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史话长城史话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中华文明史话》编委会编译
出 版 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04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0078265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自2000多年前东周列国筑长城自卫开始,秦、汉、北魏、隋、金、明等各代都筑有长城,地域遍及北方诸省区。长城对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巨大的、深远的影响。本书的编者首先注重知识准确性的基础上,还力求使文字叙述生动、规范,深入浅出,引人入胜;内容则注重富有情趣,具有灵动的时代色彩,希望能够集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和时代性于一体;同时选配较多图片,彩色印刷,帮助读者更为真切地贴近历史;而汉、英双语对照的形式,将特别有助于非汉语母语的外国人士或是海外中国侨民的后裔用作学习中文的辅助读物。
目录
序
引言
一、由保家卫国开始——春秋战国长城
1.长城的起源
2.号称方城的楚长城
3.依山而筑的齐长城
4.现已消失的魏长城
5.傲然耸立的秦长城
6.赵武灵王与赵长城
7.小国也筑长城——中山国长城
8.易水边上的燕长城
二、千古一帝的经典——秦始皇长城
1.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万里长城
2.秦始皇万里长城
3.大将军蒙恬
4.长城讲述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
5.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三、汉武帝的“边墙”——西汉长城
1.汉匈两国的政治局势
2.漫步西汉万里长城
3.河西走廊汉塞的防御体系
4.屯田与长城的修筑
5.长城下的英雄:卫青与霍去病
四、长城的发展——东汉至金长城
1.被历史湮没的东汉长城
2.北魏与东魏长城
3.北齐、北周与隋长城
4.唐、宋、辽时期的长城
5.走近金长城
五、独领风骚——辉粕的明长城
1.明长城修建的历史背景
2.九边十一镇
3.明长城——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
4.明长城上的烽火传信
5.明长城的历史意义
六、今天,我们行走在长城之上
1.长城上的经典——八达岭长城
2.“天下第一雄关”——居庸关
3.长城博物馆——司马台长城
4.一枝独秀一慕田峪长城
结束语
书摘插图
1长城的起源
中国进入奴隶社会后,奴隶主的享乐意识大增,导致他们的危机意识日盛,强烈地要求有更加完善的城池防御体系来保障他们的安全与财富。武王伐纣建周后,大规模地把封地连同奴隶分赏给王室子弟和诸侯功臣,而得了封地的诸侯为了巩固和发展其领土,无不大筑城郭,以维护既得的利益,防御他国的侵犯。同时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又在边境要地修筑连续排列的城堡——“列城”用以防御。
俗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诸侯争霸,王室衰微,曾经先进的奴隶制度分崩离析,如周朝者那样强盛,最终也无法避免被历史抛弃的命运,取而代之的是封建制度的兴起。在新与旧的较量中,封建制终于取得了胜利,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也逐步形成。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频繁和激烈使人民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但各诸侯国原来的防御手段远远不能满足军事上的需要,于是就产生了用城墙把烽火台、城堡、河谷、山崖、壕堑、道路等联系起来的思想,从而在边境上形成了大规模的防御体系。这种防御体系,不同于只能防守一个都邑或据点的城堡,而是构成一条相当长的防线,防卫着极为广阔的地区。这些防线不管多长,从总体上看,是一条线状工程,所以被称为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的雏形。
各诸侯国都在自己易受侵犯的边境筑起了道道长城。有为抵御敌国侵犯、兼并而建的,如楚、齐、秦、赵等国;也有为抗击匈奴诸胡而建的防御线,如秦、赵北界。其中,楚、齐长城应是最早修筑的长城,而秦、赵长城要长得多,防御措施也严密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