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1944至1949年的中国政治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秦立海 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540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7153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问题,是一项涉及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中国政治领域的重大课题,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并在许多方面仍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影响。因此,立海选择从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的角度切入,对1944-1949年中国政治的发展演变进行研究,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944-1949年,伴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民主联合政府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具体内涵有着很大的变化,前后大致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构想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中共领导的联合政府实践与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据此,立海的这本著作在篇章结构设计方面分为上下两篇。
上篇主要围绕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构想与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展开,时间是自1944年下半年中共民主联合政府主张提出,至1947年上半年国共关系彻底破裂。下篇主要围绕中共领导的联合政府实践与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展开,时间是自1947年下半年中共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再次提出,至1949年下半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作者简介
秦立海,1972年生,山东蒙阴人,历史学博士,现为天津大学社会科学与外国语学院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共党史与党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近年来,相继在《中共党史研究》、《党的文献》、《党史研究与教学》、《历史教学》、《安徽史学》、《百年潮》等期刊发表文章五十多篇。
目录
绪论
一、学术史的简要回顾
二、本书的基本思路与架构
三、中共政权建设理论与实践溯源
1. 中共早期政权建设理论与国共合作实践
2. 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到三民主义共和国的政权建设主张
3. 新民主主义政权建设理论与“三三制”政权建设实践
上篇 国共合作的联合政府构想与一九四六年政治协商会议
第一章 新的历史起点:中共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
一、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形成背景
1. 军事大溃退引发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2. 联合政府风靡欧洲与美国建议吸收中共参加政府
3. 国民党指责中共“讲民主不着边际”
二、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和阐释
1.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提出过程
2.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具体阐释
三、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反响和意义
1.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强烈反响
2.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异国政治的隔膜:赫尔利与国共联合政府谈判
一、中共的延安协定与国民党的再三修正
1. 赫尔利访问延安与中共延安协定的达成
2. 国民党的修正、赫尔利的变卦与国共谈判的搁浅
二、国民党的战时内阁计划与中共的党派会议方案
1. 赫尔利的斡旋与国共谈判的恢复
2. 国民党先软后硬、共产党拒不妥协与国共谈判的破裂
三、国共联合政府谈判失败的原因¨
1. 赫尔利不谙中国国情且有失公正
2. 国共两党的立场和原则相距甚远
3. 国共两党相互妥协的时机尚不成熟
第三章 新中国的政治蓝图:中共七大的建国纲领
一、关于联合政府的构想
1. 新民主主义的一般纲领
2. 联合政府的具体纲领
3. 国际国内形势与中共的“洗脸”政策
二、关于解放联合会的构想
1. 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关于筹建“解联”的提出与搁置
2. 中共七大关于筹建“解联”的构想与准备
3. “解联”的性质及其与联合政府的关系
第四章 国际背景下的国共和谈: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重庆谈判
一、雅尔塔协定与中苏条约中的美苏蒋之交易
1. 雅尔塔协定与美苏之交易
2. 中苏条约与苏蒋之交易
二、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重庆谈判的决策
1. 中苏条约与蒋介石的邀请
2. 美苏电报与毛泽东的赴渝
三、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重庆谈判的结果
1. 苏联对中共的影响分析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初步商定
2. 美苏两国的政策差异与重庆谈判的“不了之局”
第五章 历史的机遇:一九四六年政治协商会议
一、国共美苏围绕政治协商会议召开问题的博弈
1. 国共两党在政治协商会议召开日期问题上的分歧
2. 美苏对华政策的调整与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二、政治协商会议各方的激烈斗争与相互妥协
1. 国共两党的盟友之争与会议筹备
2. 与会各方的较量与政协协议的达成
三、政治协商会议对战后中国政治蓝图的设计
1. 从训政到宪政分五步走的程序设计
2. 议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制的制度设计
3. 政治蓝图性质的分析与评价
第六章 失去的机会:“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发端与顿挫
一、“和平民主新阶段”的发端
1. 中共关于“和平民主新阶段”的乐观判断
2. 中共关于军队整编问题的清醒认识
二、“和平民主新阶段”的顿挫
1. 国民党对政协协议的内部反应与初步破坏
2.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对政协协议的集中破坏
3. 国共政治斗争的升级与政协协议实施的搁浅
三、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终结
1. 四平战役与南京谈判
