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典导读——大师的国学课

经典导读——大师的国学课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学养斋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4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10972550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金金少。但我们若把它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还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梁启超

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有一位外国教授说过,阅读经典的用处,就在教人见识经典一番。这是很明达的议论。再说,做一个有相当教育的国民,至少对于本国的经典,也有接触的义务。

——朱自清

内容简介

国学者,中华民族以文字所表达之结晶思想,用合理的、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记载其生灭,分析其性质,罗列其表现形式,考察其因果关系者也。简言之,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研究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种科学者也。

本书收录朱自清、马瀛、汪震、王正己等名家的国学课主讲稿。

国学者,中华民族以文字所表达之结晶思想,用合理的、组织的、系统的方式记载其生灭,分析其性质,罗列其表现形式,考察其因果关系者也。简言之,国学者,以我国固有学术为研究之对象,而以科学方法处理之,使成为一种科学者也。

本书收录朱自清、马瀛、汪震、王正己等名家的国学课主讲稿。

目录

前言

一、解其枝脉,探明源流——阅读经典应把握的思维方法(主讲:马瀛)

第一讲 治经学应知家数

第二讲 治哲学应知流派

第三讲 治史学应辨真妄

第四讲 治文学当知变迁

二、总括经典,分类概说——阅读经典应了解经典的类别(主讲:汪震、王正己)

第一讲 经学总论

第二讲 史学总论

第三讲 哲学总论

第四讲 文学总论

第五讲 文字学(小学)总论

三、解析经典,阐明读法——阅读经典应明了历史状况并掌握学习方法(主讲:梁启超)

第一讲 《论语》

第二讲 《孟子》附论《大学》、《中庸》、《孝经》

第三讲 《史记》

第四讲 《荀子》

第五讲 《韩非子》

第六讲 《左传》、《国语》

第七讲 《诗经》

第八讲 《楚辞》

第九讲 《礼记》、《大戴札记》附论《尔雅》

四、阅读经典,见识经典——我读经典(主讲:朱自清)

第一讲 《说文解字》

第二讲 《周易》

第三讲 《尚书》

第四讲 《诗经》

第五讲 三礼

第六讲 《春秋三传》

第七讲 《四书》

第八讲 《战国策》

第九讲 《史记》、《汉书》

第十讲 诸子

第十一讲 辞赋

第十二讲 诗

第十三讲 文

五、大师推荐的国学经典阅读书目

(一)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

(二)梁启超《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三)胡适《实在的最低限度的书目》

(四)章太炎《中学国文书目》

(五)顾颉刚《有志研究中国史的青年可备闲览书》

(六)汪辟疆《国学纲领书书目》

(七)鲁迅《学习中国文学的书目》

(八)汪辟疆《十部中国国文源头书书目》

(九)钱穆《七部中国人所人人必读的书》

六、前人已考定著名伪书表

书摘插图

一、解其枝脉,探明源流——阅读经典应把握的思维方法(主讲:马瀛)

第二讲治哲学应知流派

古论周、秦诸子流派者,有庄、荀、淮南及司马氏,而莫详于刘歆。《庄子天下篇》陈儒、墨、名、道、法、小说六家。《荀子非十二篇》去小说而易以陈仲、史鰌,陈、史似与杨朱之学同派者也。《史记》太史公自序篇去小说而增阴阳。《淮南子》“要略篇”则去名、小说,而增杂、纵横,刘歆《七略》乃人农家,而为十家。故推论先秦学派,大抵春秋之世,略别儒、道、墨三家;战国中叶,乃分为道、儒、墨、名、法、阴阳六家;末年乃更分为九流十家矣。流派既明,当斠异同,考变易。《韩非子》“显学篇”日:“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杂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是同一师承,其立言未必一致也。然大同之中有不同,大异之中有不异;非抉择精微,不足以识大同与小异,推知万物之毕同毕异也。诸子学不纯师,其流斯异。禽滑厘受业卜商而流为墨家。商鞅学于尸佼而流为法家。子产以儒兼法,其学又出于名家。荀卿之徒有韩非、李斯,又援儒而入法。凡此皆思想变迁,学术沿革之彰著者,又学者所应注意者也。

