察和历史研究方面的一系列现象和观点进行审视。
首先,我们将以引言的形式阐述包含在我们所做的考察范围内的内容。然后,我们将论述国家、宗教和文化这三个大潜能。接下来,我们将论述这三大潜能之间的相互影响,尤其是处于变化状态的文化对国家和宗教两个相对稳定的潜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转而考察整个世界进程中一些骤变的问题,即有关危机和革命的学说;只要危机和革命来临,多种变化会突然间暂时地交织在一起,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牵连,即出现了人们可以称之为暴动说的决裂和反动。再接下来,我们将谈论杰出的个人是如何在世界历史的变化过程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这些个人当时的动机和意志在这些历史变化过程中得到了清晰的表达。最后,在有关幸运和不幸的章节里,我们将考察迄今为止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理想化的评价,以便我们在考察世界历史的时候能够保持客观的态度。
我们的动机并不是想从一个学者的角度对历史研究做一个介绍,而是从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对于如何学习历史的问题给出一些提示。
此外,我们力求避免系统性的问题;我们并不试图对世界历史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满足于观察,并且从不同的角度提供历史事件和片段的横切面;最为重要的是,我们在这里不谈论历史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