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

分類: 图书,自我实现/励志,成功/激励,
作者: 廖康强编著
出 版 社: 中国三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字数:版次: 1页数: 21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80223384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做事标准,创业指南,企管宝典,成功桥梁。
树立全新的工作理念,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付出最小的工作代价,获得最大的工作绩效。本书告诉人们,怎样追求最高的工作境界,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本书的优点是运用大量生动有趣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工作理念和价值,论述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的诸多方法和途径,回答了怎样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目标。
在日常工作中,“对”是“标准”,“做”是“执行”,每个“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是“效率”。因此,本书对于各行各业都是一本必备的工作指南。
内容简介
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做事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本书就是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作为突破口,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把事情做对的态度、要求、方向、标准、途径、方法、细节、价值、绩效等等。本书避免简单而庸俗的说教,或以生动具体的事例,或以富有哲理的故事,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能否做对事情的成败得失,启迪你做事的智慧和灵感,总结你做事的经验和教训,找出你最佳的工作状态和模式,克服你工作中的紧张、担心、忙碌和慌乱,追求最高的工作境界,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绩效,使你的工作和事业无悔无憾,走向辉煌。
目录
序 创造“零缺陷”的工作绩效
第一章第一次做对最便宜
第一次做对最便宜
50亿分之一的代价
“差不多”就是差很多
先要做正确的事,才能正确地做事
你应该是最优秀的
抢占先机,才能成功
靠什么基业长青
第二章做对意味着什么
做对就是符合要求
“上帝”也会“造假”
找出隐藏的需求
不断变化的要求
准确有效地沟通
做对是一种结果
不失时机做事才有意义
做对是实现价值的最大化
专家就是尽善尽美
第三章一开始就要选对方向
做事情要着眼长远,衡量得失
只做符合自然规律的事
公司的目标是自己努力的方向
把目标进行分解
成为客户的知己
谁是真正的客户
智慧是决胜的法宝
任何时候都要牢记:遵守规则
忙碌不等于能干
只做该做的事
第四章选对方法才能做对事
企业不需要蛮干的人
请永远记住:立即行动
培养过人的自制力
打造工作团队
成为上司的好帮手
简单就是力量
急于求成,适得其反
跟着目标走就不会迷路
创造机会,而非等待机会
选对人,做对事——人尽其才
先做最重要的事——急事先办
创造性:天才与庸人的差别
第五章避免救火最好的办法是不让火灾发
不小心酿成的灾难
风险无处不在
任何预防都不是多余的
坚固的防御是最好的进攻
避免一切小小的失误
挖一口自己的井
学习是一生的任务
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欲望常常是你的敌人
有备才能无患
有实力才能有作为
第六章为什么我们会做不对
没有“自知之明”
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点
思维定势限制了我们的思维
不懂得应对变化
想做的事情太多
忽视细节
因过分追求完美而错过时机
忽视团队的力量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第七章“每一次”都把事情做对
我们有责任把事情做对
没有做不对的事——有志者事竞成
追求“零缺陷”的工作标准
“零缺陷”之路:原则与流程
工作就是说到做到
“勤”字当头——勤能补拙
换位思考
态度决定一切
让“做对”成为一种习惯
坚持就是胜利
“每一次”都是“第一次”
勇气与忠诚
结束语与忠告:“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源于诚信的价值观
书摘插图
第一章第一次做对最便宜
第一次做对最便宜
第一次做对最便宜 我们在平时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忙!”可是,我们在“忙”得心力交瘁的同时,是否考虑过这种“忙”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呢?
李明大学毕业后去了一家广告公司担任设计人员,由于他工作努力,一年后便升任公司的项目经理。一天,李明接到一项设计任务:为公司的某一位客户设计户外灯箱广告。由于完成任务的时间非常紧,李明没有仔细审核广告的校样。
当设计好的广告送到客户那里,并准备安装时,客户发现了一个问题:在设计的广告中弄错了一个电话号码——服务部的电话号码被打错了一个数字。客户对此很生气。
本已疲惫不堪的李明一面忙不迭地向客户道歉,一面带领他的团队成员修改这个错误,忙了大半天才重新弄好。
打错一个电话号码,看起来是一个小小的错误,却给自己导致了一系列的麻烦和损失。李明很懊悔,如果自己能在审核样稿的时候稍微认真一点,就不会这么忙乱了。还算幸运,安装之前发现和纠正了这个错误,要不然的话,造成的损失必将进一步扩大。
很多人在工作中都有越忙越乱的现象,刚刚把旧问题解决,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这样就形成一个可怕的循环:忙乱——错误——改错——忙乱。而这个循环带给企业最直接的后果,是从领导到员工都手忙脚乱地充当“救火队员”,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忙乱和错误往往不仅让自己忙,还会放大到让很多人跟着你忙,给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