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概况

分類: 图书,地图/地理,国家(地区)概况,
作者: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概况》编写组编写
出 版 社: 民族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 228000版次: 1页数: 238印刷时间: 2008/05/01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508583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概况》是根据国家民委《中国少数民族五种丛书》编委会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在云南省《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编委会办公室的指导下编写而成。
《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丛书》主要内容包括:各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自然资源、民族分布、历史发展、政权建设、社会变革、经济文化以及名胜古迹、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 本书为其中一册,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统一组织修订的民族自治地方概况之一。本书全面、系统、准确地介绍了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反映自治县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的巨大变化和巨大成就。
目录
第一章 地理环境
第一节 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貌
三、植被
四、气候
五、土壤
第二节 物产资源
一、矿产资源
二、植物资源
三、动物资源
第三节 人口与民族
一、苗族
二、瑶族
三、傣族
四、哈尼族
五、彝族
六、拉祜族
七、壮族
第四节 行政区划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二章 历史沿革与社会变革
第一节 历代行政区划设置
第二节 人民政权的建立
第三节 土地改革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改造
第五节 改革开放
第三章 民族区域自治
第一节 自治地方的建立
第二节 自治机关建设
一、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依法履行自治权
二、改革政府职能,提高行政决策能力和行政效率
三、培养民族干部
第三节 法制建设
一、民族立法
二、开展普法工作
三、执法检查与监督
第四节 民族关系
一、政治上的平等关系日益巩固
二、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三、发展经济,促进民族关系和谐
四、文化上的交融日益密切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四章 农业
第一节农业
……
第五章 工业
第六章 交通通信
第七章 财政金融
第八章 贸易
第九章 旅游
第十章 对外开放
第十一章 社会事业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第十三章 环境保护
后记
修订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地理环境
第一节自然环境
一、地理位置
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金平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红河州)南部边陲山区,地处东经102度13′~103度38′,北纬22度26′~23度04′之间,总面积3685.69平方千米,其问有8个零散分布的小坝子,坝子面积、平地面积仅分别占总面积的1.32%、0.28%。县城驻地金河镇距红河州首府蒙自县城137千米(经阿得博、蔓耗、蒙自冷泉),距云南省会昆明市477千米(经个旧、开远),距国家级口岸金水河口岸(那发)38千米。
金平县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越南)接壤,国境线502千米,居全省第二。在502千米的国境线上,金平与越南及东南亚各国交往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由金水河口岸至越南封土县城、清河县城均仅50余千米,至莱州省省会仅90余千米,由金水河口岸经莱州至勐德县城、奠边县城均190余千米,由金水河口岸至越南首都河内580余千米,由金水河口岸经奠边县城至老挝丰沙里省勐买县城260余千米。
二、地貌
境内山峦连绵、沟谷深邃、海拔殊异,为坡多山高谷深的典型山区地貌。西隆山海拔3074米,为红河州最高点;最低点龙脖河河口海拔105米,海拔高差2969米。主要山脉为云岭向南延伸分成的哀牢山和无量山,以藤条江为界分南北两支。北岸一支呈西北—东南逐渐倾斜延伸,与红河并行从东南角进入越南:南岸一支也呈西北—东南走向,与藤条江并行由西南角进入越南。藤条江北岸部分地区为岩溶地区,多溶洞、石笋,地表渗漏难以蓄水,地下水埋深不易开发,为缺水干旱地区。沟河网布全县,以分水岭和五台山为界分布藤条江水系和红河水系。大部河床陡峭,落差大,水流急,水质好,便于灌溉和开发水电。全县平均径流量74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207.4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57.3万千瓦,已开发11.59万千瓦,水能资源名歹列红河州第一。地热水资源丰富,共出露17处。其中,勐坪大热水塘地热水年平均流量6.53立方米/秒,出口处水温102℃~102.5℃,为高热水氟水,宜建地热电站;勐拉普耳上寨地热水那发地热水,便于金水河口岸开发利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