2. 国共两党的主“打”政策与马歇尔和第三方面的调处努力
3. “制宪国大”的召开与国共关系的破裂
下篇 中共领导的联合政府实践与一九四九年政治协商会议
第七章 历史的转折点:中共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再次提出
一、国共力量对比的新变化与中间势力的新抉择
1. 国共力量对比的新变化
2. 中间势力的新抉择
二、民主联合政府主张的再次提出
1. 中间势力对政协会议与联合政府的呼吁
2. 民主联合政府主张再次提出的简要过程
三、毛泽东与斯大林关于新中国政党体制的两封往来电报
1. 毛泽东曾考虑让除中共之外的所有政党离开政治舞台
2. 斯大林建议中共应与各在野政党合作组建联合政府
第八章 吹响多党合作的号角:中共“五一”口号与新政协运动
一、中共“五一”口号的发布
二、各民主党派的热烈响应与中共的迟缓反应
1. 各民主党派对中共“五一”口号的热烈响应
2. 中共对各民主党派“五五”通电的迟缓反应
三、各民主党派与新政协运动
1. 新政协运动的广泛开展
2. 各界民主人士的相继北上
第九章 国民党的政治出局:“不许讨价还价”的国共北平和谈
一、国民党的求和活动与中共的和谈对策
1. 国民党的内争与蒋介石的求和
2. 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誓“将革命进行到底”
3. 斯大林建议中共接过“和平的旗帜”
4. 毛泽东的八条与蒋介石的下野
二、李宗仁的“划江而治”与毛泽东的“北平方式”
1. 李宗仁的和平攻势与“划江而治”
2. 毛泽东的“北平方式”与“打”“拉”策略
三、中共的“最后通牒”与国民党的拒不“投降”
1. 和谈初期的意见交换与相互“摸底”
2. 双方的“摊牌”与和谈的破裂
第十章 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一九四九年政治协商会议
一、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的前期准备
1. 《关于召开新的政治协商会议诸问题》协议的达成
2.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关系的新发展
二、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工作的全面展开
1. 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的召开
2. 新政协参加单位与代表人选的协商和确定
3. 新政协各项文件与相关方案的起草和拟定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与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的组建
第十一章 全新的政治体制: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运作与调整
一、中央人民政府的组织设置与政治运作
1.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性质与职权
2. “议行合一”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3. 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政务院
二、党政关系的处理与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调整
1. 政府中党组的设立与党政关系的处理
2. 中央人民政府的机构调整与权力配置
三、从“四九体制”向“五四体制”的转变
1. 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 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
3. 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结语 1944-1949年中国政治的发展演变
一、从国共合作到中共领导:民主联合政府的发展演变
二、从斗争妥协到团结合作:政治协商会议的发展演变
三、从一党专政到多党合作:中国政党体制的发展演变
四、从三国五方到两国双方:中国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
主要参考文献
一、史料类
二、著作类
三、报刊类
四、英文资料
后记
书摘插图
第四章 国际背景下的国共和谈: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重庆谈判
重庆谈判从内容上看,是抗战胜利前夕国共联合政府谈判在战后新形势下的继续。由于它发生在抗战胜利后的特殊历史时刻,并有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直接参与,从而成为了战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号事件。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庆谈判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具有深刻的国际背景,是一次典型的美苏对华政策作用的产物。
一、雅尔塔协定与中苏条约
中的美苏蒋之交易
重庆谈判作为一次国际背景下的国共和谈,早在抗战后期的雅尔塔会议和中苏谈判期间即已开始酝酿铺垫。这就需要从雅尔塔协定和中苏条约这一大的国际背景入手,对抗战胜利前后美苏对华政策与国共重庆谈判的关系作一番梳理。
1.雅尔塔协定与美苏之交易
众所周知,1945年2月,美苏英三国首脑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背着中国政府,在雅尔塔秘密签署了以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为代价,换取苏联在战胜德国后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消灭日本关东军的雅尔塔协定。协定规定:“在德国投降及欧洲战争结束后两个月或三个月内,苏联将参加同盟国方面对日作战。”其中,涉及中国的有关条件为:“外蒙古的现状须予维持”;“大连商港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须予保证,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须予恢复”;“对担任通往大连之出路的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应设立一苏中合办的公司,以共同经营之。”“经谅解,有关外蒙古及上述港口铁路的协定,尚须征得蒋介石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美国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苏联本身表示,准备和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中友好同盟协定,俾以其武力协助中国达成自日本枷锁下解放之目的。”
显而易见,雅尔塔协定完全是美苏英(特别是美苏)从各自利益出发,为尽快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和在战后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在事先未征得中国政府同意的情况下,拿中国主权和领土而进行的一笔幕后交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远东慕尼黑协定”。在这笔交易中,美国不但获得了苏联的对日作战承诺,而且初步确立了两国共同支持国民党政府的对华政策;苏联则不但攫取了中国的大量权益,而且取得了美国对其在远东势力范围的承认。作为“四大盟国”之一的中国则成为了又一个任人宰割的亚洲“捷克”,被出卖了大量的领土和主权。二战结束后,美苏基本上就是按照雅尔塔协定来重新构建战后远东格局,包括协调两国对华政策,解决国共内争问题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