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的信仰——康德的自由、自然和上帝理念批判(新)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世界哲学 ,
作者: 赵广明著
出 版 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字数:版次: 1页数: 215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21404916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原来康德要坚持住哲学知识论的纯粹性而又具有经验的内容,要有两个方面的思想准备。一方面“理性”要妥善地引进经验的内容,另一方面要防止那本不是经验的东西“混进来”。按照近年的康德研究的说法,“理性”好像一个王国,对于它自己的王国拥有“立法权”,凡进入这个王国的都要服从理性为它们制定的法律。康德认为,就科学知识来说,只有那些感觉经验的东西,应被允许进入这个知识的王国,成为它的臣民;而那些根本不是感觉经验的东西,亦即不能成为经验对象的东西,譬如“神一上帝”,乃是一个“观念一理念”,在感觉经验世界不存在相应的对象,所以它不能是知识王国的臣民,它要是进来了,就会不服从理性为知识制定的法律,在这个王国里,就会闹矛盾,而科学知识是要克服矛盾的,如果出现不可避免的矛盾,知识王国一科学的大厦,就要土崩瓦解了。所以康德在他的第一批判——《纯粹理性批判》里,一方面要仔细研究理性的立法作用;另一方面要仔细厘定理性的职权范围,防止越出经验的范围之外,越过了自己的权限——防止理性的僭越,管了那本不是它的臣民的事。
康德至善概念的含义是什么?是自由和自然的一致。基于至善而设定的上帝存在的含义是什么?只有当自由和自然协调为一时,上帝才会降临。自由和自然的这种终极关系如何可能?因美而可能。美是道德的象征,是信仰的路径,是整个批判哲学的根基。
目录
作者的话
导论
卷一 康德的理念思想
一 从《斐多篇》开始
引言
§1 纯粹性
§2 道德与善恶
§3 大地
二 纯粹理性批判
§1 统觉以及自我的本性
§2 先验对象
§3 两个世界的划分
§4 康德的理念
§4.1 论一般的理念
§4.2 论先验理念
卷二 康德的自由和自然概念
一 与自然对立的自由
二 至善:自由与自然对立关系的解决
§1 自由的实在性
§2 至善:自由与自然关系的解决或超越
§3 道德法则与自然理念信仰
卷三 审美启示录
一 想象力
§1 自由的想象力
§2 反思性判断力
二 鉴赏判断的契机:美的奥秘
§1 最纯粹的自由
§2 康德的蹊径:美•他者•游戏
§3 启蒙
§4 美的存在论
三 崇高的使命
§1 疯狂的理性
§2 想象力的使命
§3 瞬间•信仰
四 自然•理念•信仰
卷四 启蒙、自然与目的世界
一 启蒙及其界限
二 作为本原的自然
三 目的何在
卷五 作为自然理念信仰的上帝
一 作为(信仰)终极界限的理性或自然
二 死亡、不死与自然回归
书摘插图
卷一 康德的理念思想
二 纯粹理性批判
§4康德的理念
§4.1论一般的理念
如果需要从康德之前的西方哲学传统中,寻找一个对康德具有无与伦比的影响的人物,这个人肯定是柏拉图;如果需要在这传统中寻找一个对康德来说最为要紧的概念,这个概念一定是理念,柏拉图的理念。哈曼对康德最为不满之处,是康德只知道关心理性,而根本上忽视了对语言的关注和研究。啥曼无疑是有道理的,因为语言确实不是康德哲学的兴趣。在批判哲学中,康德极少涉及语言问题,只有一处例外,而这个例外被安置在“先验辩证论”第一章“论一般的理念”的开头:
尽管我们的语言极为丰富,毕竟还经常有思想家为找不到精确地适合其概念的术语而感到窘困,并且由于缺乏这一术语,他既不能为他人所正确理解,甚至也不能为自己所正确理解。锻造新词,乃是对语言中的立法的一种鲜有成功的苛求……(A312)
因此之故,如果对某一个概念来说,只有惟一的一个词在已经采用的含义上与该概念完全适合,那么就应该“审慎地保持它特有的含义”。康德所特别强调的这个应该保持且必须保持其特有含义的概念,就是柏拉图的理念概念。柏拉图创造了这个概念,康德准确地理解和保持了其源初含义,并把它变成批判哲学最核心的概念之一:
柏拉图使用理念这一术语,使人清楚地看出,他把它理解为某种不仅绝非借自感官、而且远远超越亚里士多德所探讨的知性概念的东西,因为在经验中永远找不到某种与它相应的东西。在他那里,理念是事物本身的原型,不仅仅像范畴那样是可能经验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