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还是买股票:你不可不知的经济学常识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美)兰兹伯格著,董宜坤译
出 版 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0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861171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这是一道触角丰富、轻松活泼,会让你吃惊不已,相见恨晚的日常经济学“快餐”。
——《华尔街日报》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著名经济学家王则柯倾力推荐。
内容简介
面对高企的房价和扑朔迷离的股市,你决定买房子是买股票?你开车时系上安全带,就更加安全了吗?为什么说税收不见得是个好东西呢?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文盲?为什么电影院里的爆米花卖得更贵一些呢?这些日常中的经济学常识你认真思考过吗?
在著名经济学家兰兹伯格的眼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微琐事无不与经济常识有关。在这本书中,他不谈经济学大道理,只是以日常经济学的视角讨论那些与我们平常人生活息息相关的琐事。阅读这本书,你可以深沉思索,也可以激辩挞伐,但你会发现你能够拨开迷雾,擦亮被假象遮蔽的眼睛了,你会感慨——原来生活还能是这样!
在你阅读了本书之后,你还想在该买房子的时候去买股票吗?你应该不应该让周围的环境清洁一点呢?你还要到电影院外面买爆米花吗?你会发现,这时你已经戴上了一幅能透视这个平常世界的魔幻眼镜,你对日常经济生活的理性和感悟也突然被延伸到了另一个世界……
作者简介
史蒂文兰兹伯格,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现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在Slate网络杂志撰写的“每日经济学”专栏深受欢迎,他也应邀在《财福》、《福布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著有《价格理论与应用》、《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性越多越安全》。
目录
专家推荐如果你想知道经济学家怎样思考
引言
第一部分生活的真谛
第一章激励的力量:害人的安全带?
第二章理性的迷局:滚石乐团演唱会的入场券为何抢手?
第三章事实还是推论:如何付账,看哪一部电影,你决定了吗?
第四章无差异原则:谁在乎空气干不干净?
第五章生活中的电脑游戏:学学都有些什么吧!
第二部分好东西与坏东西
第六章辨别是非:民主的陷阱
第七章税收是个坏东西:效率的逻辑
第八章价格是个好东西:斯密vs.达尔文
第九章法庭上的经济学:药品和糖果,火车和火花
第三部分如何读新闻
第十章毒品战该支持谁:《大西洋月刊》错在哪?
第十一章赤字的迷思
第十二章声音与愤怒:言论版的欺骗话语
第十三章统计数据如何“撒谎”:失业对你有好处吗?
第十四章政策的缺陷:我们是不是需要更多的文盲?
第十五章一点小小的建议:两党合作的终结
第四部分市场如何运转
第十六章为什么电影院的爆米花要更贵一些?为什么显而易见的答案是错误的?
第十七章求爱还是图谋:双方达成的游戏规则
第十八章被诅咒的赢家和郁闷的输家:为什么生活充满了失望?
第十九章对利率的看法:摇椅上的预测
第二十章随机漫步与股票价格:股票投资的第一步
第二十一章爱荷华州的“汽车作物”
第五部分科学的陷阱
第二十二章 爱因斯坦可信吗:科学方法的经济学
第二十三章改良版的新式足球:经济学家是如何犯错误的?
第六部分信仰的陷阱
第二十四章我为什么不是一位环保主义者:经济学vs.生态“宗教”
媒体评论
“与我们所熟悉的《性越多越安全》、《为什么不向美丽征税》这两本书不同,《买房子还是买股票》这本书以‘杂谈’的形式向我们展示了经济学家特有的思考方式。”
——王则柯
“这本浅显的经济学小书是为普通大众创作的,它对我们日常经济学的核心原则进行了真知灼见的分析、提炼和升华。在轻松活泼的叙述语调中,你可以感知到那种深邃、精致的经济学分析。它能开启你的明智思考,拨开被假象蒙蔽的幻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享誉世界的经济学家 米尔顿弗里德曼
“……本书以一种幽默活泼的写作风格叙述了不为你所知的另一个日常经济学世界……兰兹伯格是独特的,他对日常经济学原理的理解与感知也是机智、灵活的。”
——《财富》杂志
书摘插图
第一章激励的力量:害人的安全带?
