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

分類: 图书,少儿,儿童文学,名著少儿读本,
作者: 刘云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7-12-1字数: 200000版次: 1页数: 184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32开印次: 2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44901451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是一部难得的百科全书。
内容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生于公元前145前,卒年不详。我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自幼深受父亲的影响和熏陶,20岁就开始漫游全国,考察了历史遗迹,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后又随汉武帝巡狩封禅,又游历了很多地方,这些经历为司马迁日后写作《史记》打下了基础。司马迁42岁时开始写《史记》。在他47岁时,因上书替投降匈奴的西汉将军李陵辩解,获罪被施以宫刑投入监狱,三年后得以出狱。出狱后,司马迁继续从事写作,直到55岁,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中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3000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
《史记》的语言丰富多变,洗练晓畅,并且融注了作者深沉而强烈的主观感情。鲁迅先生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本书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挑选了许多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篇章,并配以精美的插图,相信少年朋友读后定会受益匪浅。
目录
黄帝的传说
禅让
大禹治水
奴隶丞相伊尹
盘庚东迁
武王伐纣
姜太公钓鱼
烽火戏诸侯
赵氏孤儿
皇帝的由来
荆轲刺秦王
焚书坑儒
残暴短命的秦二世
西楚霸王
鸿门宴
霸王别姬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功成身退的张良
将相和
商鞅变法
鸡鸣狗盗
围魏救赵
赵武灵王与胡服骑射
孔子游东周列国
一鸣惊人
齐桓公饿死寿宫
李广难封
细柳营
书摘插图
黄帝的传说
黄帝,是少典的后裔(yi),姓公孙,名叫轩辕。他一生下来就有灵气儿,出生不久就会说话,幼年时聪明机敏,长大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见闻广博,对各种事物有敏锐的洞察力。
轩辕的时候,神农氏的势力已经衰微,诸侯们互相征战,残害百姓,而神农氏没有力量征讨他们。于是,轩辕就习兵练武,去征讨那些不来朝贡的诸侯。诸侯皆归顺。而蚩(chi)尤在各诸侯中最为凶暴,没有谁能去征服他。炎帝也想欺压诸侯,可诸侯都来归附轩辕。于是,轩辕施行德政,整饬(chi)军队,研究四时节气变化,种植五谷,安抚民众,丈量四方土地,训练出一支分别以熊、罴(pi)、貔(pi)、貅、躯、虎命名的勇猛军队,率领他们与炎帝在阪泉郊野交战,一连打了几仗,才取得最后胜利,征服了炎帝。蚩尤发动叛乱,不听从轩辕命令,于是,轩辕征调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郊野交战擒获并斩杀了蚩尤。从此诸侯们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如果有不肯归顺的,黄帝就前去征讨,每平定一个地方就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在哪儿安安稳稳地居住过。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空桐,登上了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了熊山和湘山;往北驱逐了荤粥族,在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qi),就在涿鹿山山脚下建起了城邑。