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作者: 郭秀梅 主编
出 版 社: 科技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2-1字数: 596000版次: 1页数: 340印刷时间: 2008/02/01开本: 大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0233299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为了适应2008年大纲出现的新变化、新要求,我们邀请了全国各地著名高校的专家、教授和重点高中的特、高级教师,严格依据大纲精神对复习考试丛书进行了系统的修订。修订后的这一套复习考试丛书,及时反映了大纲的最新变化,全面体现了大纲的最新精神,结构更加科学、合理,适用性更强,成为广大考生复习备考的理想用书。
修订后的这套复习考试丛书,具有以下几个新特点:
一、内容紧扣大纲,编写立意突出了大纲提出的“更注重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和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的要求。
二、各章、各部分的同步练习、典型例题、答案解析等各个方面,都贯穿了大纲要求,着眼和服务于对考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提高这个基本目标上。
三、丛书内容方面,在保证覆盖大纲所有知识点的前提下,剔除了部分过于冗长的文字,适当减少了篇幅,使复习考试丛书更精练、简洁。
目录
第一部分 议论文
一、季氏将伐颛臾
二、寡人之于国也
三、秋水(节选)
四、大同
五、谏逐客书
六、陈情表
七、五代史伶官传序
八、答司马谏议书
九、论毅力
十、灯下漫笔
十一、谈时间
十二、论快乐
十三、选择与安排
十四、论学问
第二部分 记叙文
十五、郑伯克段于鄢
十六、冯谖客孟尝君
十七、李将军列传(节选)
十八、张中丞传后叙
十九、种树郭橐驼传
二十、报刘一丈书
二十一、马伶传
二十二、往事(——之十四)
二十三、背影
二十四、故都的秋
二十五、香市
二十六、爱尔克的灯光
二十七箱子岩
第三部分 诗词曲赋
二十八、氓
二十九、国殇
三十、陌上桑
三十一、短歌行(其一)
三十二、饮酒(其五)
三十三、从军行(其四)
三十四、山居秋暝
三十五、行路难(其一)
三十六、蜀相
三十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三十八、杜陵叟(伤农夫之困也)
三十九、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四十、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
四十一、‘炉中煤——眷念祖国的情绪
四十二、发现
四十三、再别康桥
四十四、我爱这土地
四十五、门槛——梦
四十六、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四十七、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四十八、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四十九、声声慢(寻寻觅觅)
五十、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五十一、天净沙秋思
五十二、前赤壁赋
第四部分 小说
五十三、宝玉挨打
五十四、风波
五十五、断魂枪
五十六、米龙老爹
五十七、苦恼
五十八、麦琪的礼物
第五部分 戏剧
五十九、长亭送别
六十、日出(节选)
(上列篇目中带冰号者为精读篇目)
附录
2008年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招生(专升本)《大学语文》复习考试大纲
书摘插图
二、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人,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散文家。孟子受业于孔子之孙孔思的门人,一生主要从事游说、著述和讲学。他以继承孔子之业、宣扬儒家道统为己任,是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张力行仁政以统一天下,其仁政学说的主要内容是“省刑罚、薄赋敛”,使民有“恒产”,“养生送死无憾”。其核心是民本思想,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告诫统治者要重视人民的力量,“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同时孟子提出性善论作为其仁政学说的哲学基础,认为人皆有善心,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七篇是孟子及其弟子所著。文章语言流畅,辞锋犀利、引譬设喻、说理透彻,并善于运用多种多样具有独特风格的比喻,增强论辩的形象性和说服力。
文章中有大量对称整齐的对偶句,使文章具有纵横家、雄辩家的气势。《孟子》一书的内容与风格均为后入所推崇和效法。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