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文化:课程开发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教育理论,
作者: 杨全印,赵中建著
出 版 社: 安徽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223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33648268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学校文化课程开发》以此为目标,借助组织文化的研究视角,采取个案研究与理论阐述相结合的方式,在真实呈现学校文化面貌的基础上,着力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通过学校文化的实化和课程化,再造学校课程;二是通过课程开发,传承并变革学校文化。
时尚文化是“窗户”,打开它,一道道新的风景线就会闯入眼帘,一股股清风就会扑鼻而来。时尚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流行性的特征,容易被学生认可与接纳,因此,我们的课程与教学绝不能排斥它,相反我们要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元素,有机地结合到课程中去。时尚文化课程或者在课程中时尚文化的介入,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联系生活经验探究问题、提高文化鉴别力等方面,都有着积极意义。当今时代,青少年的生存无不被各种社会时尚所包裹着。
作者简介
杨全印,男,1978年生,河南新乡人,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讲师。主要从事学校质量管理和教师教育研究。曾出版专著《学校文化研究》,参著《学校文化》、《中外管理思想史》等,并在《全球教育展望》、《上海教育科研》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
目录
第一章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价值
第一节学校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第二节学校文化及与之相关的几个概念
第三节理性的学校文化研究
第四节学校文化与学校课程的关系
第二章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的视角
第一节学校文化视野中的国家课程
第二节学校文化视野中的校本课程
第三节学校文化视野中的隐性课程
第四节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的支撑条件
第三章学校文化课程的开发
第一节校史
第二节学校特色课程
第三节学校文化课程开发案例
第四章学校文化在学科课程中的渗透
第一节学校文化与学科课程
第二节学校文化渗透于学科课程的维度
第三节“高中文化信息课程建构”的来龙去脉
第五章基于学校文化的隐性课程开发
第一节从隐性课程说起
第二节彰显学校精神
第三节塑造学校形象
第四节完善学校物质文化
第六章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者:教师
第一节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改革对教师的影响和要求
第二节教师专业发展:赋能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
第三节多条路径:成就教师作为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者
第七章基于学校文化的课程领导
第一节羊群效应与学校领导者“专业权威”的回归
第二节学校领导者作为学校文化诊断者
第三节学校领导者作为课程领导者
第八章基于课程开发的学校文化重建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学校文化的课程开发价值
第一节学校文化研究的出发点
一、渐显疲态的校园文化研究
在教育领域,较之“学校文化”,人们更为熟悉的、在以往谈论更多的也许是“校园文化”。那么,二者之间有何异同?在学校发展过程中,他们分别起着什么样的作用?今天,我们用“学校文化”而非仅仅是“校园文化”来促进学校发展的现实意义又在何处?
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行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几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不约而同地把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竞选旗帜,在学生中引起了共鸣。这是在我国大陆首先提出“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同年4月8日,华东师范大学率先举办“校园文化建设项目”活动。尔后,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化工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先后举办“文化艺术节”或“校园文化建设月”等活动,引起了校内外的强烈反响。可以说,“校园文化”的出现,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形势,如通过课堂内外的社团锻炼,培养了学生交际、娱乐、审美、创造等方面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当时流行的“教死书”、“死读书”的社会偏向;通过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形成了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并依此为契机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通过分析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校园文化出现时,人们更多关注的是学校开展的各种艺术教育和学生中的各种社团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