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哲学底蕴
分類: 图书,政治 军事,政治,中国政治 ,
作者: 陶传友等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318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6556736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全军军事科研十一五计划课题《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而成的。本书较深入地揭示了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凸显了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觉运用和丰富发展,使整个研究成果的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全书共分九章,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历史继承性原理,协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不平衡理论,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等。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厚实践基础
二、科学发展观的巨大实践价值
三、科学发展观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
第二章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与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历史继承性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理论依据
二、党的三代领导核心的社会发展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和“天人合一”思想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历史参照
四、当代西方社会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理论
一、以人为本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们的社会历史始终是他们的个体发展的历史”的思想,强调社会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二、以人为本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思想,强调社会发展必须发挥人民群众的创造作用
三、以人为本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思想,强调社会发展必须以人民群众自身的发展为最终目的
第四章 全面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系统整体思想
一、全面发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的社会全面进步
二、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的统筹协调
三、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建设在动态中的整体推进
四、全面发展的观点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系统整体思想
第五章 协调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不平衡理论
一、推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原理的运用和发展
二、推进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与政治发展不平衡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三、推进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与文化发展不平衡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四、推进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五、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与军事发展不平衡原理的继承和发展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一、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二、现阶段我国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状态是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依据
三、可持续发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
第七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矛盾观
一、敢于正视新的历史起点上存在的社会矛盾
二、科学认识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社会矛盾
三、积极化解新的历史起点上的社会矛盾
第八章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理论
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理论的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
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现实需要
三、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决定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第九章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一、为什么发展——发展的价值论思考
二、为谁发展——发展的目的论思考
三、靠谁发展——发展的动力论思考
四、怎样发展——发展的方法论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科学发展观的实践基础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
一、科学发展观的深厚实践基础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人类实践的不断发展,必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进行研究、认识和解决,以满足实践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确立,正是为了满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历史进程的现实需要,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当今中国发展问题上的运用和体现,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同我们党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密切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发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选择。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发展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伟大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问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党的十七大报告作了精辟概述,主要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人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