宋儒理学,以安定、徂徕、明复之讲学为先导,自是而濂、洛之学,嗣之以起。大抵分为程朱、象山、浙东三派。二程师事濂溪,朱子宗仰二程,而濂溪之太极图说,实出自道家陈抟。是程、朱之学,实毗于道家者也。象山专宗心得,则毗于佛家者也。金华、永嘉,肇开浙东学风,则毗于儒家之功利主义者也。康节《皇极》,横渠《西铭》,虽各别立一帜,然未尝非导源于濂溪也。元代以后,大抵分为程朱派、陆派、朱陆调和派三者而已。明自姚江崛起,服膺象山,倡良知及知行合一之说,开有明一代学风,于是陆、王与程、朱并称矣。下逮乎清,虽异军蜂起,然大别之,要不外乎程朱、陆王及调和派、独立派四者而已。

佛教派别亦多,在印度时,已有“大乘”、“小乘”二教之判别。所传乖违,争论甚烈。小乘至以大乘为非佛说,大乘之视小乘亦侪于外道。是为佛教第一大分画。小乘之中,又分“上座”、“大众”二部,上座部又分为十一,日:“有部”、“雪山”、“犊子”、“法上”、“贤胄”、“正量”、“密林山”、“化地”、“法藏”、“饮光”、“经量”。大众部分又为九,日:“大众”、“一说”、“说出世”、“鸡胤”、“多闻”、“说假”、“制多山”、“西山住”、“北山住”。合称小乘二十部。慈恩尝判二十部为六宗,日:“我法俱有宗”,日“法有我无宗”,日“法无去来宗”,日“现通假实宗”,日“俗忘真实宗”,日“诸法俱名宗”。此皆小乘教之判别也。大乘教自佛灭度后五百余年,马鸣菩萨出世,造《大乘起信》等论,复兴大乘,后有坚慧燕萨造《法界无差别论》,祖述马鸣之旨,后人谓为“如来藏缘起宗”。后之分派开宗,皆导源于此,而当时实实无异见也。其分宗如下:日“三论宗”,亦名“般若宗”,亦名“性宗”或“空宗”;日“唯识宗”,亦名“瑜伽宗”、“法相宗”、“慈恩宗”;日“摄论宗”;日“华严宗”,亦名“贤首宗”;日“地论宗”;日“涅槊宗”;日“真言宗”,亦名“密宗”;日“律宗”;日“净土宗”。凡此诸宗,流传中土。而在中土所倡者,则有“天台宗”,因智者大师楱息天台山而得名也。其教外别传,则有“禅宗”,又名“佛心宗”,以直指本心,不立文字为尚。自达摩传至五祖,分为“南”“北”二派,而南派独传,又分“临济”、“云门”、“曹洞”、“沩仰”、“法眼”五宗。唐代以后,摄论宗并入唯识宗,地论宗并人华严宗,涅槃宗并入天台宗。而小乘教之有部,人中土而立“俱舍宗”,经部人中土而立“成实宗”。故中土今日流传之佛教,合大小二乘言之,共得十宗。即“成实宗”、“俱舍宗”、“禅宗”、“律宗”、“天台宗”、“华严宗”、“唯识宗”、“三论宗”、“密宗”、“净土宗”也。

第三讲治史学应辨真妄

应劭《风俗通义?皇伯篇》日:“天地剖分,万物萌繁,非有典艺之文,坚基可据,推当今以览太古,自昭昭而本冥冥;乃欲审其事而建其论,董其是非而综其详言也,实为难哉!故《易》纪三皇,书叙唐、虞,自是以来,载籍昭皙。然而立谈者人异,缀文者家舛;斯乃杨朱哭于岐路,墨翟悲于练素者也。”夫五帝、三王之记尚矣。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学者既不可得而详;即《诗》、《书》所称述,《春秋》所纪录,儒者一家之言,亦岂可尽信哉!王充《论衡’正说篇》日:“儒者说五经多失其实。前儒不见本末,空声虚说;后儒信前师之言,随旧述故,讲习辞语。苟名一师之学趋为师教授;及时蚤仕,汲汲竞进。不暇留精用心,考实根核,故虚说传而不绝,实事没而不见,五经并失其实。”此孟轲所以有“尽信书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之叹也。后世学者,不慎为审察,安有不为伪书所蒙蔽者哉!审察之道奈何?则不外諟正文字,区别文体,考核事实,搜罗证据而已。

第四讲 治文学当知变迁

我国最古典籍,其遗留至今而差可信者,不过《易》、《书》、《诗》三者而已。三书实为我国一切文体之源泉。盖《易》为骈文、韵文之源;《书》为散文、语体文之源;《诗》为诗歌之源。文体之大别,要亦不过散文、骈文、韵文、诗歌、语体文五者而已。

