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地捍卫科学——在科学主义与犬儒主义之间(科学哲学基本著作丛书)

分類: 图书,自然科学,总论,
作者: (美)哈克著,曾国屏,袁航等译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456000版次: 1页数: 448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30009437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以批判常识主义,坦诚实在论和温和的自然主义立场,来克服关于科学的传统尊崇主义和新犬儒主义的两种极端立场,从而对于科学究竟是什么和科学究竟干什么阐明一种新的理解。作者深入考察了科学探究的性质、科学方法、科学真理和科学进步等基本问题,以及科学与社会、文学、法律、宗教等的基本关系,致力于践履“理性地捍卫科学”。这是一本科学哲学(或曰更广泛的科学元勘)前沿领域的相当睿智的创新之作,成为了力图超越“科学大战”的振聋发聩之声。
作者简介
苏珊哈克,是美国迈阿密大学的哲学教授,她于牛津大学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于剑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和华威大学。苏珊哈克教授著有《变异逻辑》、《逻辑哲学》、《证据与探究:走向认识论的重构》、《变异逻辑与模糊逻辑》、《一种热情的稳健派的宣言:不时髦的论文集》,以及本书《理性地捍卫科学》。2004年,她被选入Peter J.King的100 Philosophers:The Life and Work ofthe World’s Greatest Thinkers(New York:Barron);次年,她被The Independenton Sunday(London)誉为历来最重要的10位女性哲学家之一。
目录
前言
致谢
第一章 既非神圣亦非骗局:批判常识主义的宣言
第二章 钉子汤:传统尊崇主义固执己见之简史
第三章 解开科学证据之谜的线索:一个尤其如此的故事
第四章 常识的深刻影响:作为一个科学方法理论的替代
第五章 真实之状况:科学如何时而摸索时而稳步前进
第六章 大同小异:整合意向性的科学
第七章 一项温和的提议:科学社会学中的明智纲领
第八章 强于虚构:科学、文学以及“科学文学”
第九章 缠于荆棘丛林:法律中的科学
第十章 关乎名誉之事:科学与宗教
第十一章 有志者,何事成:科学之价值
第十二章 并没有结束:对科学终结的反思
参考文献
索引
译后记
媒体评论
这是一本由享有世界声誉的学者撰写的原创性著作,阐述了科学之本性以及大众所关注的科学对于文化诸问题的影响。该书深入浅出,如同条理清晰之散文,特征鲜明,而又处处坦率——这部分地说明了科学家、法律学者、哲学家和其他人文学者对哈克作品投以非凡关注的原因。哈克阐明了关于担保和辩护的重大问题以及“证据”的适当含义;这使得她摧毁了流行的相对主义的、后现代主义的和政治-社会学的观点的骄傲自负……哈克关于科学与宗教的论述尤其精彩——她采取了温和的实在论立场,认识到历史的绵亘逶迤以及变革的动荡猛烈,荡涤了那些怀旧之情的胡言乱语。
——弗吉尼亚大学前教务长、生命科学校聘教授格罗斯(Paul R.Gross)
我非常喜欢读这本书。我非常钦佩哈克对科学所进行的综合性捍卫,她的论述适当得体而又不落入陈词滥调的窠臼——如令人愉快的散文一般。
——哥伦比亚大学前教务长、西斯露历史讲座教授,《从黎明到衰落》(From Dawn to Decadence)的作者巴赞(Jacques Barzun)
读苏珊哈克的书就是去亲眼目睹一个独特之人:她对当下的观点和思想有着头脑清醒的评价,她作为见多识广、敏锐智慧的哲学家,探究处于相竞争的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为有教养的头脑提供引导。
——哈佛大学马林克罗德物理学与科学史讲座荣誉退休教授霍尔顿(Gerald Holton)
[苏珊哈克]是当代那些杰出哲学家中我能愉快地阅读其作品的一位。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温伯格(Steven Weinberg),摘自《仰望苍穹:科学及其文化敌手》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既非神圣亦非骗局:批判常识主义的宣言
从人性的弱点看,难以期待人们迅猛地脱离一个极端,而又不会或多或少地进入另一个相反的极端。
——托马斯里德(Thomas Reid),《论智力的力量》
人们对于科学的态度遍历于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从无批判的赞美这一端,经过不信任、怨恨和嫉妒,到极端毁誉和彻底仇视的另一端。关于科学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以及它如何能做其力所能及之事;关于科学如何与文学及艺术相区别;关于科学对于宗教是否真的是一种威胁;关于科学在社会中的角色和社会在科学中的角色,如此之类的问题都使我们经常感到困惑。科学的价值是什么,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经常是充满矛盾的。我们赞美科学的理论成就,欢迎改善人类生活的技术发展。但是当热心期待的结果没有快速地到来时,我们会感到失望;当科学的发现威胁了人类珍爱的有关我们自身以及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的信仰时,我们会感到沮丧;对于那些科学家的傲慢自大和高人一等的东西,我们不会相信;科学研究的巨大花费也使我们感到烦心;当发现科学中的造假、不端行为和无能为力时,我们又会大失所望。
尽管这些迷惑非常复杂,但可以把它们划为两大类:科学的和反科学的。科学主义,即过分夸张了对科学的遵从,过分殷勤地把科学提出的任何东西奉为权威,摒弃任何对科学或科学实践者的批评,并把其视为反科学的偏见。反科学则过分夸张了对科学的怀疑,它先人为主地认为在任何科学的论断中都有强大的利益在发挥作用,而把所有的对于科学或科学实践者的批评都视为揭露了科学的自命不凡——妄想告诉我们事情的真相。当然,问题关键就在于区分出遵从或怀疑何时是“过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