黄帝往来迁徙,没有固定的居住地,带兵走到哪里,就在哪里设置军营以自卫。黄帝所任用的官员都用云来命名。军队也称云师。他设置了左右大监,负责督察各诸侯国。由于各诸侯国都安定和顺,因此,自古以来,祭祀天地的封禅活动要数黄帝时候最多。黄帝获得了宝鼎,观测太阳的运行,推算历法,以预知四时节气的具体日期和时辰。黄帝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为大臣,通过他们去治理民众。黄帝还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讲解生死的道理,论述存亡的原因,按照季节适时播种百谷、培植草木、驯养禽兽蚕虫,测定日月星辰的位次,研究土石金玉的性状,不辞劳苦地去思考、听辨和观察,坚持有节制地利用水、火、木材和各种财物。黄帝受命做天子的时候,由于有土德的祥瑞征兆,所以号称黄帝。
在黄帝征讨四方时,就算同蚩尤的涿鹿之战最为凶险。
蚩尤是一个部落的首领,非常残暴,经常侵略邻居,没有人能够战胜他。为此,黄帝积极改革内政,整顿军队,制定历法,发展农业生产,安定和提高人民的生活,安抚四方前来归顺的人。他还训练了熊、罴(pi)、貔(pi)、貅(xiu)、躯、虎六种猛兽,作为战争中的新式武器;炎帝侵略扩张的意图受到黄帝力量的阻挠,矛盾激化,于是,这两个近亲部落在阪泉爆发了一场战争。经过三个战役的较量,炎帝失败了。炎帝认输,与黄帝结成联盟。可是蚩尤还是我行我素,继续到处抢掠,黄帝虽然想了很多办法去争取他,但始终无济于事。黄帝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只好诉诸武力,于是,与蚩尤在涿鹿进行了一场大战。
这次战争打得非常激烈,规模也很大。蚩尤有兄弟81人,个个都是猛兽身躯,铜头铁额,威风凛凛,勇猛异常。他们吃的是砂石,可以连续作战,不必起火做饭。他们的武器精良。当时,他们就掌握了炼铜的技术,造了很多铜制兵器,这比石刀石斧当然厉害多了。黄帝也了解蚩尤的凶狠,他调集了各个部落的军队,组成了几个由他统一指挥的大兵团,命令大将应龙作先锋首先出阵。双方一交手,就打得难分难解、天昏地暗、鬼哭神嚎,喊杀之声,响彻山野。逐渐,黄帝支持不住了,于是他拿出秘密武器,放出那久经驯养的猛兽部队。只见那虎豹熊罴,步伐整齐,进退自如,张牙舞爪,咆哮怒吼,一齐扑了上去,见人就咬。蚩尤的士兵被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吓得魂飞魄散,乱作一团,自相践踏。蚩尤一看不妙,马上到天上请来了风伯和雨师帮忙。刹那间,天色昏暗,云雾迷蒙,狂风大作,急雨倾盆而下,对面不见人影。战场形势急转直下。黄帝在这危急关头,也到天上请来名叫魃的仙女。仙女拨开云雾,一下就风停雨止了。黄帝抓住战机猛攻,蚩尤败下阵来。应龙见蚩尤想逃走,盯着紧追不放,追到凶黎的山谷中,赶上一步,手起刀落,蚩尤的脑袋飞到好远去了。
这次战争,使黄帝的威望达到空前的高度,各部落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一致拥戴他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黄帝的曾孙继位就是帝喾,帝喾娶陈锋氏的女儿,生下放勋,这就是后来登位的帝尧。
尧担任部落联盟的最高首领已经70年了,当时,黄河流域发生了水灾,洪波浩渺,一片滔滔,田园被淹没,牲畜被冲散,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尧很忧虑,但是,自己老了,精力不够了,儿子丹朱又是个不虚心学习的人,只喜欢和别人争论一些毫无原则的是非,尧认为这样的人是不会老老实实的为人民做事的。怎么办呢?他和几个亲密的助手商量,问他们哪一个能够接替他的工作。那些助手们都说自己能力不够,不能担任这个重要职务。尧说:“既然这样,那你们就推荐一个人吧,只要这个人德才兼备,不管是近亲或远戚,不管是官员或平民,都行。”那些助手们说:“在冀州,有个人名叫虞舜,是一般平民,靠种田捕鱼为生,有时还从事一些手工劳动,像做陶器之类。他勤劳、诚恳、朴实。特别是他在家庭关系上处理得很好。他爸爸名叫瞽叟,眼睛失明;母亲早死,有个后母;弟弟名象,是后母所生。他后母最不讲理,弟弟仗着妈妈的宠爱对舜很傲慢;爸爸听了后母的挑拨也不喜欢舜。他们三个人曾经几次合谋想把舜置之于死地。舜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父母还是很孝顺,对弟弟还是很友爱,所以后来一家人过得很和睦。”尧听了关于舜的情况介绍以后,认为可以,但是不放心,还是要亲自仔细考察一下。当时,舜30岁了,还没有结婚,尧就把自己两个心爱的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要两个女儿看看舜在处理家庭关系上是不是真的像人们所说的那样。同时,又要九个儿子和舜在一起工作,看看舜在劳动上,在与人相处时候的表现。