周代诸子之文,骈语、韵语与散句相间杂,初无文体之区别也。及秦则“荀赋”、“屈骚”,开韵文之先声。而颂、赞、铭、箴,亦相继而起。两汉以赋称盛一时,六朝迄唐,韵文未衰。下逮宋、明,此风寝息矣。此韵文变迁之概略也。

三代以前,虽相传有古谣、谚、歌曲,如《拾遗记》有皇娥、白帝等歌,《尚书》有五子、喜起等歌,《尚书大传》有卿云歌,然多不足凭信。故诗歌之最古者,自当推三百篇。三百篇虽间杂一言至九言句,而大体则为四言。西汉以后,五言诗兴,而七言诗亦于是时滥觞。六朝崇尚俳俪,研究声病,始启五律法门。至初唐而七言律诗之体乃立。中晚唐间词体肇兴,入宋大盛。元乃变为南北曲及杂剧,至明而有昆曲。今则诗歌、词曲之音节,久已失传,所余者,惟后人摹仿之躯壳已耳。而昆曲、京调、杂剧、小曲,则音节流传,尚未衰歇云。此诗歌变迁之概略也。

周、秦古籍,间有俪辞;盖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此实宇宙间自然之现象也。《易?文言传》中,若“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等语,几不胜枚举。西京相如子云,不无比对;王褒谷永,渐近俪体。东京则崔瑗、蔡邕之伦,几于非对不发。晋,宋以降,至于永明之间,骈文之体,乃集大成。徐、庾嗣作,缛藻清声,遂蔑以复加矣。初唐四杰,乃沿六朝之旧。盛唐以后,厥体衰变。虽韩昌黎慨然复古,然中晚唐以迄五代,骈俪之风未衰歇也。特文体之敝,至五代而极矣。宋初承其余习,犹多冗滥之词,及欧、曾、苏、王起而力振之,而其体乃一变。四六之称,盖亦始于是时。逮夫元、明之世,多用虚廓猥浅之词,以追时谐俗,骈体乃一落而千丈。清代汉学家出其多闻博识之绪余,而发为文章,典雅蟊皇,沈博绝丽,其上焉者率驾唐、宋而追齐、梁,次焉者亦非元、明所能企及。故骈文至是时而大振。然咸、同以后,世变日亟,此风渐息,虽如饶汉祥辈犹有以骈俪文字撰邮电文告者,然几若空谷之足音矣。此骈文变迁之概略也。

西汉以前,本无骈散之称,亦无骈散之分。经典、诸子及史籍等,或全以散句行文,或篇中间杂偶句,原无定体也。自东汉下逮陈、隋,俪语盛行,骈体始立。虽姚察父子,振于隋末唐初,一扫肤词陈语,然终不能革骈俪之风。及韩退之出,厌弃魏、晋、六朝,一反之于六经西汉,以古文相号召,而天下景从,此所谓文起八代之衰也。于是骈散两体,乃并辔而齐驱。同时如柳宗元、皇甫浞、李翱、孙樵之徒,皆以散文鸣者也,韩、柳与宋之欧阳、三苏、曾、王,后人称为八大家;下及明之高、刘、宋、方、唐、归,清之侯、魏、汪、姜、方、刘之徒,虽或兼作骈文,然并以散文擅长。自《姚姬传》近师海峰,远宗八家,归、方、管同、姚莹、梅曾亮、方东树等依附之,遂有桐城派之称。而恽子居、张皋文别树一帜,秦瀛、李兆洛、董士锡、陆继辂等同声附和,即所谓阳湖派也。第桐城深于法,为儒者之文;阳湖长于才,为策士之文,其面貌略有不同耳。此散文变迁之概略也。