经济学的大部分内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让我们来看看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作为一个普遍的原理,几乎所有人都认同“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种说法。然而经济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仅认同,而且能自始至终认真地思考这种说法。
我还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末,排队等上半个小时才能以联邦管制的价格买到一桶汽油。事实上,经济学家都认为,允许价格自由上涨的话,汽油的需求量就会减少。虽然很多非经济专业的人士另有看法,但事实证明,经济学家是正确的:政府后来取消了管制,排队购买汽油的人群不见了。
经济学家对激励的力量坚信不疑,他们也用这一原理解释专业领域以外的问题。1965年,拉菲尔•南德出版了《任何速度都不安全》(Unsafe at Any Speed)一书。书中呼吁人们对汽车设计予以关注。南德认为这些设计让人们驾车的危险超出了必须承担的界线。联邦政府很快就做出了响应,出台了一系列汽车安全法规,要求汽车配备安全带、软垫仪表盘、折叠式方向盘柱、双回路制动系统以及钢化挡风玻璃。
在政府对汽车的安全监管发挥实效之前,经济学家都应预料到这样做的一个后果——车祸数量增加了。潜在的死亡威胁会激励司机谨慎驾驶。当然,一个系着安全带、配有软垫仪表盘的司机发生事故丧生的概率肯定会小一些。但正是因为这样,司机开车时就不会再像以前那么小心了。结果车祸越来越多。
这和预测排队购买汽油的队伍会消失是一个道理:汽油价格处于低位的时候,人们就会购买更多的汽油;事故代价不大的时候,人们就越发不在意它的发生。
事故,不同于汽油,它绝不是人们可以选购的商品。但由于人们既想要速度,同时又很难做到不莽撞,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事故和汽油都成了商品。“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选择更快或者更鲁莽地开车等同于选择了更多的事故,至少从概率上讲是这样的。
下面,我们要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供大家思考:政府的安全管制到底能起多大作用?到底有多少事故是因为20世纪60年代的安全管制引发的呢?我们把问题讲得更清楚些:政府管制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减少车祸来有效地降低司机的死亡率。但是从另一方面讲,管制却间接怂恿了莽撞的驾驶行为,反而增加了司机的死亡率。这两种影响哪一种更大一些呢?管制的实际作用是减少还是增加了司机的死亡率呢?
这个问题光靠逻辑推理是回答不了的。我们必须来看看一些实际的数字。20世纪70年代中期,芝加哥大学的山姆•派兹曼就这个问题做了一个调查。他发现两种影响几乎是对等的,可以相互抵消。事故增多了,每次事故司机死亡率降低了,但是死亡率总体却仍维持不变。另外出现了一种值得玩味的副效应——行人的死亡率增大了,他们没有从软垫仪表盘那里得到任何好处。
当和那些非经济专业人士谈起派兹曼的调查结果的时候,我发现他们都认为有了更安全的汽车装备,司机不可能变得麻痹大意的。由于经济学家已经认同“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这一原理,所以他们不难理解派兹曼的调查结果。
如果你也不相信“汽车配置越安全,司机开车越鲁莽”的话,可以这样想:当驾驶汽车变得越来越危险的时候,司机就越发变得小心起来。当然这不过是一个意思的另一种说法,但不知为何,这反而更能得到人们的认同。如果你的汽车不安装安全带的话,你难道开车不是更谨慎一些了吗?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阿尔曼•阿尔钦对这种观察进行了彻底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有效降低车祸发生率的办法:在每辆汽车的方向盘正对司机心脏的位置装一支长矛。阿尔钦坚信这样做一定有助于减少车祸。
如果车上装有软垫仪表盘,多冒点险也没什么的。鲁莽开车有失有得。速度快起来的时候,旅途常常因此变得妙趣横生。“鲁莽”有多种含义:一是指穿过危险的场所;二指心不在焉,也指突然将注意力从关注路况转移到挑选一盘磁带上。以上这几种举动都可能给你的旅途平添许多乐趣。哪怕会增加一点点驾驶的危险性,也都是值得的。
