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政府投资的多效应分析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公共管理,
作者: 张宇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16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7107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政府投资的宏观经济平衡效应也和现实经济面息息相关。目前,应当运用科学发展观统揽宏观调控,实现宏观经济平衡发展的政策努力方向。政府投资的另一个效应——可持续发展效应,是我国经济理论界目前讨论的热点,但是还多局限于个别领域、多使用规范研究的方法,本书在这里作出的尝试有益于深化这种探讨。作者选择宏观经济学中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为可持续发展效应的代表向量,这是很有意义的。分析当然仅仅作为一种尝试。但是,不可否认,可持续发展,是未来无论在学术研究或者是在政府经济实践中,都会涉及的重要理论课题。
此外,本书在选取政府投资效应的代表向量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比如,在影响公平效应的向量选择上,本书引入经济结构的代表向量来作分析。原因是经济结构的不平衡发展,是带来不公平效应的根源。通过经济结构的改善,带动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到非农部门转移,促进城镇化,并在实现经济增长的同时,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缓解城乡不公平矛盾。
目录
导论
第一节 政府经济行为的发端
第二节 本书论述的主要思路
第一章 政府投资分类和实现方式
第一节 政府投资的分类
第二节 政府投资的实现方式
一、政府投资拨款
二、政府资本金注入
三、政府投资补助
四、政府政策性融资
五、政府运用税收杠杆
第二章 理论综述
第一节 增长效应
第二节 结构效应
一、产业结构效应
二、城乡结构效应
三、地区结构效应
第三节 公平效应
第四节 宏观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效应
一、宏观平衡效应
二、可持续发展效应
第三章 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
第一节 转型期我国政府投资历程的简述
第二节 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一、资本变量
二、人力资本变量
三、技术进步和知识资本
第三节 政府投资和经济增长的相关性
第四节 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第四章 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
第一节 结构效应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产业结构效应研究
一、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持续增长
二、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动
三、产业结构效应的代表向量选取
第三节 城乡结构效应研究
一、政府投资与城乡结构
二、城乡结构效应的代表向量选择
第四节 地区结构效应研究
一、地区经济差距研究的理论框架
二、地区结构效应的代表向量选取
第五节 结构效应的VAR模型
第六节 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局限性
第五章 政府投资的公平效应
第一节 公平效应的研究
第二节 农业和农村方面的政府投资
第三节 公平效应的定量分析
一、公平效应的代表变量选择
二、公平效应的理论假设
第六章 政府投资的宏观平衡效应
第一节 宏观平衡效应的理论分析
一、中国经济波动的传导机制
二、示范效应和反衰退效应
第二节 宏观平衡效应的数量分析
一、宏观平衡效应的代表变量
二、建模和格兰杰因果分析
三、宏观平衡效应的脉冲响应分析
第七章 政府投资的可持续发展效应
第一节 可持续性发展的经济社会含义
第二节 可持续发展效应分析
一、可持续发展效应的变量选择
二、格兰杰因果检验
第八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附录一 美国的政府投资介绍
附录二 欧洲的政府投资介绍
一、德国的政府投资模式
二、英国的政府投资状况
三、英国政府投资的模式
附录三 日本的政府投资介绍
一、日本公共投资发展的模式
二、日本的公共投资效应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政府投资分类和实现方式
政府投资,在现实中,一般是指以政府运用财政资金和其他投融资工具安排实施的投资项目。政府投资在西方被界定为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投资形成的固定资本,由于政府不能在微观层面上直接介入企业活动领域的特定认识,这些政府投资往往被限定在特定的公共服务领域中,因此这些资本被称为公共投资。
第一节政府投资的分类
按照投入性质划分,政府投资可以分为有偿性投资和无偿性投资。有偿性投资,主要指政府采取政策性贷款和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提供的财政投资,包括对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或对国家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民经济建设项目给予的投资。无偿性投资,是公共部门在纯公益性的产品和服务上进行的投资,一般采取拨款形式。
