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Java语言单元式模块化教程(任泰明)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Java Java Script J2EE,
作者: 任泰明,郭领艳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 362000版次: 1页数: 216印刷时间: 2008/09/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2203315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出发,在内容组织与编写上更加突出实践技能与软件开发中工程化思想的培养。具体内容按Java语言软件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基本技能进行组织,全书共分为10个技术单元,每个单元分为若干个技术点,每个技术点以一个模块进行组织,每一个模块按案例教学法的特点与要求进行知识与技能介绍。全书主要讲述了Java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类的设计技术、复杂数据类型的使用技术、软件的重用技术与接口的设计技术、程序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技术、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设计技术、文件访问技术、用Java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技术、多线程程序的设计技术等内容。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以实例引出知识与技术点,非常适合自学和高职高专院校作为“Java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Java语言程序设计者作为参考书或Java语言程序设计培训机构作为培训教程使用。
目录
第1单元程序运行环境的建立与程序的编译调试技术
模块1.1Java语言的产生
1.1.1Java语言的产生
1.1.2用Java语言编写程序的主要优点
模块1.2建立Java编程环境
1.2.1安装和设置JDK
1.2.2【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1.3Java程序的调试、编译与运行技术
1.3.1【案例1.1】Hello World程序
1.3.2【知识与技能】
1.3.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1.4Java语言中注释的书写方法
1.4.1程序中的注释
1.4.2Java语言中的注释
1.4.3编写注释时要注意的问题
模块1.5Ultra Edit程序编辑工具的使用方法
1.5.1配置Java运行环境
1.5.2语法着色
1.5.3【技能同步练习】
第2单元Java程序设计的基本技能
模块2.1Java程序的组成
2.1.1【案例2-l】正方形类
2.1.2【知识与技能】
2 1.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2.2基本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2.2.1【案例2-2】加法器
2.2.2【知识与技能】
2.2.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2.3分支程序设计技术
2.3.1【案例2-3】数学软件包中符号函数与绝对值函数的编写
2.3.2【知识与技能】
2.3.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2.4循环程序设计技术
2.4.1【案例24】求一个指定范围内的素数
2.4.2【知识与技能】
2.4.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2.5程序设计中标识符的命名规范
第3单元类的设计技术
模块3.1类的基本设计技能
3.1.1【案例3-1】设计电视机类
3.1.2【知识与技能】
3.1 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3.2构造方法与静态成员设计技术
3.2.1【案例3-2】设计圆类
3.2.2【知识与技能】
3.2.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3.3软件开发中类与方法的设计规则
3 3.1类的设计规则
3.3.2方法的设计规则
第4单元复杂数据类型的使用技术
模块4.1字符串的使用技术
4.1.1【案例4-1】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实例
4.1.2【知识与技能】
4.1.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4.2数组的概念及其使用技术
4.2.1【案例4-2】求学生的平均成绩
4.2.2【知识与技能】
4.2.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4.3 向量的概念及其使用技术
4.3.1【案例4-3】向量的基本操作
4.3.2【知识与技能】
4.3.3【技能同步练习】
第5单元软件的重用技术与接121的设计技术
模块5.1 使用继承技术实现软件的重用
5.1.1【案例5-1】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5.1.2【知识与技能】
5.1.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5.2抽象类的设计与使用技术
5.2.1【案例5-2】平面内的几何形状类
5.2.2【知识与技能】
5.2.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5.3接口的设计与实现技术
5.3.1【案例5-3】动物类
5.3.2【知识与技能】
5.3.3【技能同步练习】
模块5.4对象与类的图形化表示
……
第6单元程序中异常情况的处理技术
第7单元图形用户界面程序的设计技术
第8单元文件访问技术
第9单元用Jave程序访问数据库的技术
第10单元多线程程序的设计技术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1单元程序运行环境的建立与程序的编译调试技术
模块1.1Java语言的产生
Java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Java的出现引起了软件开发的变革,为迅速发展的IT业增添了新的活力。应用Java更易于开发出高效、安全、稳定以及跨平台的应用程序。目前Java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的特性和应用仍在不断涌现。本模块对Java语言的产生以及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1.1.1 Java语言的产生
(1)Java的产生概述
随着Java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学习Java编程语言的热潮中。虽然现在Java无处不在,但是其发展历史并不是很长。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Sun公司的Green项目研究小组为了能够在消费电子产品上开发应用程序,积极寻找合适的编程语言。消费电子产品种类繁多,即使是同一类电子产品所采用的处理芯片和操作系统也不相同,存在着平台不同的问题。当时最流行的编程语言是C语言和C++语言,但是,对于消费电子产品而言,C++语言过于复杂和庞大,并不适用,安全性也并不令人满意。于是,研究小组就着手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名为Oak(橡树)的语言,它是一种面向对象的、可移植的计算机语言。程序在执行前,生成一个“中间代码”,在任何一种机器上只要安装了特定的解释器,就可以运行这个“中间代码”。这样的“中间代码”非常小,解释器也不大,这就是Java语言的前身。由于受家电科技的限制,这个项目当时并没有成功。
在Oak就要夭折时,Internet的迅速发展拯救了它,1994年,Green小组将他们的开发转向了Internet,川Oak编写了一系列网络应用程序,像网络浏览器WebRunner等。Oak的新生让Sun公司看到了其发展的意义,于是给Oak起了一个更响亮的名字——Java(此名源于印尼一个盛产咖啡的小岛——爪哇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