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原理与案例
分類: 图书,管理,金融/投资,货币银行学,
作者: 王淑敏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342000版次: 1页数: 229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8112328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本教材共分为12章,第1、2章探讨了货币的相关内容,从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起源发展、货币的本质与职能,到货币制度的变革历程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第3、4章对信用活动与利息进行研究,重点阐述信用形式与利息率的相关内容。第5、6、7、8章首先概括介绍金融机构体系框架,然后分章逐一对商业银行、中央银行、金融市场展开探讨。第9、10章从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出发,深入介绍各种货币供求理论和函数,并专门研究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这两种经济现象,分析其成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第11章专门介绍近年来国际收支及汇率变化对经济产生的影响。第12章研究当前经济中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的问题,探讨了中国金融监管问题及发展方向。
内容简介
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编者根据多年来教学实践及货币银行学课程建设的变化,本着“实践、实用、实效”的原则,组织编写了本教材。在内容安排上,突出“能力培养”,加大了技能训练的比重,能较好地满足“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的要求。
本教材可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的相关专业用书,也可作为金融从业人员业务参考用书及培训教材。
目录
第1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
1.1货币的起源和发展
1.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3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1.4中国的货币流通
名词解释
思考题
案例1-1中国古代币材的演进
第2章 货币制度
2.1货币制度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2.2货币本位制度类型
2.3中国的货币制度
名词解释
思考题
案例2-1如何处理、辨别假币
案例2-2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第3章 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3.1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1.1信用的概念
3.1.2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3.2信用的职能和作用
3.2.1信用的职能
3.2.2信用的作用
3.3信用形式
3.3.1商业信用
3.3.2银行信用
3.3.3国家信用
3.3.4消费信用
3.3.5其他信用
3.4信用工具的特点与分类
3.4.1信用工具的特点
3.4.2信用工具的分类
3.5信用工具
3.5.1短期信用工具
3.5.2长期信用工具
◇名词解释
◇思考题
◇案例3—1一起克隆银行承兑汇票诈骗案
◇案例3—2美国次级房贷危机
第4章利息与利息率
4.1利息
4.1.1利息的含义
4.1.2利息的作用
4.2利息率
4.2.1利息率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4.2.2利息率的种类
……
第5章 金融体系与金融机构
第6章 商业银行业务
第7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8章 金融市场
第9章 货币供求与均衡
第10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第11章 国际金融
第12章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
1.2货币的本质和职能
1.2.1货币的本质
关于货币的本质,可以从货币是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特殊商品,体现一定的生产关系和货币拜物教等方面进行分析。
什么是货币,货币就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这是货币的本质特征。货币首先是商品,它和普通商品一样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货币和普通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是指作为货币材料的商品在其不作为货币使用时,也具有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专门的使用价值,如黄金可以作原材料或作饰物等。货币商品具有价值,是因为它和普通商品一样,是人类抽象劳动的凝结物。、但是货币与普通商品又不相同一其不同点有两个方面:①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普通商品是没有这种作用的;②货币有和其他一切商品直接交换的能力,其他商品只能通过货币进行间接交换。货币能和其他一切商晶相交换,使货币除了具有专门的使用价值外,还多了一种一般的使用价值,“即人们有了货币就可以用它来购买任何商品,取得任何商品的使用价值。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是自货币产生以来的任何社会制度下货币的共同属性。只要商品与货币存在,货币就是一般等价物。但是,充当货币的特殊商品,其形式是不断变化的。例如,最初以羊皮、牛皮、贝壳等作货币,随着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又以铜、银、金等作货币。这说明,以某种具体的商品作货币,这种商品只不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一般等价物”的载体。载体是可以变化的,就像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都可以成为价值的载体一样,只不过它的变化比较缓慢罢了。因此,货币最本质的东西是它作为“一般等价物”,而不是具体由哪一种商品成为“特殊商品”的问题。当然,一般等价物的载体如何,是受当时社会条件制约的,而不是人们可以凭想像任意决定的。货币发展的历史表明,早期的一般等价物必须以某种既具有使用价值又具有内在价值的商品作为它的载体,以便人们能够普遍接受它。但是,当一般等价物的信用基础已经建立起来的时候,即人们普遍愿意接受它的时候,其载体就会由有内在价值的商品逐渐演进成无内在价值的货币符号或价值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