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09高考复习大纲:政治

分類: 图书,中小学教辅,高考,政治,
作者: 高考命题研究组编
出 版 社: 西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350000版次: 1页数: 120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223024266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把握考纲要求,浓缩重点难点,科学规划备考
内容简介
兵法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高考是一场大仗、硬仗,备考亦遵循此理。进入高三,即意味着面临高考,如何科学备考?很多考生虽踌躇满志,却感觉无从下手。为指导参加新课标高考的考生制定出一套实用的复习策略,提高复习效率,本书编写组曾联合全国学习科学研究会考试研究中心,特别邀请了一批高考命题组专家和教学一线的特级、高级教师编写了《2007课程标准高考复习大纲》一书,帮助考生科学合理地规划高三复习,并针对考生复习备考做出全面指导。该书出版后,受到全国各地——尤其是新课标地区广大师生、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各大媒体的关注和好评,多次进入开卷统计全国教辅畅销书排行榜前列。而且,该书由于具有权威、实用、价廉的特点,成为新课标高考地区考生高三复习的必备工具书。
为满足日益增加的新课标高考考生的需要,编写组对新课标复习大纲进行全面修订,特邀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特级、高级教师对高考的命题思想、命题原则、题型变化及考试趋势进行评述,以期对考生的复习和备考有更切实的帮助。
本书包括四大板块(详见“本书结构”),在三轮复习冲刺阶段,编写组还将推出《2009年考试大纲导读》,本系列图书特为新课标地区考生准备,包括语文、数学(文科)、数学(理科)、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10个分册。
目录
第一章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第二章文科综合下历史科高考复习大纲
Ⅰ考试性质
Ⅱ考试内容
第三章重难点纲
第四章复习方法及备考建议
第一节复习方法
第二节备考建议
第三节复习计划与实施效果表
书摘插图
第一章 高考命题趋势分析
新课标省份的试卷在类型、考查的知识点和题目等方面有较大的区别,但它们都认真贯彻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政治科考试大纲》和各省考试说明的要求和精神,也有一些共同的显著的特点。认真研究这几套试卷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把握新课标高考政治试题发展趋势,有助于提高今后高考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一、高考试题(新课标)评析
第一,试题突出了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核。试题严格依据当年的考试大纲(新课标)中确定的考试范围进行命题。试卷中选择题的题干设计大多与教材知识相关或者直接选自教材内容;主观题的考查也立足于大纲和教材中的主干知识。以2007年高考试题为例,如广东卷第37题第2问: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本题考查了学生“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的记忆能力,答案完全来自教材。只要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答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即可得分。
第二,试题突出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近年高考试题(新课标)依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以能力立意为主。试题在根植于教材的基础上,注重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政治素养的考查。在选择题部分,很多题目都要求学生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基础上进行选择;在主观题部分,往往需要学生在熟练掌握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背景材料,给出较完满的答案,如2007年海南卷第24题对学生就有较高的能力要求。试题第1问“读图3,4,描述2002年以来我国物价水平和需求变化走势”,这就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描述和阐述事物的能力。图3要求学生既要能从整体上把握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资料价格走势的共性,又要能看出两者价格走势的不同之处;图4要求学生既要能从整体上把握投资增长速度和消费增长速度走势的共性,又要能看出两者增长走势的不同之处;试题第2问“简要分析2002年以来图3、图4所显示的需求和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它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和综合运用书本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要具备过硬的信息提取和分析处理能力,要有较强的“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论证和探讨”等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