按照直接和间接的角度,政府投资可以划分为政府直接投资和引致投资。直接投资,就是指政府通过直接分配投资资金的方式,形成实物投资的过程。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教育以及其他公共福利设施在内的公共设施建设,以及部分人力资源的投资等。
政府还能够采取间接调控民间投资的方式。例如政府运用利率、税率等参数可以起到引致投资的作用。所谓引致投资,是指政府通过优惠利率、优惠税率和特殊价格管理等措施,引导非政府部门按照政府的意愿进行投资。尽管由市场机制所得投资的回报率低于资金的使用成本或者机会成本,不足以诱使厂商进行投资,但是,在加入优惠政策的因素后,厂商可以取得接近或高于市场平均利润率的投资回报,这样,政府就能引导民间部门对政府想要调控吸引进入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投资。
将政府的直接投资和引致投资结合起来,是发展我国公共物品生产的重要途径,特别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短缺形势的重要途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由于国有企业大部分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在投资方向的选择方面受政府的行政约束减少,企业由面向计划变成面向市场,其行为短期化是一个市场经济的自然结果;另外,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所占的份额已经大大增加,而这部分投资也往往受短期盈利预期引导。这两种情形都会使得公共物品的投资份额减少,如果不采取政府直接投资和引致投资的措施,公共物品生产将更加落后。
对于政府投资的分类,其他的划分方式还包括,按照投入的控制弹性划分,可将政府投资划分为刚性投资和弹性投资。刚性投资,是指政府在特定领域与地区进行的、不能随意停付或逾期支付的投资支出;弹性投资,是政府根据行业特点与每个预算年度的需要可以增减的支出,如政府对由政府定价而导致亏损的基础行业进行的补助支出、教育券、医疗券支出等等。
按照投资收益范围,可将政府投资划分为一般利益支出和特殊利益支出。一般利益支出,指的是政府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投向全社会成员均可享受的公共产品或服务,如义务教育、公共交通、公共医疗、国防支出等,也称之为公益性支出。特殊利益支出,是指政府通过产业补助等方式对社会特定群体给予特殊利益的支出。
第二节政府投资的实现方式
所谓政府投资的实现方式,是指政府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实现公共财政建设目标的工具与手段。包括四个方面:(1)是政府部门用来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建设的工具;(2)是政府部门对公共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手段;(3)是政府为实现公共财政的既定目标而必须经过的桥梁;(4)是政府对宏观经济特别是投资需求进行必要干预的对策措施。
政府多种投资方式往往是通过多种投资工具加以实现的。在公共投资领域内,政府投资工具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财政投资(包括财政拨款和资本金注入)、财政补助(如财政补贴、基金补助、研发委托费等)、政策性金融(如低息贷款、贴息及贷款担保等)和税收优惠(如特别折旧、进口设备税收减免、所得税减免、税前扣除研发费用等)。
一、政府投资拨款
在政府投资拨款方式上,财政拨款投资是传统的投资方式,是政府实现公益性投资目标的首选方式,是政府为实现预期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将一部分公共资金(或税收)转化为政府公共部门的资产,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相对于其他政府投资的方式,如资本金注入、产业补助或财政贴息等,政府投资的拨款方式对于公益性领域是更为常用和重要的方式,在政府的支出预算中,一般得到优先安排和充分保障。
二、政府资本金注入
政府资本金注入方式,属于股权投入。从公共管理的角度,是否采取资本金注入方式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是否有必要控制产权。在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领域,政府有必要通过资本金注入方式来控制产权,以防止产权中私人资本威胁到国家安全与国计民生。所以,资本金注入可以起到控制关键领域的作用,而不仅在于解决公共工程资本金不足的问题;二是用来改变财务结构。对于一些资本密集性、外部性很强的公共工程来讲,由政府注入适量的资本金可以优化建设项目的资本结构,降低投资运营的成本与风险;三是引导社会投资。政府采用资本金注入方式有助于吸引民间资本加入,扩大公共投资。
三、政府投资补助
根据WTO的有关规则,政府投资补贴是政府直接或通过其他公共机构或机制使企业获益的财政资助或收入、价格支持。一般来讲,政府产业补助更多的用在准公共产品领域,是对外部性内部化的一种价格补偿,以弥补市场失灵。
四、政府政策性融资
随着政府资本逐步退出一般竞争性领域,政府更多的是通过间接调控的渠道影响企业投资主体的行为,包括贴息、担保、政策性贷款在内的政策性融资,是政府支持社会投资的方式之一。
五、政府运用税收杠杆
在我国,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地区均衡发展与企业进步的要求,对财政支出结构和税种结构进行有增有减的调整,是促进社会投资特别是民间投资的有效办法。税收杠杆在市场经济国家被当作重要的财政政策的调节手段,受到广泛的关注。在理论上,近年来研究投资税收抵免和加速折旧等税收法规是如何刺激企业投资的,已经成为公共经济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虽然有以上的划分,但是在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政府采用的投资方式已经呈现出组合式和多样化的格局。
