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龚鹏程文学漫步—中国诗歌史论

龚鹏程文学漫步—中国诗歌史论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特别声明:本站仅为商品信息简介,并不出售商品,您可点击文中链接进入淘宝网搜索页搜索该商品,有任何问题请与具体淘宝商家联系。
  參考價格: 点此进入淘宝搜索页搜索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龚鹏程 著

出 版 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 385000版次: 1页数: 359印刷时间: 2008/06/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113557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详解自唐至清诗人作诗事,视野广阔,能从历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知识及世象人态等处出发,且对人对事均抱有理解的同情,其观点、视角与研究方法值得借鉴。

作者简介

龚鹏程(1956— ),台北人,祖籍江西吉安。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著名学者、思想家和教育家。身兼海内外多种学术性和文化性职务,曾任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道教学院副院长等,现为国际儒联理事、中国符号学会理事长、亚洲汉学学会名誉理事长、伦敦终身教育学院董事等,频繁往来于海峡两岸及东南亚地区讲学、主办或参与大型学术研讨会。创办南华大学、佛光人文社会学院。著有《文学散步》(1985)、《传统、现代、未来:五四后文化的省思》(1989)、《汉代思潮》(1999)、《中国文人阶层史论》(2002)、《经典与现代生活》(2003)、《自由的翅膀》(2007)等学术专著及散文、时论70余种。

目录

总序

【第一卷唐宋诗史论】

何谓盛唐?

从杜甫、韩愈到宋诗的形成

李商隐的人生抉择

李商隐与佛教

爱情与政治之间——李商隐的人格与评价

无题诗论究

论李商隐的樱桃诗——假拟、代言、戏谑诗体与抒情传统间的纠葛

《东涧写校李商隐诗集》校记

知性的反省:宋诗的基本风貌

宋诗与宋文化——我对宋诗研究的基本看法

词史上的陈亮

【第二卷元明清诗史论】

论元遗山与黄山谷

耶律楚材新论

阳明诗学发微

江盈科诗论小笺

清初诗坛比兴观概说

《极乐庵诗话》论考

论渔洋

论徐增

论叶燮

论沈德潜

论薛雪

说龚定盒的侠骨幽情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发微

晚清诗人讽寓的传统

晚清诗歌综述

论高阳说诗:文学与历史

书摘插图

【第一卷唐宋诗史论】

何谓盛唐?

黎活仁先生派给我的题目,本来是“论盛唐在文学史文化史上的地位”。我很想好好谈这个题目,但论题太大,恐怕非数十万言不能解决,故今仅先解释“盛唐”两字。

一、王维的形象

王维精于禅理,见称于时人,苑咸答其《苑舍人能书梵字兼达梵书,皆曲尽其妙,戏为之赠》云“王兄当代诗匠,又精禅理”、“华省仙郎早悟禅”可证。张彦远《历代名画记》遂谓其“有高致,信佛理”。《旧唐书》本传则云维“弟兄俱奉佛”,《新唐书》因之。

王维既然如此信佛,又精禅理,后人论其诗,便努力于此推求。《而庵说诗》称:“摩诘精大雄氏之学,句句皆合圣教”,李空同称:“王维诗,高者似禅,卑者似僧,奉佛之应哉!”顾起经《题王右丞诗笺小引》称维“长于佛理,故其搞藻奇逸,措思冲淡”……逐声寻响若此者,殆不可胜数。

然而,王维信佛是一回事;信佛是否即为禅宗,又是一回事;是禅宗、懂禅理,而能不能将禅表现于其诗中,更是另一件事;诗之冲淡,确因彼信佛使然,则是又一件事。这几个层次,并不相同。可是历来论者混为一谈,几乎没有一个人能予甄别,故所说王维之诗禅关系,其实均为模糊影响之谈。王维为华严耶?禅宗耶?祖师禅耶?如来禅耶?北宗耶?南宗耶?谁能为我说之?

考王维所曾进奉者,为《仁王经》注本,宣称“了言说即解脱”、“知名相即真如”(卷十七),此岂禅家宗旨?其《西方变画赞》说:“愿以西方为导首,往生极乐性自在”(卷二十),则是净土信仰,与禅又有何关系?同一态度,又见《给事中窦绍为亡弟故驸马都尉于孝义寺浮图画西方阿弥陀变赞》。论者于佛理囫囵不通,看见王维“精禅理”一语,便来七牵八扯。不知禅法乃佛家通义,禅宗之禅却与一般教下者不同,王维《过香积寺》云“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之“禅”,岂是禅宗之“禅”?盖为《佛报恩经》所称“山林树下,安禅静默”而已。如此安禅,以制贪嗔痴毒,大概仅能如其《过卢员外宅看饭僧共题》所谓:“身逐因缘法,心过次第禅”。非一超直人如来地,直指本心者,实甚显然。古今论者,渺不识佛禅义理,又不知宗派,套个王维“诗佛”的名号,动辄誉其“字字人禅”(渔洋《蚕尾续文》),可笑孰甚!

