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道德和教育:规范哲学的考察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德)沃夫冈布雷钦卡 著,彭正梅,张坤 译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5-1字数:版次: 1页数: 23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5992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共同理想是教育的前提,因为他是社会维系的纽带以及必然生活在社会之中的个体的生活能力的核心,但在现代多元主义社会中,却缺乏一种共同的必要的宗教信念,或意识形式,或道德观,并对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崇尚批判理性主义的布雷琴卡,这里转向了规范哲学的教育探讨,明确指出,共同理想不仅扎根于知识和认识,还扎根于非理性主义的价值体验。
目录
译者前言
前言
第一章 今日的教育目的:问题与对策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一般问题
1.产生问题
2.内容问题
3.语言问题
4.论证问题
5.实现问题
6.法律问题
三、多元主义社会中的教育目的问题
1.价值变迁问题
2.自由主义问题
四、制定必要的教育目的的指导方针
1.对于共同的人格理想的不可或缺性的澄清
2.对伪教育目的的批判
3.对不充分的教育目的的批判
4.对教育目的中的法律与道德因素的现状与不足的考察
5.评价、决定和奉献
第二章 信仰与教育:作为教育哲学问题的信仰的功用和真理
一、承担培养受教育者的生活能力的任务的教育者
二、信仰作为生活能力的组成部分
三、生活能力的世界观方面的现代不确定性
四、实用主义的出路:双重“真理”,“有用”即“真理”,“有用”对“真理”的优先性
五、关于信仰的实用主义诠释的几个例子
1.康德:必要的假设
2.朗格:不可或缺的理想
3.瓦英格:有用的虚构
4.莱奥帕尔蒂:美丽的幻象
5.詹姆斯:促进生命的信仰
6.席尔勒:经过实践考验的信仰
7.帕雷托:有用的理想
8.莱姆伯格:不可或缺的意识形态
9.乌纳姆诺:慰藉性的信仰建构
10.克拉科夫斯基:不可避免的神话
六、从规范的教育哲学的视角对信仰的实用主义诠释的评价
1.宪法的规定:良心自由、宗教自由和宗教教学
2.受教育者以及共同体的福祉是最高的评价原则
3.相反的立场:唯科学主义及其不足
4.实用主义的长处:务实的人相和较少的风险
第三章 尼采的“必要幻象”说
一、“必要幻象”说
1.知识、幻象和精神健康
2.真理、怀疑和科学的危险
3.所建议的解决途径:根据承受压力的能力来承受知识与信仰之
间的紧张关系
……
第四章 价值观不确定社会中的均衡教养
第五章 价值教育:问题与可能
第六章 当今的教育:家庭和学校的责任共担
第七章 教师的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今日的教育目的:问题与对策
一、什么是教育目的
所谓教育目的,就是教育行动所追求的结果,是人们希望通过教育行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它一般是指一种人格特性,或是多种特性的组合。教育目的可以是特定的品质如“阅读能力”,也可以是特定的人格状态如“生活能力”。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教育目的就是教育力图在受教育者身上实现的特定的心理倾向,对特定经验和行为的假设性倾向。我们把这种倾向理解为能够做出和倾向于做出特定体验、行动或成就的相对稳定的特性。其中包括能力、技能、态度、观念、思想、信念、品德、兴趣以及各种知识和习惯等等。我们无法观察到这些特性,它们是想象的、假设的、不可观察的。我们所能观察的只是连续的经验、行为和行为方式。如果某一种特定的经验、行为和行为方式在不同情境中经常出现,那么,我们就可以认为这其中存在着一种持久的内在的潜在动因,我们把这种潜在的动因称为人格特性。
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帮助受教育者获得特定的人格特性,使之有能力独立且富有社会责任感地生活。到底应该获得哪些特性,部分取决于受教育者的本性,部分取决于他所生活的文化。每一文化都拥有一种新加入者必须适应的特定的生活秩序。这个文化越是丰富,越是复杂,它对生活于其中的成员的要求也就越是多样。要在这种文化中成长和生活,就需要学习种类极为不同的能力和知识。所有被认为是必要的或有价值的、值得欲求的一切都可以被界定为教育的目的。一个社会所要求履行的任务的范围有多大,可能的教育目的的范围就有多广。其中一些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社会成员;一些教育目的则针对一些社会亚群体,因为这些群体成员需要履行劳动分工的不同任务,或需要完成社会对他们的特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