第二章理论综述
本章按照经济增长、经济结构、公平、宏观经济平衡和可持续性发展的顺序,对和政府投资效果相关的五个方面效应,先进行概念上的梳理,以及理论上的综述。为后文的分析奠定基础。
第一节增长效应
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宏观经济的问题。根据凯恩斯提出的“相机抉择”的需求管理方式,政府应当把增加支出和投资作为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这种管理方式的依据是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是指政府投资变量的变化对GDP的增长产生的边际效应,这种效应如果是正的,说明促进了经济增长;如果是负的,说明对于经济增长产生了负效应。
讨论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许多文献是从引致效应和挤出效应开始的。因为政府投资的主要领域往往具有典型的外部正效应,比如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它的发展直接为以此为发展基础的相关产业部门的扩张提供了支持,因此许多研究文献强调政府投资扩张对私人投资效率提高产生的积极意义。政府投资的先期扩张,往往带来私人投资的繁荣,从而为经济增长带来正的效应(Fisher et al,1998)。
布坎南(Buchanan)认为: “如果联邦的经费是真实投资性质的,那么通过举债来筹集经费是无可非议的。只要出现了实际的经济增长,债务的限额和财政上挥霍的时间也会增加和延长,债务虽然达到限额,但是,经济进一步的实际增长,能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减轻偿还现有债务本息的负担。”
莫迪利亚尼(Franco Modigliani)等学者在《经济学家关于欧盟失业问题的宣言》中,不仅提出“通过扩大公共投资解决因投资率下降而产生的欧洲失业率上升问题”,而且提出了扩大公共投资的投资方向: “我们建议要集中力量对那些能在短期内给予回报的特定基础设施进行公共投资。”对上述政策的实施效果,莫迪利亚尼等还进行了说明: “当就业没有扩张的空间时,政府支出的财政赤字趋于挤出私人投资。并因通过透支后代消费的方式而加重社会负担。但我们坚持认为,我们提倡的政府投资计划不仅没有害处,而且可能改善后代的命运。”
因为,“首先,当存在着闲置资源的大量储备时,投资将增加收入并进而提高储蓄。其次,基础设施投资在作为扩大政府支出方式的同时,具有提高私人部门中劳动和资本边际回报的作用,这具有刺激私人部门投资扩张的效应。最后,我们之所以同意对满足上述准则的资本支出实施债务融资,是因为它不像那种造成经常项目赤字的融资,即使它取代了等量的私人投资,也不会对后代造成危害,其回报至少补偿了私人投资的回报损失。”
巴罗(Barro,1990)发现:在较高的公共资本引致之下,如果私人资本因得到积累从而导致经济增长的效应和强化产权的效应,超过高税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效应,那么就认为非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负效应,而生产性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刺激作用。
我国的学者也就政府投资的增长效应进行了许多的实证研究。罗云毅提出,政府投资的挤出效应在理论界有高估的倾向,这说明在特定的条件下,财政投资能够发挥增长效应。范九利、白暴力等应用生产函数法和1981—2001年度数据,估计我国政府投资的基础设施投资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产出弹性,发现我国基础设施资本具有显著的经济增长效应,其产出弹性大约为0.695。而且,政府在一些特殊领域,比如教育与研发的投资,还能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对社会的溢出效应,在未来时期发挥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
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我发现: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资对于经济增长的意义,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经济水平和发展阶段,或者不同的国家,表现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许多学者认为:公共基础产业投资能显著促进一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种增长效应在长期内相当明显。一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处于充分就业的水平以下。因此,一般来说,公共投资具有正的需求效应。
而且,在短期内,每单位产出使用的公共资本投入较高的国家,同样有着较高的公共资本产出弹性。例如,有学者对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分析结果表明,公共资本的短期产出弹性值在0.36%(英国)到2.06%(挪威)之间。这些弹性值在短、中、长期内变化不大,大致反映了两种相反力量作用的结果:公共资本对产出的直接效应和对私人资本的间接效应,以及导致公共资本产出率下降的负效应,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在许多情形下互相抵消。