言文之背驰,盖自三代已然。《尚书》中如《尧典》、《皋陶谟》、《高宗肜日》、《西伯戡黎》、《微子》、《洪范》、《康诰》、《无逸》、《君爽》、《立政》、《顾命》、《文侯之命》诸篇,当日对语之文也;《大诰》、《多方》、《吕刑》诸篇,当日告示之文也;《甘誓》、《汤誓》、《盘庚》、《牧誓》、《多士》、《费誓》、《秦誓》诸篇,当众演说之辞也。《诗经》中如十五国风,采自民间歌谣,故皆为方言俚语。二雅、三颂,则撰自朝廷官吏,多为文言。是一书之中,已言文互见矣。要之《尚书》、《甘誓》诸篇,为后世白话文之始祖,而《诗经》“十五国风”,为后世白话诗之始祖。惟言语不能不随时地而变迁,故后人读而不易通晓,遂觉为诘屈聱牙耳。《尔雅》、《释诂》、《释言》、《释训》三篇,是即以中古以来通用之文言,诠释《诗》、《书》之古语者也。自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孔子赞《易》作《文言传》,文言既兴,语体乃寝废矣。盖孔子三千弟子,所占国籍不少。当日国语既未统一,如使人人各操国语,则何以传授学术耶!孔子日:“辞达而已。”又日:“书同文。”又日:“言之无文,行之不远。”皆孔子提倡文言之语也。厥后《左传》、《国语》、《战国策》诸史,孟、荀、庄、墨诸子,盖用文言。秦、汉以后,惟经典之传注,乐府之歌诗,及《世说新语》一书,犹间杂白话而已。六朝以后,印度佛典输入,译者以文言不足以达意,故以浅近之文译之,其体已成白话。其后佛氏、讲义、语录,尤多用白话为之,遂启语录体之始。唐人之诗,惟元轻白谷,近于语体,其他则间用方言而已。宋儒讲学,以白话为语录,遂成讲学文字正体。宋、元以后,小说之演义体兴,仿于宋之《宣和遗事》而《水浒》、《西游》、《三国》之属,盛扬其焰,或纯以白话为之,或以近于白话之文言为之,家弦户诵,于是白话又为说部文字正体。元、明、清之戏曲杂剧,亦多用白话,盖戏剧所重在唱演,非白话无以喻群众,于是白话又为剧本文字之正体。诗歌则如宋邵雍之《击壤集》,不避俗语俗字,遂别成一派。明代陈献章、庄泉等以讲学家自名者,大抵宗之。盖自宋代而后,我国之文言文与语体文遂中分天下,惟前则为缙绅所专利,后则普及一般平民而已。自清末科举废而白话一盛,普及教育之议起而白话更盛,日报、杂志广载说部剧本,而白话全盛;比五四运动以来,胡适之、钱玄同、陈独秀、吴稚晖之,倡言文学革命之论;于是,白话侵入学校之教科书中,几欲夺文言之席而代之矣。夫佛典译而语录兴,欧学播而白话盛,是白话之兴盛,必在外国学术侵入时代,殆我国之文言文,有不能曲折叙述异族思想之弊欤!此语体文变迁之概略也。

二、总括经典,分类概说

经学。这一种学问包含群经的思想、性质、真伪,训诂上的一切问题,及后世研究的总成绩。

史学。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自己经验出作法与前进的方向。这就是中国的史学。

哲学。哲学家菩萨发心,慈悲为怀,都是想发明出一种道理来,济度众生。中国自汉武帝定儒学为一尊后,再起的哲学家都以发挥孔子的哲学为宗旨。他们的方法都是把自己的经验同圣人的教训找出一致之点。

文学。中国的文学远自三千年前的《诗经》,近到现代人的白话诗、短篇小说与话剧,自己有自己演进的历史,自己有自己的成就。尤其是中国的单音字,使得中国诗有特殊的音节与表现。中国的文学是中国国学的一枝,不了解它便对于中国的文化的了解有些缺欠。并且中国文学的演进也自有一种学理。

文字学。文字学旧称“小学”,是初学识字的课程。后来字形的变迁与本字愈远,新字制造愈多,已经不能成为学者必修的课程了。到了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的时候,有许多的字说已经失传,而且小学已不为学子所共学。后来音韵的演化,清代考察费了二百多年的工夫。连合音韵与形义,已经不能不独立成一种学问了。文字学就是中国文字变迁演化的研究。

——摘录自汪震、王正己合编《国学大纲》第一章

第一讲经学总论

一、总论

中国古籍浩繁,所以有分目录以便检阅的必要,首先分目录的人是汉朝的刘歆,他著有《七略》:分《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方技略》七种。《七略》不传,可是汉朝班固作《汉书.艺文志》,就是根据七略删改而成的。后来到了晋朝荀勖,把一切的书分着经、史、子、集四部。清乾隆四十七年,《四库全书》告成,目录上也以经、史、子、集为纲,所以“经书”这个概念,实在有很久远的支配历史。究竟(1)何以称书为经?(2)称书为经始于何人?(3)经数有多少?(4)什么书可以称经?(5)我们对称书为经的态度如何等等,这些问题是经学常识上要解答的。

……

经典导读——大师的国学课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