有时人们会认为,没有任何事情——至少我刚才提到的这些举动——值得冒生命的危险。经济学家发现这是无效的反对,因为不管是反对者本人还是其他任何人都不相信这种说法。人们每天都在为了些蝇头小利冒着生命危险。驾车到药店、买报纸都可能会发生危险,除非足不出户。但是人们还是会开车去买报纸。为了小快乐是否值得冒险呢?这个问题没必要问,因为答案很显然是肯定的。该问的问题是:小快乐值得我们冒多大的风险?明智的回答是:“在开车过程中,如果死亡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的话,我愿意开个小差儿挑盘磁带听听。但是如果死亡概率是千分之一的话,我就不会这样做了。”这就是为什么更多的人会选择在开车时速为25迈而不是70迈的时候挑选磁带。
派兹曼的调查显示司机的周边环境对驾驶行为本身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司机因此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司机。随处可见的“车上有小孩”的标志就是一个例子。这种标志告诉其他司机开车时一定要遵守规矩。但是他们会觉得这是一种羞辱,好像是说他们开车已经不规矩了似的。经济学家对那些司机的感受并不同情,因为他们知道没有司机会全神贯注地驾车。(难道你每次去百货店之前,都会请人安装新的刹车系统吗?)另外他们也非常清楚,大部分司机的警惕性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很大的变化。其实所有的司机都不愿意对其他车主造成伤害。尤其是他人的车上还有小孩的时候,更是如此。当看到“车上有小孩”的牌子的时候,司机们会更小心地开车,他们也希望能有这么块标志给自己提个醒。
这其中包含着一个有趣的研究课题。经济学认为,“车上有小孩”这块标志的存在有助于提高很多司机的警惕性。这个研究课题通过比较有标志和没标志两种情况下车祸的发生率,看看司机警惕性到底提高了多少。但是,车祸发生率可能会误导研究人员,原因有三:第一,那些贴有这个标志的父母亲本身就有很强的安全意识,开车时非常谨慎小心,他们出事故的概率要小一些,不是因为标志对其他司机的警示作用,而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特别谨慎的司机。第二,(从反面介绍一种偏见)那些贴标志的父母知道标志可以给其他的司机提个醒,他们自己也不必时刻紧张了。这样一来,事故的发生概率上升了,而且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其他司机放松警惕。第三,如果“车上有小孩”的标志果真奏效的话,车上没有孩子的夫妇也会虚张声势地贴上这个标志。当司机们对这种欺骗司空见惯之后,他们会压制自己的自然反应。
我们无法从第一手的事故统计资料中得到司机对“车上有小孩”标志的反应。关键是要有一种适当的统计手段对资料进行必要的修改。在这里,我不打算探讨如何修改,只是将之作为实证经济研究中一个常见的、典型的问题。经济学中有很多研究针对这类问题提出了颇具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上段我们讲了实证研究面临的一些挑战。现在我们言归正传,回到我们的主题:激励的力量。经济学家向来喜欢用激励的力量解释问题。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控制生育率的话,是否能减少意外怀孕的可能性?不一定——这种办法会减少性生活的“成本” (意外怀孕也是成本中的一部分),因此对性生活是一种鼓励。导致怀孕的性行为比例在下降,性行为数量在增加,意外怀孕的数量既有可能上升也可能会下降。节能汽车会降低油耗吗?不一定——节能型汽车会降低驾驶成本,人们出门会更愿意选择以汽车代步。低焦油香烟反而更容易引发肺癌。卡路里含量低的合成脂肪可能会使美国人的平均体重增加。
人们是如何对激励做出反应的呢?学习刑法是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严厉的刑法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抑制犯罪?死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无数的政府机构和学者都曾对死刑的威慑力进行过探讨,但是他们常常只是对法律规定了死刑和法律没有规定死刑的州的谋杀率进行比较。经济学家非常怀疑这些研究成果,因为这些研究没有探讨决定谋杀率高低的其他一些重要因素。(甚至有时连执行死刑的严格程度都忽略不谈,尽管各州情况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改进后的统计手段——计量经济学——专门用来衡量激励的力量,恰好可以应用到死刑效应的研究中。这一领域的第一人就是布法罗大学的伊萨克•埃利希教授,他的著作于1975年出版。埃利希教授在经过精确的分析之后得出一个令人震惊的结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平均每执行一次死刑,相应就会减少8起谋杀案。
经济学界猛烈地抨击了埃利希教授的研究思路,但有可能批评得过分了。大多数的批评是关于统计手段的一些深奥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重要,但经济学界普遍认为埃利希教授的实验研究能够真实地反映出死刑的效应。