舜成亲以后,要求妻子孝敬公婆,尽儿媳职责,对弟弟要关心照顾,尽大嫂的本分,并没有因自己家庭地位低贱、妻子出身高贵而破坏家庭的规矩。尧的九个儿子和舜在一起工作,舜对他们要求很严格,一点也不迁就。舜在历山开荒种地,由于他和气谦让,使在一起开荒种地的人都能互让田界,融洽相处,从没有发生争执。舜在河边做陶器,仔细认真,有一点不合规格就重做。而其他人就不是这样,十分马虎,做出来的东西不但粗糙,而且十之八九是歪歪斜斜、凸凹不平的。他们看见舜那样专心耐性,精益求精,既惭愧,又羡慕,便慢慢地学他的样子逐渐做得精致了。舜的思想品德和工作作风,在人民中产生了很大的感召力,大家都愿意亲近他。他住的地方本来是偏僻的,但一年后就变成村落,两三年以后就成了非常热闹的城镇。
尧招舜为女婿以后,赏给他很多高级衣料和一架名贵的琴,还给他修建了粮仓,给了他一群牛羊。舜富裕起来了,象非常妒忌,一心要暗害他。有一次,象和他母亲商量好了,对瞽叟说:“家里的仓屋漏雨,你是不是要舜去修整一下?”往常,家里的重活都是由舜承担,这次当然也不例外。当舜去修仓的时候,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各取了一个大竹笠给舜遮太阳。.舜搭好梯子爬上了仓顶,没有多久,仓下面突然起火。仓顶是茅草盖的,一着火,就迅猛地燃烧起来。顿时,只见一阵阵黑烟翻滚,把舜呛得无法呼吸,窒息欲死;一团团火焰不断升起,烫得舜皮肉通红。舜急忙寻找楼梯,楼梯却不知去向。原来,火是象放的,象在放火后立即把楼梯搬走了。在汶万分危急的时候,舜把带来遮太阳的两个竹笠挟在左右胁下,一边一个,像鸟的翅膀一样,冒险朝下面跳去。这时,火大风狂,竹笠被风张开,飘飘荡荡地落到离仓较远的地方。舜侥幸脱险(由于偶然的原因而得到成功或免除灾害)了。舜虽然知道这是象和他母亲设的圈套,但并不和他们计较。象看到这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去和母亲商量,要瞽叟叫舜去修井。于是,瞽叟对舜说:“这几天不下雨,井水较浅,你下井去把泥沙掏干净,把它挖深一点。”舜有了上次的教训,心想,这可能又是象的什么诡计。但舜对父亲的安排,从来是不违抗的。舜回到房中把修井的事告诉妻子。临行的时候,两位妻子各去拿来了一柄短斧给舜,并嘱咐他下井以后要小心一些。舜下井了,但不先去掏泥沙,而是用两柄短斧在井壁上挖了一个洞。洞刚刚挖好,便听到象在上面叫他,舜答应了一声。象知道舜的确在井里,急忙和瞽叟一起动手向井里推下许多泥团和石块。他们填塞了一会,估计舜一定压死在里面了,象满心欢喜,跑到母亲那里手舞足蹈地说:“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来分哥哥的东西了:他的粮仓和牛羊归你和爸爸,两个嫂嫂以及舜的琴等用具归我。”象打着如意算盘,得意洋洋地跑去接收舜的财产。他在舜的房里摸摸这,看看那,踌躇满志,心旷神怡,心想:这一切都是我的了。他坐在久已向往的那架琴前,把它轻轻地抚摸了一阵,欣赏了一会,就弹奏起快乐的乐曲来。正在这时,舜从外面来了,看见象,和他打了个招呼,象不觉大惊失色,满脸通红,连忙转身就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舜早料到象居心不良,当象在井口叫他的时候,答应一声之后便躲到刚挖好的洞里了。这个井通旁边的一口井,过了一会,舜估计象已经走开,就从旁边那口井里爬了出来。这时,舜见象起身要跑,便叫住他,说:“你想弹就弹吧!”象因为羞愧、心慌,支支吾吾、结结巴巴地说:“我今天很烦闷,只是想来看看哥哥,没有什么别的事。”舜和平常一样和颜悦色地说:“你来得正好,我这里有一些事情你来帮我料理一下。”以后,舜对父母还是一样孝顺,对弟弟还是一样友爱。
尧对舜作了一段时间考察之后,认为舜确实品德好,而且应付各种棘手的事情都很有办法,就要舜帮助他掌管行政方面的一些事务。舜上任以后,首先注意挑选人才。当时,高阳氏有八个才子,人们称为“八恺”,高辛氏有八个才子,人们称为“八元”,都是多才多艺、贤明正直的人。舜推荐他们出来协助工作。这样,只有两三年时间,舜就把一切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那时侯,社会上有四个非常贪婪凶暴的人,做了很多坏事,人们称之为“四凶”。其中一个是黄帝的后裔,名叫罐兜,专门欺侮老实人,包庇坏人,诡计多端,横行霸道,人们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浑沌”。