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
分類: 图书,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理论,
作者: 晏奇夫 主编
出 版 社: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 691000版次: 3页数: 434印刷时间: 2008/08/01开本: 16开印次: 4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430043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全书共分9章,内容安排上注重系统性、先进性与实用性,各章前后呼应,着眼于如何设计一个实用的微型机系统。前四章介绍了微型计算机组成的一般概念及必备知识,以8086/8088为蓝本介绍了微型机系统的组成原理、体系结构、编程模型、工作模式、操作时序、寻址方式、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并介绍了从80X86到Pentium系列的寄存器及指令的扩充;第五章讨论存储器的原理和使用,并对内存条及闪速存储器作了适当介绍:第六、七章论述中断系统和I/O接口技术,重点分析了中断控制器8259A、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通用并行接口82C55、通用串行接口16C550、DMA控制器8237A、串行A/D转换器MAX1148及I2C总线模/数转换器ADS1100,逐一讲解了各关键接口部件的原理和应用,并以CPLD/FPGA来实现这些器件的部分功能;第八章以Pentium为对象介绍现代微机系统,着重对存储管理技术、虚拟存储技术、流水线技术以及32位微型机系统的高速缓存技术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对Pentium的技术特点作了说明和总结;第九章论述汇编语言高级编程,尤其是C/C++与汇编混合编程技术,可视为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总结和提高。
本书可作为大专院校电类非计算机专业和其他相近专业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计算机Ⅲ级考试的培训教材,还可供从事微型计算机系统设计和应用的技术人员自学和参考。
目录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微型计算机的数制及其转换
第三节 非数值数据的编码方法
第四节 微型计算机的二进制数运算
第五节 原码、补码、反码及其相应的运算法则
第六节 数的定点与浮点表示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
第一节 8086微处理器的结构
第二节 80X86寄存器的扩展与扩充
第三节 8086微处理器引脚的功能
第四节 8086系统的存储器组织
第五节 8086的时钟和总线周期
第六节 IBMPC/XT微机的基本配置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三章 8086/8088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第一节 指令的基本格式
第二节 8086/8088的寻址方式
第三节 8086/8088指令系统
第四节 80X86的寻址方式及新增的指令
第五节 中断指令及DOS功能调用
习题与思考题
第四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汇编语言程序格式
第三节 程序块定义伪指令
第四节 MASM中的表达式和运算符
第五节 伪指令及宏指令
第六节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习题与思考题
第五章 存储器
第一节 存储器分类
第二节 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第三节 半导体只读存储器ROM
第四节 存储器的扩展
第五节 微机常用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六章 中断系统
第一节 中断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8086/8088中断系统
第三节 8259A可编程中断控制器
习题与思考题
第七章 基本输入输出接口
第一节 微型计算机接口概述
第二节 8086/8088CPU与外设问的数据交换方式
第三节 82C55并行I/O接口
第四节 可编程计数器/定时器8253/8254
第五节 异步串行通信及其可编程接口芯片16C550
第六节 串行A/D转换器及其接口
第七节 DMA控制器8237A
第八节 微机外围接口电路的CPLD/FPGA实现
习题与思考题
第八章 现代微处理器及其系统结构
第一节 现代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 现代微机的基本结构
第三节 PCI总线
习题与思考题
第九章 汇编语言高级编程
第一节 内存驻留及时钟显示程序
第二节 三窗口全屏幕输入程序
第三节 鼠标
第四节 程序中运行另一个程序的程序
第五节 程序中执行DOS命令的程序
第六节 如何加密/解密数据文件
第七节 FORTRAN调用汇编语言子程序
第八节 Pasca1和汇编语言的连接
第九节 C/C++与汇编混合编程技术
第十节 彩色动态图形程度
附录A ASCII码的显示输出码
附录B 8086/8088指令系统一览表
附录C 中断向量地址表
附录D DOS功能调用
附录E BIOS中断调用
附录F 调试程度DEBUG的主要命令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
第一节 概述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通常人们将电子计算机简称为计算机。可以给电子计算机下这样的定义:电子计算机是一种能够自动而又精确地对信息进行处理的现代化电子设备。电子计算机可分为两大类:数字计算机和模拟计算机。
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完善,已具有相当强的逻辑判断力、自动控制能力和记忆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代替人脑的工作,所以有时人们也将计算机称为电脑。
作为信息技术的基础——电子计算机,是20世纪科学技术最卓越的成就之一。从第一台计算机问世,到现在才60多年的时间,但它发展之快,在人类科技史上还没有哪一门学科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1943-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研制的“电子数字积分和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美国陆军用它计算炮弹弹道比人工计算提高效率8400倍,显示了强大的威力。但是ENIAC计算机共用了18800多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重达30t,占地150m2,耗电150kW,每秒钟只能计算5000次加法,它的功能远远不如一台现代化的普通微型计算机。ENIAC计算机有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存储容量太小,只能存储20个字长为10位的十进制数;二是采用线路连接的方法来编排程序,因此每次解题都要依靠人工改接连线,准备时间大大超过实际计算时间。
与ENIAC计算机研制的同时,冯诺依曼(Von Neumann)与莫尔小组合作研制了EDVAC计算机,在这台计算机中确立了计算机的5个基本部件:输入器、输出器、运算器、存储器和控制器。另外,程序和数据一样存放在存储器中,并采用了二进制。这些基本原则至今仍然被现代计算机所采用,因此现代计算机一般被称为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
学术界通常根据电子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的发展来划分计算机的发展史,如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