不止此也。王维固然对佛教有信仰,但大家忽略了:他信佛并不是排他性的活动,信佛的同时,他也信道。即或因认为道教之法“白发终难变,黄金不可成”,而对佛教更为信崇些(“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见卷九《秋夜独坐》),但他与道教的关系仍然一直非常密切。

据《海录碎事》说:“唐司马承祯,与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为仙宗十友”。这十人未必确有交游,但是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这不是仅知王维奉佛的人所能明白的。论王维者,多矣,但讨论王维道教信仰的,一篇文章我也未见到。

唐人耿漳《题清源寺王右丞宅陈迹》已说王维“儒墨兼宗道”,明朝李日华《读右丞五言》也说王氏是“紫禁神仙侣”。王维与道教相关的作品,数量并不少于与佛教;来往亦多求道之士,如《赠李颀》“闻君饵丹砂,甚有好颜色”、《送韦大人东京留守》“君子从相访,重玄其可寻”等等甚多。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谓“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当是佛道兼宗的。《春日上方即事》说:“好读高僧传,时看辟谷方”,正可见其宗趣。他说佛理,其实也仍常是用老庄玄理去格义,像“无烦君喻马,任我以为牛。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卷三《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就是用《庄子》讲佛理的。

对于王维与道教的关系视而不见,正显示历来我们对王维及王维诗的认识是偏颇的。大谈其与佛教的关联而无视其与道教的渊源,亦如大谈王维的冲淡恬静而忽略其豪健风格,大谈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而漠视其边塞题材。

明胡应麟曾说:“右丞五言,工淡、闲丽,自有二派。楚塞三江接、风劲角弓鸣、扬子谈经处等篇,绮丽精工,沈宋合调者也。寒山转苍翠、寂寞掩柴扉、晚年唯好静等篇,幽闲古淡,储孟同声者也。”这是认识到王维诗在风格与题材上存有异质性,一种偏于山林静摄,是山水田园的情调;一种气象高华阔大,造语亦精丽。这种观察当然是对的。但一般论诗者可不愿如此麻烦,谈起盛唐,往往就是一刀切开,岑参高适边塞诗一派,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一派。说到王维,则总是“维诗清逸,追逼陶谢”(《文献通考》)、“王右丞韦苏州,澄淡精致”(司空图《与李生论诗书》)、“为诗欲清深闲淡,当看韦苏州、柳子厚、孟浩然、王摩诘”(《诗人玉屑》)、“王摩诘诗,如久隐山林之人,徒成旷淡也”(《西清诗话》)……这一套。

其实王维作品里,山水田园仅占四分之一,其述豪侠、咏边塞、陈闺怨者,无论质与量,均不逊于山水田园。比诸岑参高适,亦无愧色(王世贞且谓其《出塞作》若非犯两马字,足当唐诗压卷)。豪健佚荡,岂旷淡清逸云云所能局限?

另外,王维有一种廊庙诗,如“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作》)、“云里帝城双凤阙,雨中春树万人家”(《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之类,亦非山林田园所能限。这些诗,古人颇有赏音,或提名为唐诗压卷之作的候选者,或认为足以代表盛唐风格。但现今一般论王维仅以山水田园诗人视之,对此便不暇讨论了。

二、岑参的面貌

岑参的情况,与王维类似。

岑乃南阳人,童年侍父客居平阳八九年,曾在王屋山有所谓青萝旧斋。他一直对这段山居生活非常怀念,常想“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这种对山居闲适之境的向往,事实上也贯串其一生,成为他性格中极为强烈的部分。

所以他在各地均有怀念别业旧居之作,时时想回去那里盘桓烟景泉石。壮岁入京,开元廿二年(706)至长安献书,至天宝三年(744)进士及第,在京城奔走求仕之际,亦营两峰草堂于终南山,“兴来资佳游,事惬符胜概”(《终南两峰草堂》);且在少室山另有居止,见《自潘陵光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他在杜陵县也有别业,见《宿蒲关东店忆杜陵别业》、《过酒泉忆杜陵别业》等,大概建于他在京城任官时期。这些别业幽居、山林闲适之作,与王维辋川诸什,情调其实颇为近似。

