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以法国哲学为重点的西方哲学研究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冯俊著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47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3094714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对于西方哲学的研究,我主张“四个联系”。第一,要把西方哲学史和现代西方哲学联系起来研究,因为历史本来就是一脉相承的,离开了古典学就无法理解现代哲学,离开了现代哲学也就不能更好地理解古典哲学。第二,要把西方的英美哲学和欧洲大陆哲学联系起来研究,因为不仅英美哲学与欧陆哲学本来就是同根同源,而且发展到20世纪下半叶,科学主义和人体主义相融合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只有这种联系和整合的研究方法中才能够对西方哲学有一个完整的理解。第三,要把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联系起来研究首先要打基础,对西方哲学和中国哲学分别有较好的学术功底,然后,力争融贯中西,进行比较研究。第四,要把关起门来读经典著作与走向世界进行学术交流联系起来。多读名家的原典原著,这是修炼学术的最好途径,但是,也不能闭门造车,要走出去与世界上的学者交流,进行智慧的碰撞。我把这叫做既要坐中国的冷板凳,又要喝西方的热咖啡。
作者简介
冯俊,1958年生,湖北省英山县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兼哲学院院长,哲学博士、教授。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专著有《笛卡儿第一哲学研究》《法国近代哲学》《当代法国伦理思想概论》《后现代主义哲学讲演录》《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儿哲学研究》《行走于教育和哲学之间——冯俊教育讲演录》等,翻译或主持翻译有《笛卡儿》《马勒伯朗士的“神”的观念和朱熹的“理”的观念》《劳特利奇哲学史》(十卷本)和《布莱克威尔哲学指导丛书》等哲学著作和教材二十余种,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主编著作和文集十余种。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并在世界上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学术交流和访问。
目录
上篇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法国哲学
笛卡儿的第一哲学
1.“我思故我在”
2.心身关系与现代心智哲学
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再审视
1.18世纪法国启蒙哲学特点的重新审视
2.18世纪法国的历史哲学和文化哲学
19世纪中后期法国哲学
1.观念学学派
2.折衷主义
3.新批判主义
4.孔德
5.精神论运动
20世纪上半叶法国哲学思潮
1.价值哲学和人格主义
2.新托马斯主义的伦理思想
3.让-保罗萨特和以赛亚伯林的“自由观”之比较
4.保罗利科的人学理论
5.“新左派”、“新哲学”和“新右派”的政治伦理思想
20世纪下半叶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
1.从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的哲学转向
2.德里达的“解构”
3.勒维纳斯的伦理学
4.德勒兹论述“欲望的流动”
5.利奥塔描绘“后现代状况”
下篇中国视野上的西方哲学研究
欧洲近代认识论问题
1.休谟哲学的第一原理
2.莱布尼茨所设想的“概率逻辑”
3.《单子论》中的认识论思想试探
4.关于康德认识论中的主体
近代认识论问题的现代解答
1.经验:从证实到证伪
2.因果必然性和归纳问题
西方哲学研究前沿进展
1.当今英国哲学的研究取向及其特点
2.世纪之交的西方哲学及其研究之展望
3.我国西方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中国哲学比较研究和方法论探讨
1.比较哲学的一个范例
2.中外文化交融中的方法论走向
3.救哲学和学哲学的方法指南
4.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反思
5.西方哲学中的“和谐”思想
后记
书摘插图
上篇从现代主义转向后现代主义的法国哲学
笛卡儿的第一哲学
1.“我思故我在”
在笛卡儿的哲学中,他首先要确立的是精神性主体的存在。可以说笛卡儿是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的先驱。笛卡儿的主体性思想是通过他对“精神”实体,即灵魂或心灵的论述和他的著名命题“我思故我在”表现出来的。“我思故我在”是笛卡儿二元论哲学的基石,是笛卡儿为他的哲学寻找到的第一原则,同时它又是近代认识论发展的起点。这一命题成为一种公式,在欧洲哲学史上产生了长久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