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上中下)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于琛著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12-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三册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180682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书遵照邓小平同志的“教育要面问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改方向。从加强素质教育出发。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入手,对初中数学的继承、改革与创新问题进行了研究。为此,对数学与数学教育、数学教学改革与创新、数学问题解决及其系统,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初步想法与做法。本书主要特点如下:
1.突出发展。吴文俊的“数学概况及其发展”,让我们不仅能了解数与形两大基本概念的提炼、演变与发展以及数学科学的发展,而且还能了解我国基础数学教育的发展。他指出:“我国古代在数学方面,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理论和万法,为人类他出了很大的贡献。”“为了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又化水平,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伐,必须大幅度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因此。把较高的基础知识有条件地适当地纳入较低的基础教材之内,已是一项提到教材改革日程上来的问题。”“从有史以来直到 17 世纪包括解析几何与微积分为止的全部数学,……基本上都已(或应已)压缩在十来年的中小学教科书中。”
2.突出方向。通过“数学教育”有关论述可知。邓小平同志 1983 年教育要“三个面向”的题词所指引的万向,不仅与 1977 年对教材改革的批示是相同的。与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也是相同的。
内容简介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上册)》:本书遵照邓小平同志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改革方向,对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数学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特点,进行了回顾与探索。从现行教材出发,对中学数学教学内容更新、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进行了研究。对问题解决系统,对初中数学的继承、改革与创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想法与做法。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也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探索了如何发扬中国古代数学突出问题、突出算法的优良传统,如何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数学教育现代化新体系等问题。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教研员与教材编写者。也可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高校师生和数学爱好者参考。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中册)》:本书在初中数学中数与函数部分,提出了17个问题。分析与解决这些问题,不仅突出了“圆”、“方”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还突出了等式、问题、算法、系统与变化。这样做,既发扬了中国古代数学“数之法出于圆方”的优良传统,又发挥了问题解决系统的教育功能。从整体性、联系性与适应性等方面,加深了对数与函数的理解、掌握与运用,同时,还有利于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教学方法的改革、学生主动参与同教师主导作用、数学思维与系统方法等的结合。也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教研员与教材编写者。也可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高校师生和数学爱好者参考。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下册)》本书在初中数学中形与空间部分,提出了30个问题。分析、解决这些问题,既突出了“圆”、“方”在数学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又突出了机械化、变化、发展与创新,充分地发挥了问题解决系统的教育功能。这样做,不仅从整体性、联系性与适应性等方面,加深了对形与空间的理解、掌握与运用,还有利于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也有利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习能力、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同时,还对如何以机械化代替公理化,发扬中国古代几何的独特风格,如何从“线段基本性质”出发,建立一个静止图形与变化图形相结合的初中几何教学新体系,如何突出勾股定理的证明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索。
本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初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教研员与教材编写者。也可供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高校师生和数学爱好者参考。
作者简介
`
目录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上册)
第一篇 数学教育与问题解决系统
第一章数学与数学教育
1.1数学概况及其发展
1.2在高中讲授微积分的问题
1.3清华大学学生座谈会纪要
1.4坚持“三个面向”的精神 改革中学数学教学内容
1.5高中数学教学内容改革的回顾与研讨
1.6关于“三个能力”的一点看法
1.7日本初中高中数学教育简介
1.8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数学教育——日本高中数学的课程设置
1.9谈谈日本高中数学课程的演变
1.10 日本高中新的数学课程
1.11关于中日高中数学教育比较的思考
1.12关于我国高中数学教育改革的建议
1.13为“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的建议欢呼
1.14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几点建议
1.15高考数学一题错在什么地方?
1.16对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的探索
第二章数学问题解决及其系统
2.1为什么要研究问题解决数学?——《数学问题的解决》
2.2研究问题解决数学的一点感受
2.3谈谈小学数学一道思考题
2.4关于问题解决CAI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5问题解决与复习
2.6关于问题数学问题解决电子读物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7关于问题解决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2.8数学问题解决系统的实例——九数两线问题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中册)
初中数学继承改革与创新(下册)
书摘插图
第一篇 数学教育与问题解决系统
第一章数学与数学教育
1.1数学概况及其发展
经作者同意,我们把吴文俊的“数学概况及其发展”(选自、吴文俊文集方,山东教育出版社)这篇论文作为本书的引论。我们之所以这样做绝不只为了本书数与形部分的引言,更重要是向所有读者全面推荐这篇文章。笔者认为每个学生在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都应当结合数学学习把本文读几遍。我相信每读一遍对它的内容的理解、掌握、收获、体会都是不同的。每位教师特别是数学教师一生中也应反复读它几次,加强对数学的全面理解,对当前数学教育改革的认识也会有所提高。如果一位教师(不论他是否是数学教师)一生中从没看过这篇文章或者类似的书籍,那肯定是个遗憾,下面引述它的全文。
数学概况及其发展
数学,这门基础学科,已经越来越渗透到各个领域,成为各种科学技术、生产建设以至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有力武器。在现代的科学技术中,如果不借助数学,不与数学发生关系,就不可能达到应有的精确度与可靠性。就科学来说,数学又是通向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不仅所谓精确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已越来越需要较深较多的数学,甚至过去认为以描述为主,与数学关系不大的生物学、经济学等,也处于日益“数学化”的过程之中。这正像马克思早就指出进的那样,“一种科学只是在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达到了真正完善的地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