在美国,一般以减税作为启动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手段,而对发行国债、扩大政府投资则持较为审慎的态度。另一方面,在政府投资所占比例逐年缩小的同时,在构建该国社会保障体系和国民福利设施上的公共开支占其GDP的比重却逐年增大。这表明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对于政府投资的需求,在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已不再存在。而相比之下,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如我国在这方面现实中存在着更大的政府投资需求。
第二节结构效应
近年来,对于政府投资研究有细化的倾向,关于公共资本的文献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日益丰富,研究对象也由美国、欧洲扩展到发展中国家。鉴于我国传统经济体制留下的更为复杂的结构问题,不仅影响到未来的经济增长趋势,也与城乡差异、社会公平和可持续发展等社会问题息息相关。本书将就政府投资的结构效应,分为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和地区结构三方面进行讨论。
一、产业结构效应
产业结构效应,是指政府投资变量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的代表变量产生的边际效应或影响。理论界一般认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发展中的经济体进入起飞阶段后,长时期的较快增长都是以经济结构的快速转换为基础的。因此,政府不会忽视在这个领域
二、城乡结构效应
城乡结构效应,是指政府投资变量的变化对于城乡结构的代表变量产生的边际效应或影响。城乡差距产生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公共投资的匮乏,很少能够顾及较偏远的农村或者欠发达地区,使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落后,投资环境不佳,难以吸引私人投资。加之地方政府受经济短期利益最大化驱动,对农业这种长线、低效益产业的投资则缺乏动力,甚至常常出现把农业投资转移出去的现象。可以说这是政府缺位的结果;另一方面,我国长期执行的不均衡区域发展政策,人为地割裂了工业化与城镇化之间的联系。
在逻辑上前后不一致的是,在转型期间的较长阶段内,我国在强调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却并没有配套的农村转移出劳动人口进入非农产业的制度安排,从而致使目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产生一系列的相关问题,包括加剧了城乡收入分配的不公。
三、地区结构效应
地区结构效应,是指政府投资变量的变化,对于地区结构的代表变量产生的边际效应或影响。我国在改革开放之初采取的是不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例如东部地区优先发展。因而,地区结构突出的矛盾是相对于东部地区的快速发展,中西部地区的GDP在全国GDP的比重呈缩小趋势。
资本在各地区间的配置和流动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从而影响地区差距的一个关键因素。根据新古典增长模型的推论,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会比较快,因此穷国和富国的收入水平会逐渐接近。这被称为“趋同”理论(Solow,1956;Swan,1956)。但相反的是,内生增长理论提出,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贡献,发达国家人力资本的存量较高,穷富国家收入水平可能不会趋同(Romer,1986;Lucas,1988)。反而使得穷国和富国的收入和生活发展水平会加速拉大差距。
在不加选择地使用世界各国数据进行的实证分析中,一般性的趋同并没有被证实。但是,一些研究发现,趋同现象确实存在于某些类别的国家和地区之间,例如东亚国家和地区之间,以及经合组织国家之间。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如果排除了人力资本、储蓄率等某些条件的差别,各国间的确存在趋同现象。因此这些影响条件就导致了国家间的经济差距。上述研究结果被称为“俱乐部趋同”和“条件趋同”理论(Barro and Sala-i-Martin,1995)。我国学者已经开始应用上述理论研究区域经济差距或地区结构问题。
第三节公平效应
相对于在文献中所看到的政府投资在促进增长中的贡献,政府投资在实现社会公平、缩小地区发展的差异方面所起到的贡献以及效果,几乎被经济研究者们所忽略。
公平效应在公共经济学中,是和效率相联系的概念。一般来讲,最早在市场经济国家,面对市场失灵的领域,为了实现政府的公平的社会目标,逐渐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市场机制不能单独解决的问题。
我们能看到的少数关注公平问题的文献有: 《世界发展报告》中提到,除了在促进经济增长中起作用外,不同类型的公共投资还是政府缩小贫富差异的重要手段(1994)。Martin(1999)探讨了公共投资和地区差距之间的联系。Jacoby(2000)在对尼泊尔农村的研究中发现,政府对道路的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有积极作用,但对消除地区差距的作用不明显。但是,这两项研究仅限于一种公共投资——道路。
把实现公平、缩小地区差异和政府投资联系在一起,是近年来才被学者顾及到的研究领域。但是,缺乏较有价值的实证分析。一些研究提到了农村减贫中公共资本的重要性,特别是公共基础设施的重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