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类教育,
作者: 彭绪琴著
出 版 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259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354000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研究广泛涉及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地位与作用、内容与方法、规律与本质等各个方面,具有较强的全面性、系统性。理论研究的系统性与研究的深度是有区别的,但二者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作者对诸多问题的探讨,不能说都已十分深入,有些问题的研究尚待进一步深化,但围绕同一主题展开的多方面的探讨必然会相互促进,使认识不断深化。本书对一些问题的论述是有思想深度的。
本书作者彭绪琴同志矢志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她带着十年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中积累起来的问题进入武汉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从入学第一天起就确定了当代中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这一选题,三年中刻苦攻读,潜心研究,完成学业后又重返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讲台,将自己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运用于教学实践之中。
目录
导论
一 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研究的意义
二研究的思路、方法、难点重点与可能的创新
第一章理想信念与理想信念教育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一般规定
一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的提出
二理想信念的含义和本质特征
三理想信念——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第二节理想信念教育的一般规定
一理想信念教育的含义
二理想信念教育的历史考察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性质
第三节 当代中国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主题——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一理想信念的分类和层级结构
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科学性、现实性和崇高性的统一
第二章理想信念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节理想信念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一理想信念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处于核心地位
二理想信念教育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性质
三理想信念教育的效果如何是衡量思想政治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客观需要
二理想信念教育为国家、民族的进步提供精神动力
三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提供精神支柱
第三章理想信念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历史观的教育
一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二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否说明当今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三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价值
四 科学社会主义:真理性和价值性的统
第二节社会主义历史的教育
一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历史教育
二 苏联社会主义是必然还是偶然
三 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是对还是错
第三节社会主义现实的教育
一正确认识社会形态更替发展的规律
二 苏联解体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失败吗
三辩证地历史地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的问题
……
第四章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规律研究
第五章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第六章理想信念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理想信念与理想信念教育
把握理想信念的本质特征是我们做好理想信念教育的前提。理想信念是理想和信念的统一体,它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理想信念教育是人们获取理想信念相关知识,进而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理想信念的一般规定
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不等于“理想”和“信念”的简单相加,而是近似于“信仰”一词所表达的内涵。用理想信念来表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可以克服以往认识上的一定片面性。
一、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的提出
理想信念作为一个综合概念已在最近几年被广泛使用,但是,人们当前普遍认同的社会理想信念的含义是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坚定信念。这反映了我国民众的一个语言习惯。由于“理想”和“信念”各有其独立的含义,长期以来人们喜欢将“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分开来单独使用。“理想”在人们日常用语中通常指对某种未来奋斗目标的观念预见和构想。例如,在小时候,家长都曾提醒我们,要想象自己长大了干什么,并以此为自己的理想,即奋斗目标。而“信念”则指人内心确信和秉持的观念和见解。例如,对于一场比赛,老师常常会要求参加比赛的学生要有必胜的信念。“理想”、“信念”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用它们表述对共产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追求,更接近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便于为广大的群众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