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下)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 ,
作者: 袁贵仁、杨耕主编
出 版 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全两册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3094523包装: 平装编辑推荐
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课题;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内容简介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当代性和广泛性,按照当代西方、当代东欧和苏联、当代俄罗斯、当代中国四个角度,汇集整理了当代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说和阐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果,是融资料性、学术性和前沿性为一体的大型系列丛书。 本书为其中之一的中国卷,内中主要收录了肖前、陈晏清等人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
目录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上)
王南浞
马克思唯物主义的基本含义
现代唯物主义:实践性、辩证性、历史性的统一
马克思实践论的辩证法
王东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列宁计划”
丰子义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当代价值
叶汝贤
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
衣俊卿
“哲学的终结”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质
马克思思想:人之存在的文化精神
重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
孙正聿
面向新千年的马克思哲学
解放何以可能:马克思的本体论革命
辩证法:黑格尔、马克思与后形而上学
孙伯鍨
马克思的实践概念
存在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问题
邢贲思
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任平
马克思交往实践的唯物主义
刘放桐
西方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道路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西方马克思主义
当代哲学走向:马克思主义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
肖前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的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陈先达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理论特色和历史地位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两次转折
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把握
陈晏清
实践观点在马克思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基于实践论的辩证的历史决定论
陈志良
主体性原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实践本体论及其革命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反映论的革命
杨春贵
实践范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杨耕
历史唯物主义:一种批判的世界观
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一种新解读
马克思的历史必然性观念及其特征
李景源
马克思的主体客体理论
认识图式客观性:关于理解和解释问题的探讨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
后记
书摘插图
当代学者视野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学者卷(下)
吴晓明
吴晓明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的哲学存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与现代西方哲学的比较研究等。著有《萨特其人及其人学》(合著)、《历史唯物主义的主体概念》、《马克思早期思想的逻辑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想史》(合著)、《科学与社会》、《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当代意义——存在论新境域的开启》(合著)、《思入时代的深处--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的当代解读》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学术任职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全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哲学学会副会长。
吴晓明早年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特别是马克思早期哲学思想。由于哲学史的研究最终不可避免地牵涉哲学本身的基础问题,所以他又转而对这些基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此他专门研究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的不同阐释路向,特别是第二国际理论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领袖的对立立场。这一研究的最初结果表明:所谓“梅林一普列汉诺夫正统”的阐释路向与卢卡奇、柯尔施等人的阐释路向正面地对立着,而这种对立实际上局限于现代形而上学的框架和建制中,并且是彼此补充的。从根本上来说,这种对立是分裂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主义基础的必然后果,它的一端表现为无批判的实证主义,它的另一端则最终倾向于主观主义的批判主义。
1997年,吴晓明把继续深入地研究“基础”问题与重新理解马克思的哲学革命联系起来,并把研究的任务明确地提示为阐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质与当代意义。其主要的观点包括:必须就我们的时代境况非常突出地提出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当代意义的任务;这个任务最终当由存在论(ontology)的根基处入手作出彻底的和内在巩固的阐明;通达此种阐明的路径乃是广义的批判性“对话”,亦即经由文本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