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经济英才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新闻传播 出版 ,
作者: 李怀亮主编
出 版 社: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1页数: 311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06299060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选登的传媒人是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涌现出的传媒精英人物的部分代表,他们的创新代表着中国传媒经济的发展方向,他们创造的理论和经验对于中国传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书是我国传媒人的必读书,是传媒界重要的资源宝库。
目录
理论卷
回顾总结创新——访周鸿铎教授
结构组织供应链制度安排——访胡正荣教授
中国电视节目创新回顾与展望——访胡智锋教授
媒介融合与中国广播电视的发展——访欧阳宏生教授
传媒业经营管理改革应研究话语体系的准确与规范——访屠忠偿教授
报业卷
关于南方报业战略——访范以锦董事长
传媒的理论与实践——访吴海民董事长
《成都商报》的完美转型——弦陈舒平总编辑
开创报业产业新时代——访席文举总编辑、会长
《北京青年报》冲击波——访崔恩卿社长
广电卷
“度”的艺术——访杨伟光副部长
风雨兼程十一年重庆广电领路人——访李晓枫总裁
共同创浩广播奇迹——访汪良台长
坚定地走在资讯专业化的道路上——访张建赓总监
网络卷
书摘插图
回顾总结创新——访周鸿铎教授
传媒经济研究所:您早在1984年就提出了“广播电视经济”这一概念,当时提出这一概念的背景是什么呢?
周鸿铎:“广播电视经济”这一概念的提出是有其宏观背景和微观背景的。我是记者出身,1982年从新闻单位到了广播学院,这样,我也就从记者“变成”了一位教师。教师就要讲课,那么,怎么讲课,怎么讲好课,这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我的原则是先当学生后当先生,于是,我广泛地听取了当时讲授经济学的各位老师的课。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样一个问题,老师结合的实际没有一件是广播电视的实际,都是有关企业、农村的实际。当时党的十二大提出了高校的理论课必须联系实际,而且要联系本行业的实际,因此,我的脑子就想这样一个问题:北京广播学院是广播电视系统的最高学府,也是当时广播电视系统唯一的一所高校(电影学院当时还没有划过来)。那么,本系统的实际是什么呢?以前我是搞报纸工作的,虽然对报纸熟悉,但是对广播电视不熟悉。怎么办呢?于是我就开始了调查。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经过两年多的调查,我发现广播电视本身有很多经济问题,应该深化研究。这样,为了贯彻十二大提出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要求,更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以便调动学生学习经济学的积极性,很有必要从理论上建立_种新概念。正是在这种背景条件下,我提出了“广播电视经济”这个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