浑沌,本来是昆仑山西部的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狗,毛很长,四只脚像罴,但没有爪子;有眼睛但看不见东西,行动不便;有两只耳朵,但是听不到声音,不过,感觉还是灵敏的;腹腔内没有心、肝、脾、肺、肾五脏,肠子是笔直的,食物吞下以后,就直接排泄出来。它遇到好人就顶撞抵触,碰到坏人就偎依亲热。蕹兜的为人与浑沌的特点很相似,所以人们就给他取了这个外号。还有一个叫共工,也是著名部落首领少嗥氏的后代,他专门毁谤、打击那些诚实可靠、忠贞不渝的人,最喜欢听信流言蜚语,欣赏造谣中伤别人的那些无稽之谈,于是,人们就给他取了一个外号叫做“穷奇”。穷奇,本来是西北地区的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虎,有翅膀,能够飞,经常袭击人。它懂得人的语言,如果看到人发生斗殴,就去把有道理的那一方吃掉;如果听说哪个人忠诚老实,就去把他的鼻子咬下来;如果听说某人横蛮不讲理,专门做坏事,它就去捕捉一些野物送给他。由于共工的性格与穷奇相似,所以人们就给他取了这个外号。还有一个也是著名部落首领颛顼氏的后代,他名叫鲧,一贯刚愎自用并屡教不改,当时人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祷杌”。梼杌是西部荒原中的一种野兽,它的形状像虎,但比虎大,身上的毛有两尺多长,面孔像人,脚像虎,口和牙像猪,尾巴有一丈八尺长,经常在荒原中乱窜,因为鲧的性格与祷杌相似,所以人们给他取了这个外号。还有一个叫三苗,他是曾经在黄帝时担任过重要职务的缙(jin)云氏的后代。这个人最好吃,食量大,特别是看见别人有钱财,就不顾一切地去夺取,当时人们给取了个外号叫饕餮(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比喻贪吃的人)(tao tie)。饕餮是西南地区的一种怪人。这种人身上长了很多毛,头上顶着一头猪,性情暴戾,好逸恶劳,聚集了资财但又舍不得用。他还喜欢掠夺别人的粮食。他总是以强凌弱,但人多的地方却不敢去,专门袭击孤单的人。由于三苗的性格与饕餮相似,所以人们给他取了这个外号。这四个人仗着他们的家族势力,扰乱社会治安,无恶不作,危害人民,人民恨之入骨,所以称他们为“四凶”。尧虽然知道这个情况,对他们也毫无办法。舜负责行政事务方面的工作以后,对四面八方来的有才能的人非常客气地接待,对“四凶”,便分别把他们流放到四千里以外的偏僻地方。那些地方有一种叫魑魅的怪物,面孔像人,身子像野兽,有四只脚,喜欢迷惑人,是山林中一种奇异的气体所产生,对人危害很大。舜把“四凶”流放到那里,就是以毒攻毒,利用他们的力量去对付魑魅那怪物。从此以后,各地的人才源源不断地来到舜这里,社会上再也没有什么坏人坏事了。
由于舜在工作中做出了显著的成绩,尧又要他担任更重要的一些工作。舜不论做什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各部落的首领和远方来朝的宾客对舜都很尊敬。这样经过几年在实践中的考察,尧认为舜可以做他的接班人,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这种让位,历史上叫禅让。
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后期,洪水泛滥,由于一些大臣的推荐,他任命负责治水的工作。九年过去了,不但不见成效,水灾反而来越严重,河堤不断决口,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到惨重的损。舜继位以后,到各地视察,看到鲧违背尧的指示,排挤打正直的人,不听取群众意见,一意孤行,以及他在工作上的重失职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非常生气,立即下令将鲧撤职办,将他囚禁在羽山。由于鲧的态度顽固、恶劣、民愤又很,最后舜将他处死。
水患仍然很严重,舜征求一些官员的意见,看哪一个能任这个治水的工作,大家都说禹最合适。禹是鲧的儿子。于他的诞生,有一些神奇的传说:禹的母亲名叫惰,有一天晚上忽然看到一颗流星穿过昴星之中,睡以后,在梦中又看到了这一情景,于是思想情绪中产生了种特殊的反应。第二天,她吃了一颗神珠薏苡,胸脯然觉得疼痛,并且随即裂开了,胸膛里有个小孩,这个小孩是禹。在另外的古书上还有一种说法:禹的父亲鲧死了三,尸体不但不腐烂,而且肚子日益增大,里面似乎有东西在动,有人用一把锋利的尖刀把他的肚皮划开,于是禹就出了。禹长大以后,可不像他父亲,他生活俭朴,对公家的事是全力以赴,公正不阿,一丝不苟。他对人和蔼可亲,从不假话和空话,总是说到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