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研究丛书·17-19世纪中国的人口与生存环境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社会学,人口学 ,
作者: 张研 著
出 版 社: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486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7078647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重点图书。
内容简介
“康乾盛世”与以往的“盛世”存在着明显的不同。这不仅仅因为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所谓“盛世”,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封建“盛世”之中,正在孕育和成长着机器工业时代的各种因素。而与此同时,脱胎于旧的机体,代表着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经在地球的西半部蓬勃发展,生机盎然,它使得以往令人瞩目的中国封建“盛世”的辉煌黯然失色。
我们今天研究“康乾盛世”,并非对其进行简单注解,或夸耀褒扬,而是通过被称为“盛世”的各种表象,深入探讨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规律,清代康雍乾社会的基本特点及其丰富的历史内容,以及“盛世”产生的历史原因及对后世社会的影响。如前所述,“康乾盛世”的研究受到了社会及中外学界的广泛关注,其学术积淀深厚,研究领域广阔,硕果累累,成绩斐然,因此已经成为具有自身特色的专门的学术领域。
关于“康乾盛世”及其时代的考察是本研究专题的另外一项重要内容。由于其涉及的领域相当广阔,我们仅能够在某些问题上展开讨论。李强《金融视角下的“康乾盛世”——以制钱体系为核心》一书,通过对制钱的流通、供应和管理状况的分析,阐述和描绘了货币在康雍乾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尹树国《盛衰之界——康雍乾时期国家行政效率研究》一书,则从国家行政的角度,探讨康雍乾社会的政治体制及其运作,进而揭示“康乾盛世”时期的某些基本特征。陈桦主编的《多元视野下的清代社会》,以“康乾盛世”所处的康雍乾社会为重点,从更广阔的领域,以多维的角度,通过不同的侧面,考察和描述该历史时期的社会发展与演变,其研究涉及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基层社会等诸多领域。
作者简介
张研,女,194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清史,经济史、社会史。著有《19世纪中期中国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19世纪中期中国家庭的社会经济透视》、《18世纪的中国社会》、《清史十五讲》、《清代社会的慢变量》 《清代经济简史》、《清代族田与基层社会结构》等学术专著十余部,《清代候选官员得官初步》、《从“耗羡归公”看清朝财政体系及当代税费改革》、《从婚书看中国传统社会的礼法秩序》、《关于中国传统社会上地权属的再思考》,《从社会史视角看刘铭传的人仕》、《试论团练大臣与双重统治格局的演变》、《清代市镇管理初探》、《试论清中后期中国基层社会组织的纵横依赖及相互联系》等学术论文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从“人口”切入
第一节旷古奇观的人口数字
一、对清代官方册载人口数据的辩证
二、清代人口数字面面观
三、重建人口数字的方法
四、参考坐标与结论
第二节17~19世纪中国人口的一般状况
一、人口的自然构成
二、人口的社会构成
三、人口的地域构成
第三节关于“人口问题”的问题
一、清朝皇帝的错觉与人口“对策”
二、“走出何炳棣时代”之后的“马尔萨斯危机”之争
三、围绕“过密化”的讨论
第二章 自然大环境与经济小环境
第一节以土地为主的资源
一、揭开土地数字之谜
二、土地资源向深广延伸拓展
三、土地资源的配置
第二节渐失丰饶的自然
一、气候
二、灾荒:频度与烈度
三、旧生态体系的结束
第三节农家收支与“奢靡”之风
一、农家生活消费
二、农家生计收入
三、“奢靡”之风
第三章 区划社会环境:国家统治与社会运行
第一节高度中央集权的统治体系
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三、行政机构和官僚体系健全完善
第二节 “双层统治格局”:县政乡治
一、国家政权体系的最低一级:县
二、基层社会共生互补的生存空间:“社区”及与之相对应的社会组织
三、县级政权与基层社会组织的相互依赖
四、士绅:双层统治格局的中坚阶层
第三节赋税与负担
一、主要赋税的“定额化”
二、关于财政经制支出的“不完全性”
三、人民的实际负担
第四节 国家统治与社会运行的发展趋势
一、18世纪中国基层社会结构及其演变趋势
二、19世纪中期中国“双层统治格局”的变化
三、关于“国家”与“社会”的讨论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从“人口”切入
第二节17~19世纪中国人口的一般状况
二、人口的社会构成
1.皇族与亲贵
清代皇帝无论从法律还是惯习上,都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都处于一个特殊的等级,这个等级,只有皇帝一人,正所谓是“朝纲独揽”的“孤家寡人”。政治上,清朝中央集权也即专制皇权,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皇帝掌握一切大权,包括政权、军权、财权、司法权、外交权、人事任免权、行政管理权、科考取士权、生杀予夺权等。历朝干扰皇权的相权、储权、后妃、外戚、宦官、朋党等弊端,在清廷的严密措施下,基本销声匿迹,除末期慈禧擅权数十年外,皇权一直没有旁落。清朝为高度强化皇权,甚至取消了自古以来六科给事中封驳皇帝诏旨的传统职权,使皇权受到的限制降到最低程度。乾隆帝说:“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有能荣辱人、能生死人者。”经济上,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有权籍没或任意拨赐、处置军民土地财产,其本人则通过清初圈占京畿原汉民土地成为全国最大的地主。法律上,十恶中的谋反、谋大逆、大不敬等罪名都是为惩治冒犯皇权者而设。皇帝具有无所不包、为所欲为的特权,从而成为清代等级结构最高一层的顶尖人物。
宗室觉罗贵族是清朝的皇族。凡清太祖努尔哈赤之父塔克世本支子孙后裔称“宗室”,系金黄色带,俗称“黄带子”;旁支(塔克世叔伯兄弟之支)子孙后裔称“觉罗”,系红色带,俗称“红带子”,均属皇族。其近支有功者得封爵,爵分十四等:和硕亲王、世子(亲王之子)、多罗郡王、长子(郡王之子)、多罗贝勒、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爵位降一等世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