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与西方相遇――比较文学专题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姜智芹 著
出 版 社: 齐鲁书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38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3331980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共六章,基本上反映了作者十多年来学习和研究的主要问题领域。第一章“‘他者’视角与学科互涉”试图从理论把握的角度,展开几个问题的探讨,“他者视角”、“学科互涉”、“经典诠释”、“异国形象”、“成长小说”也是近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的问题。第二章、第三章选取两个作家,就中外文学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借鉴展开论述。第四章主要介绍了中外青春的对话。第五章论述了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卡。第六章从浩瀚的中外成长文学中采撷几朵浪花,进行比较探讨。希望通过这几棵文学园林里的树木,引领着我们以后去思索更大面积的森林。
目录
第一部分 理论视野的思考:21世纪比较文学研究新探索
第一章 “他者”视角与学科互涉
第一节 中国新时期小说研究的“他者”视角
第二节 文学研究中的学科互涉与边界跨越
第三节 经典诠释的无限可能性与限定性
第四节 文化过滤与异国形象误读
第五节 中外成长小说论
第二部分 东西文学的碰撞:中外作家作品比较研究
第二章 卡夫卡与中国文学
第一节 卡夫卡与中国
第二节 “小说原来可以这样写”——宗璞与卡夫卡
第三节 超验的灵魂城堡——残雪与卡夫卡
第四节 创造性的叛逆——余华与卡夫卡
第五节 跨越时空的精神聚合——刘震云与卡夫卡
第三章 张炜与外国文学
第一节 矗立着的硬汉群雕——张炜与海明威
第二节 小村与小镇构筑的人类寓言世界——张炜与马尔克斯
第三节 相异的天空下,相似的道德律——张炜与托尔斯泰
第四节 吟诵大自然的双重变奏——张炜与屠格涅夫
第四章 中外青春的对话
第一节 初次涉世的震撼——《十八岁出门远行》与《我亲戚莫利纽克斯少校》之比较
第二节 青春的出轨与并入轨道——《成长如蜕》和《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比较
第三部分 域外的东方风暴: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与中国作家在国外
第五章 外国作家笔下的中国形象
第一节 欲望化他者:西方文学中的中国形象
第二节 美国大众文化中华裔男性身份建构:以傅满洲和陈查理为典型个案
第三节 传教士儿女们眼中的中国形象:以赛珍珠和亨利卢斯为典型个案
第四节 颠覆与维护: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透视
第五节 世界公民的眼光:哥尔斯密笔下的中国形象
第六章 中国新时期作家在国外
第一节 他者的眼光:莫言及其作品在国外
第二节 放达的灵魂:王蒙及其作品在国外
第三节 墙内开花墙外香:残雪及其作品在国外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他者”视角与学科互涉
一、他者的视角
我们先来看一下新时期小说“他者”研究视角提出的背景,即全球化浪潮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全球化一般是指全球经济的一体化、科学技术的标准化,特别是信息交流的网络化,三者将世界各地连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全球化由经济到政治、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20世纪下半期,全球化进程由经济一技术层面向文化一精神层面的迈进,催生了一种新的文学格局——世界文学格局,并给文学研究带来巨大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就文学研究的主体而言,全球化促进了文学研究者对主体自限的超越。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主体一般是本民族文化的承载者,也就是自然文化主体。例如,研究中国文学的一般是中国文化的传人,他们所采用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基本上是本民族所特有的,很少借鉴和使用外来的方法。由于缺乏参照系,文学研究主体一味将自我作为中心,很容易导致对于本民族的内倾和对异族文学的误读,这种情形就是主体自限。进入20世纪,随着全球化的进程,这种心理定势逐渐被打破,特别是与全球化相伴而生的比较文学,以超越主体自限为目标,力求用自己与他人两种视角的协调来从事文学研究。20世纪,德国哲学家尤根哈贝马斯提出“互为主体”的原则,认为突破自我封闭与老化的唯一途径是“沟通”,即寻找一个参照系,在与参照系的比照中,用一种“非我的”、“陌生的”,也就是“他者的”的眼光来重新审视自己,将“他者”作为突破原有体系的资源和刺激。俄国学者巴赫金强调“他者”视野,认为“在文化领域内,外在性是理解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异种文化只有在他者文化的眼中,才得以更充分和更深刻地揭示自己”。他们的思想为文学研究主体进行自我超越奠定了理论基础,使文学研究主体形成比较思维的新观念,大大促进了人类文化的整体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