1983年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爱德华•里莫尔教授发表了一篇有趣的文章,题目是《让计量经济学听不到反对的声音》 (Let's Take the Con out of Econometrics)。里莫尔在他的文章中发出警告:研究者的偏见将极大地影响他的研究结果。他以死刑为例。支持死刑的研究者做的一个简单的计量经济学测验显示:每执行一次死刑就能阻止13起新的谋杀案发生。反对死刑的研究者也做了一个相同的测试。结果显示:每执行一次死刑会引发最多3起新的谋杀案。除非研究者是死刑坚定的反对者,大多数计量经济学的研究结果都证实了死刑强大的威慑效应。杀人犯会对这种刺激做出反应。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难道很多谋杀不是源于犯罪的冲动、不是非理智的行为吗?可能正是如此。对此研究者有两种回应。首先,埃利希的研究发现每一起死刑都会阻止8起新的谋杀案发生,但并没有说明是哪8起。只要能对一些谋杀行为产生威慑作用,死刑就不失为一种威慑手段。第二种回应是:为什么我们要指望那些有犯罪冲动的人不会对刺激做出反应呢?可以想象,一个对自己妻子恨得咬牙切齿的丈夫,一般只要他觉得有90%的可能性逃脱死刑,他就会毫不犹豫地把妻子杀掉。在盛怒得毫无理智的情况下,即使逃脱死刑惩罚的可能性在20%,他也有可能把妻子杀掉。关键在于:被愤怒冲昏头脑的丈夫认为逃脱死刑的可能性是15%还
是25%。
(再说说第三种回应。埃利希研究结果中的8起谋杀案这个数字不是
随意凑出来的,那是通过对数据进行十分精细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抱着怀
疑的态度做研究是好事,但必须要本着严肃的怀疑态度,用开阔的眼光来审视研究工作。如果发现可疑之处,要明确地、理性地指出具体问题所在。)
有证据表明,当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我们本没指望人们能理性行事的时候,人们还是出人意料地对激励做出了强烈的反应。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发现:你递给一个人一杯咖啡,如果他没注意到咖啡很烫的话,他就会烫着嘴。如果觉得咖啡不算贵的话,他会把咖啡扔掉,但如果觉得挺贵的话,他就会坚持把它喝完。
对激励的反应可能和其他本能一样都是与生俱来的。得克萨斯农工大学做了一系列实验,研究者让老鼠和鸽子拨动各种杠杆来“购买”不同的食物和饮料。每一种商品都有价格,比如,需要1滴啤酒就要推3次杠杆;1块奶酪需要推10次杠杆。根据每天推杠杆的次数,给动物们发放相应数量的“收入”;等这份收入花完后,那些杠杆也不能用了。有几次,动物们完成各种任务后,还能赚到额外收入。每完成一项任务,可得到与工资挂钩的推动杠杆的机会。
研究者发现,随着收入、工资率和食物价格的变化,老鼠和鸽子都会做出相应的反应。当啤酒的价格上涨时,它们就少买啤酒。当工资提高时,它们工作更卖力了——除非收入已经非常高了,那样的话,它们更愿意享乐,而不是努力工作。动物们的反应恰好和经济学家对人类活动的预期和观察相吻合。
激励的力量举足轻重。经济文献中,上万次的实验研究证实了这一假设。而且至今还没有出现能推翻这一假设的论证。经济学家边检验这一假设(与此同时,可能还暗自互相较劲儿,都想成为驳倒这一说法的第一人,从此扬名学术界),边扩大这一假设的应用范围。然而我们过去一直谈论的是买肉的消费者随着肉价的变化,会做出不同的反应。现在我们也会思考司机会对安全带做出反应,杀人犯会对死刑做出反应,老鼠和鸽子会对工资率、收入和价格的变动做出反应。经济学家对人们如何选择婚姻伴侣、家庭规模的大小、宗教活动的层次以及是否会自相残杀进行了研究。(这一研究趋势日益流行。《政治经济学期刊》的一篇有关刷牙中的经济学的文章不无讽刺地预测:人们把清醒时候一半的时间浪费在刷牙上了。“任何社会学研究方法,”文章的作者吹嘘道,“都无法得到如此精确的结论。”)通过各式各样的案例分析,我们讨论的主旨再次显现:激励的力量举足轻重。
第二章理性的迷局:滚石乐团演唱会的入场券为何抢手?
经济学的核心假设是,人类的行为都是理性的。当然,这个假设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我们大部分人马上就能从我们的直系亲属里举出个反例来。
然而,假设的真实性从来就不是科学研究的先决条件。如果你问物理学家,从自家房顶向下扔一个保龄球,多长时间能落地呢?物理学家更愿意首先把你的家设定在一个真空的环境中,然后再计算出正确的答案。如果让工程师预测从某个角度击台球后台球的运动轨迹的话,他会先假设没有摩擦力的前提,然后预测出一条精确的运动轨迹。让经济学家预测汽油税上调带来的影响,他在假设消费者都是理性的之后,就能给你一个非常精确的答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