安史之乱后,岑参短暂居朝,随即出为嘉州刺史,罢后则寓居蜀地。嘉州即今眉山乐山一带,蜀江水碧蜀山青,诗人优游于山水之间,所作尤多闲适冲夷之乐。

相较之下,他的边塞经验就短暂得多。天宝十三年(754)随封常清赴北庭,至德元年(756)即返,总共只有三年。时间不但短,对边塞物事也无情感上的认同。咏边塞,大抵是说其寒苦,而以故园山野之思来相对照,以见感慨,故多悲壮苍茫之音。不像王维说起边城游侠就一副逸兴湍飞、豪情万状的样子。而且因为边塞经验毕竟短暂,边塞作品虽令人印象深刻,总量仍不及其述闲静者多。

山居幽处的经验既多,又有情感上的认同,他的山人、隐者、道士、僧家朋友当然也就多了。《寄西岳山人李冈》的这位,是炼丹的;《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的这位,能弹琴;《寻少室张山人》,则为炼金客。另有《题井泾双溪李道士所居》、《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宋东溪怀王屋李隐者》、《寻巩县南李处士别居》、《春半与群公游元处士别业》、《过缑山王处士黑石谷隐居》等。这些与山人隐士交游之作,跟他那一大堆怀旧居、念别业、思归退、耽静摄的诗篇,合在一块儿看,更能看出岑参的性格和他的人生观,“到来幽谷愁中月,归去磻溪梦里山。帘前春色应须惜,世上浮名好是闲。”(《暮春号州东亭送李司马归扶风别庐》)跟王维“晚年唯好静”的情形相比,恐怕岑参之好静更甚。

正因如此,岑参也颇亲近佛教、道教。道教人士及山人隐者,前文已谈过了,佛教部分,他游观寺塔、访院谒僧,来往踪迹极多。《送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自谓“久交应真侣,最叹青龙僧”,可见他与方外士交往既多且久。《寄青城龙溪奂道人》更说自己“久欲谢微禄,誓将归大乘”,此与《秋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所说“愿谢区中缘,永依金人宫”、《上嘉州青衣山中峰题惠净上人幽居》所说“愿割区中缘,永从尘外游”等语意雷同,都是讲自己准备归心大乘,弃绝尘缘的。这样的诗,也有几十首。

换言之,一般论唐诗者,除了谈岑参几首廊庙应制诗(如《和祠部王员外雪后早朝即事》、《奉和中书舍人早朝大明宫》,《西掖省即事》之类)、几首与杜甫王维高适唱和诗之外,只知岑参是个边塞诗人。不知其山林游处、平淡冲夷的一面;不知他志在林泉,颇侣隐沦的一面;也不能考其与佛道的关系;不能探知其人的心衷情性。他与王维有许多相似处,可是我们看王维与岑参,刚好各只看了一半儿。

三、孟浩然的风姿

孟浩然,于李杜为前辈,开元二十八年(740)即卒,天宝以后之事当然都不能预闻。而他又无岑参王维乃至李杜等人在朝任官的经验,因此盛唐气象、朝廷宫庙之美,彼均无与。有的,只是山林和江湖。山林,指他隐居和寻道访寺之作,多山林游赏之趣;江湖,指他跟山人、道士、墨客、游侠、僧侣、官僚来往交游之作,多相濡以沫之情。王维岑参集中山林田园、僧道游处的那些部分,也即是孟浩然诗作主要的内容。

但历来论孟诗,都只谈他山林田园。对他的佛道关系,远不如对王维那么关心。这是由于孟浩然作得不好吗?或许。但我们可以来比较一下: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

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

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

看取莲华浮,方知不染心。

(孟浩然《题大禹寺义公禅房》)

共仰头陀行,能忘世谛情。

回看双凤阙,相去一牛鸣。

法向空林说,心随宝地平。

手巾花毡净,香帔稻畦成。

闻道邀同舍,相期宿化城。

安知不来往,翻以得无生。

(王维《与苏卢二员外期游丈八寺而苏不至》)

这样比较可能毫无意义,因诗体诗意都不同,但也可能可以说明一些情况。怎么说呢?在这种比较下,孟诗显然比王维诗好些。王诗太质实,用佛教典故名相去排砌,不如孟以清幽之景写禅寂的境界高明;夕阳带雨,空翠满庭,亦具禅味。王维诗当然也有很多是有禅意的,但我故意举这一首,是要提醒大家:王维诗被后人誉为有禅意者,其实大多只是闲情、只是写景,与佛教不甚相干。解者因知王维奉佛,遂以此求索附会之而已。维诗与佛教有关者,则泰半属于堆砌典故、搬弄名相之作,不止大落言荃,抑且金屑满眼,不见得比孟浩然好到哪儿去。而论孟诗者,对孟诗此部分置若罔闻,恐怕也太粗疏了。

