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洞见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杜维明著,段德智译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300000版次: 1页数: 249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1007053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当代著名新儒家代表、哈佛大学教授、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杜维明先生的新著《洞见(中英文对照本)》(段德智译,林同奇校)一书便是对《中庸》的现代诠释。该书紧紧围绕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君子”、“政”和“诚”,对蕴含在《中庸》中的种种洞见,作了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解析和阐释。本书不仅对于有志于深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智慧的大众具有迷人的魅力,而且对于决心献身于中国文化和中国哲学研究、致力于将中国国学推向世界的一代代中国知识分子精英来说,其魅力也是不言自明的。
内容简介
“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也者,天下之正道。‘庸’也者,天下之定理。”《中庸》虽然是《四书》中篇幅最小的一部,但却是其中最富形上意蕴、最具理论系统和最见宗教气象的著作,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我们中国人人生智慧和哲学洞见的著作。
本书便是当代著名新儒家代表杜维明先生的一部诠释国学元典《中庸》深层义理的著作,其紧紧围绕文本的三个核心概念,即“君子”、“政”和“诚”,对蕴含在《中庸》中的种种洞见作了高屋建瓴、鞭辟入里的解析和阐释,既可以看做是作者对《中庸》的“洞见”,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中庸》“洞见”的“洞见”;其思想之深邃、视野之开阔、气势之恢宏,在当代儒学研究中,是很少有能望其项背的。
作者简介
杜维明,哈佛大学中国历史与哲学教授,燕京学社社长,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成员,联合国推动文明对话杰出人士小组成员。长期致力于儒学第三期发展、文化中国、文明对话及现代精神的反思,第三代当代新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当代国际儒学界少数几个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其著作主要有《洞见》、《王阳明的青年时代》、《仁与修身》、《儒家思想——以创造转化为自我认同》、《道学政》等。
目录
序
英文版第二版前言
英文版第一版序
第一章 文本
第二章 君子
第三章 信赖社群
第四章 道德形上学
第五章 论儒学的宗教性
注释
人名、书名和部分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索引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儒家人文精神的宗教含义
附录二:中文版译后记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文本
或许《中庸》读者所遇到的最为困难的问题在于它的表达方式。《中庸》同孔子的《论语》一样,所运用的语言不是辩论时使用的分析模式,而是警句格言的方式。《中庸》的整体规划貌似简单,从集中研究这种结构来开始形成我们的诠释性回应,是颇具诱惑力的。但是,《中庸》里的诸多陈述是一个复杂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种结构包含着经过精密思维的许多层次。诚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从《中庸》的上下文中摘录一个陈述,而依然不失其为一条可资引证的意味隽永的格言。其实,中国学者和西方汉学家一直把这部儒家经典著作视为格言集锦。然而,作为一部哲学著作(在陈荣捷看来,“在儒家全部古典文献中,它或许是哲理性最强的”),它具有自己的完整性。事实上,仅从字面上读孤立的段落并不能使我们登堂入室,因为除非对这些警句格言的表达从其内在联系的角度予以理解,则误读的危险十分严重。因此,为了开始对《中庸》的讨论,以文本第1章为例,对《中庸》结构的运作方式进行细致研究,兴许是很有帮助的。第1章的全文如下: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第1章第1节)
《中庸》开宗明义提出了三个定义性的陈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显然,这些陈述不是作为有待论证的新命题提出来的,而是作为一些从《中庸》的观点看来是不证自明的命题提出来的。随后我们将探索这些论断的哲学意蕴;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中庸》的立场在于:正是天命所赋予的人性界定了“道”是什么,而后者又界定了“教”应该是什么。在把“道”界定为人性的展现,并把“教”的特征界定为“道”的彰显之后,《中庸》继续说道:“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从表达方式看,这两句话似乎和前面三句话不大相干;它们不是定义性的而是格言式的说法,旨在强调道与我们的日常生存的不可分离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