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生态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社会学理论,
作者: 张真继,张润彤等著
出 版 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35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210706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运用生态学的理论知识,结合社会学、数学、运筹学、系统论和环境科学,以及计算机科学来分析网络社会的生态学属性和本质性规律,旨在通过各学科的相关知识和理论的有机结合,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分析网络社会较为有效的理论和方法。
本书系统地提出并研究了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理论,将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生态系统进行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完整的网络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框架,深入研究了网络社会各组成因素的生态学结构、生态学属性、运行机制,并借助数学和系统科学的知识构建理论模型,提出生态预测模型并研究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书可以为网络社会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决策者们提供新启示、新方法和新思路,以推进网络社会生态研究方面的学术发展,并确保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社会的健康、和谐及有序的发展。本书还面向包括网民、企业在内的网络社会参与者,使其更加理性地认识网络社会,从而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录
第1篇总论
第1章绪论
1.1网络社会概述
1.1.1网络社会的概念
1.1.2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区别
1.1.3网络社会与传统社会的联系
1.1.4网络社会的特征
1.2网络社会的发展历程
1.2.1混沌发展时期
1.2.2Internet时代
1.3网络社会生态学
1.3.1生态学的引入
1.3.2网络社会的生态相似性
1.3.3网络社会生态学
第2章网络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2.1网络社会的政治现象
2.1.1网络社会政治的纵向分析
2.1.2网络社会政治的横向分析
2.2网络社会的经济现象
2.2.1网络社会的经济特征
2.2.2网络社会的经济结构
2.2.3网络经济的发展
2.3网络社会文化
2.3.1网络文化的特征
2.3.2网络社会文化的新兴现象
2.3.3网络社会文化的发展趋势
2.4网络社会的问题
2.4.1网络社会问题的表现
2.4.2网络社会问题的要素和本质
2.4.3网络社会问题的特征
第3章生态学基础理论
3.1个体生态学基本原理
3.1.1环境与环境因子
3.1.2环境作用的特征
3.1.3限制因子
3.2种群生态学基本原理
3.2.1种群的概念
3.2.2种群数量变动
3.2.3种群的种内关系
3.3群落生态学基本原理
3.3.1生物群落的结构
3.3.2生物群落的种间关系
3.3.3生物群落的演替
3.4生态系统基本原理
3.4.1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
3.4.2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参考文献
第2篇结构与属性
第4章网络社会的生态学结构
4.1网络社会结构的概述
4.2网络社会的资源
4.2.1网络社会资源的发展历程
4.2.2网络社会资源的结构
4.2.3软/硬件技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4.2.4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4.2.5服务资源的特点和现状
4.3网络社会的群体
4.3.1网络社会群体的结构
4.3.2网络社会的个体
4.3.3网络社会的种群
4.3.4网络社会的群落
4.3.5网络社会群体的互动形式
4.4网络社会的环境
4.4.1网络社会环境的结构
……
第5章网络社会资源的生态学属性
第6章网络社会群体的生态学属性
第7章网络社会环境的生态学属性
第3篇机制与模型
第8章网络社会演化机制
第9章生态位分离共存模型
第10章网络社会生态系统企业群落的生命周期模型
第11章网络社会生态平衡模型
第4篇应用
第12章网络社会生态学的应用
书摘插图
第2章网络社会的现象和问题
2.1网络社会的政治现象
2.1.1网络社会政治的纵向分析
政治是社会的衍生物。网络作为一种新的传播信息的方式具有超时空、高速度、多媒体、大容量和交互等特点,它促使传统社会政治向网络社会政治方向发展。第一,网络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的政治传播模式,人们可以更加直接、便捷、彻底、多角度地了解政治事件.第二,网络在给政治传播带来深刻影响的同时,也给现实的政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人们可以更快速、更直接地作出自己的反应,从而对政治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的方式可以从后续章节的网络社会的极化现象中获得启发。第三,人们在受到网络社会环境影响的同时,其在网上的言论也通过影响网上的思想观念和政治倾向,影响到现实政治、改变人们的政治环境。于是网络社会自然衍生出了网络政治。
下面对网络社会政治作纵向分析。所谓纵向分析是指对政治活动中,由于所处的地位不同和生产资料关系的不同而分成的群体进行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