此外,古今论孟浩然,也只知他是个隐士,是山水诗人,却不曾留意到此公亦任侠者。

《新唐书》本传即谓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王士源《孟浩然集序》又称其“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交游之中,通脱倾盖,机警无匿”。这在孟浩然诗中是可以印证的,如《家园卧疾毕太祝曜见寻》云“平生重交结”,《送吴宣从军》云“平生一匕首,感激在夫君”,《送朱大入秦》云“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醉后赠马四》云“四海重然诺,吾尝闻白眉。秦城游侠窟,相得半酣时”,《同储十二洛阳道中作》云“珠弹繁华子,金羁游侠人。酒酣白日暮,走马人红尘”等,均可证明孟浩然是好交游、任侠义、意气感激、脱略形迹的人。

这样的人,不是我们所认为的“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叹老嗟卑之士,也不仅是一位隐居山林的高士。他应是李白那一类人,一生好人名山游,也炼丹、也侣道,也求官、也飘荡于江湖。李白对孟浩然如此欣赏,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高山安可仰,徒此挹清芬。”难道现在我们所知道的山水诗人孟浩然足当此“风流”之评乎?现在我们讲的孟浩然,只是清远平淡、只是闲适、只是一位山人,蔬荀气中略少寒瘠相者耳。风流是谈不上的。但李白对孟,却有气类之感。若孟氏真如现今我人所以为的这个样子,诸君认为李白会对他如此推崇景慕吗?

李白任侠使气,书剑两行,孟浩然也是。《自洛之越》自伤“皇皇三十载,书剑两无成”、《宴张记室宅》说“谁知书剑客,岁月独蹉跎?”《田园作》则说“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书剑时将晚,丘园日暮空。”都是有书有剑,以之自负,亦以自伤。

游侠风流倜傥,走马人红尘,自然也不免有绮情。这,一方面是游侠生涯中交游通脱而有所遭遇者,如《宴崔明府宅观妓》、《同张明府碧溪赠答》、《宴张记室宅》、《寒夜张明府宅宴》、《崔明府宅夜观妓》、《春中喜王九相寻》、《长乐宫》、《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等,均为歌妓。所谓“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楼苦夜长难晓”、“当杯已人手,歌妓莫停声”、“香炭金炉暖,娇弦玉指清”、“从来惯留客,此夕为谁多”,莫不香艳绮旎。然此皆逢场作戏,并无实感者。其次,则为确有所系念者,如《岁除夜有怀》云:“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销竹叶杯。

……

龚鹏程文学漫步—中国诗歌史论

 
 
免责声明:本文为网络用户发布,其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文中陈述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其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2023年上半年GDP全球前十五强
 百态   2023-10-24
美众议院议长启动对拜登的弹劾调查
 百态   2023-09-13
上海、济南、武汉等多地出现不明坠落物
 探索   2023-09-06
印度或要将国名改为“巴拉特”
 百态   2023-09-06
男子为女友送行,买票不登机被捕
 百态   2023-08-20
手机地震预警功能怎么开?
 干货   2023-08-06
女子4年卖2套房花700多万做美容:不但没变美脸,面部还出现变形
 百态   2023-08-04
住户一楼被水淹 还冲来8头猪
 百态   2023-07-31
女子体内爬出大量瓜子状活虫
 百态   2023-07-25
地球连续35年收到神秘规律性信号,网友:不要回答!
 探索   2023-07-21
全球镓价格本周大涨27%
 探索   2023-07-09
钱都流向了那些不缺钱的人,苦都留给了能吃苦的人
 探索   2023-07-02
倩女手游刀客魅者强控制(强混乱强眩晕强睡眠)和对应控制抗性的关系
 百态   2020-08-20
美国5月9日最新疫情:美国确诊人数突破131万
 百态   2020-05-09
荷兰政府宣布将集体辞职
 干货   2020-04-30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逍遥观:鹏程万里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神机营:射石饮羽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昆仑山:拔刀相助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天工阁:鬼斧神工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丝路古道:单枪匹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与虎谋皮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李代桃僵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镇郊荒野:指鹿为马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小鸟依人
 干货   2019-11-12
倩女幽魂手游师徒任务情义春秋猜成语答案金陵:千金买邻
 干货   2019-11-12
 
推荐阅读
 
 
>>返回首頁<<
 
 
靜靜地坐在廢墟上,四周的荒凉一望無際,忽然覺得,淒涼也很美
© 2005- 王朝網路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