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政治教育新论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各级教育,
作者: 吴少荣著
出 版 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3-1字数:版次: 1页数: 288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719749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学政治教育是社会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研究中不可回避的与现实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重要课题。随着中学政治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中学政治教育的研究扩展了许多新的领域,获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中学政治教育新论》的内容主要包括四大部分。一是教育环境篇,主要对中学政治教育的宏观环境、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作比较系统的分析,阐明目前中学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的契机,及其肩负着的时代使命。二是教育过程篇,主要阐述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观点形成与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内涵及本质。三是教育实施篇,主要对中学政治教育的各个基本环节进行探讨,分析其改革发展的趋势。四是教师发展篇,主要阐述新时期中学政治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如何全面提升中学政治教师素质的问题。
目录
序
一、《中学政治教育新论》的写作动因
二、《中学政治教育新论》的结构体系
三、《中学政治教育新论》的主要特点
第一章 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对中学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的宏观形势
一、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二、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三、中华民族正处于实现民族振兴的历史关键时刻
四、我国基础教育模式正实现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第二节 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政治教育的影响和期待
一、我国社会变革为中学政治教育造就了良好条件
二、我国社会变革对中学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
三、我国社会变革赋予中学政治教育新的使命
第二章 中学政治教育的新课题
第一节 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沿革
一、我国中学政治课设置的历程
二、中学政治课课程建设的主要特点
三、中学政治课课程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面临的新课题
一、我国的社会变革对中学政治教育提出的新课题
二、中学政治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第三章 思想品德素质的生成
第一节 思想品德素质
一、思想品德的内涵
二、思想品德的内容
第二节 思想品德的结构
一、思想品德结构的相关理论
二、思想品德结构诸说简评
第三节 思想品德生成机理
一、影响思想品德生成的因素
二、思想品德生成机制
第四章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新视角
一、传统中学政治教育过程观及其弊端
二、中学政治教育过程本体价值的复归
三、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本质
一、教育者的价值引导过程
二、学生的自主建构过程
三、中学政治教育过程是教育者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的勿己
第三节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
一、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矛盾及其特殊性
二、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性分析
第四节 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优化
一、树立主体互动“生成”的中学政治教育过程观
二、优化中学政治教育过程的实施环节
三、努力创设中学政治教育情境,充分发挥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第五章 中学政治教育目标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目标体系
一、中学政治教育目标的内涵及其特点
二、中学政治教育目标的分类
三、中学政治教育目标体系构建
四、21世纪我国中学政治教育的目标体系
五、中学政治教育目标实现途径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课程目标
一、中学政治教育课程标准的性质和框架
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
三、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
第六章 中学政治教育课程设置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学科课程
一、中学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定位
二、中学政治教育学科课程的功能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活动课程
一、中学政治教育活动课程概述
二、中学政治教育活动课程的设计
第三节 中学政治教育潜在课程
一、中学政治教育潜在课程概述
二、中学政治教育显性课程中的潜在课程设计与调控
三、校园环境潜在育人因素的利用
四、中学政治教育基地的建设
第七章 中学政治教育文本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文本的编写
一、中学政治教科书的功能和作用
二、中学政治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第二节 对新编中学政治课教科书的分析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科书分析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科书分析
三、进行配套改革,使用好新教科书
第三节 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科书研究和教科书评价工作
一、加强中学政治教科书研究是提高教科书质量的关键环节
二、中学政治教科书研究与评价的学科方式
第八章 中学政治教育方法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方法概述
一、中学政治教育方法定性分析
二、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作用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类型
一、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分类
二、中学政治教育方法体系设想
第三节 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现代化
一、传统教育方法的承传
二、传统教育方法存在的问题
三、中学政治教育方法从传统走向现代
第四节 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运用
一、影响中学政治教育方法运用的因素
二、运用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基本要求
三、中学政治教育方法的合理运用
第九章 中学政治教育评价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
一、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内涵
二、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的原则
三、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意义
四、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教师评价的操作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学生评价
一、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学生评价理念
二、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学生评价的思路
第三节 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一、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评价的内容
二、中学政治教育发展性评价的方法
第十章 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
第一节 促进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认识
一、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二、促进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基础教育改革为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平台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与特征
一、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结构是一个复合结构
二、中学政治教师的专业结构
三、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促进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一、影响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外因素
二、中学政治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第十一章 中学政治教师教育科研工作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师教育科研的方向
一、思想政治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选择及其确定的原则
二、教育研究成果的形式及学术规范
第二节 中学政治教师教育研究方法
一、中学政治教育科研的经验总结法
二、中学政治教育科研的调查研究法
三、中学政治教育科研的实验研究法
四、中学政治教育科研中的行动研究法
五、中学政治教育科学研究的网络技术应用
六、中学政治教育科研的其他方法
附录:主要参考书目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时代变迁和社会变革对中学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节 中学政治教育的宏观形势
二、我国社会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
当代的中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中,我国社会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面临着各种发展的挑战和契机。
首先,我国面临着两位一体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社会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双重任务,而两者又统一在同一历史进程之中。
人类发展史表明:社会发展要经历一个从农业社会向城市化工业文明社会过渡的全面转型过程,即现代化过程。也就是说,现代化是近代以来人类实现自身伟大解放的共同历史主题和不能超越的历史进程。西方国家早在300年前就揭开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变迁的帷幕,率先开始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从工业革命起,西方国家先后历经“蒸汽时代”、“电气化时代”、“电子化时代”,现正大踏步地迈进“电子信息化时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比西方国家晚了近三百年,而且历尽坎坷。新中国的建立,使我们具备了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政治前提和制度保障。遗憾的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极为缓慢。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显著特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尽管目前我国仍存在诸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但是,就总体而言,我国正向社会现代化的目标奋进。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是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但是,在实现社会现代化的路径上,各个国家采用的方式并不一样。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通往现代化的路径,已有过古典资本主义道路、社会民主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等多种发展模式。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国家占了大多数,然而,这一模式因它存在的反人性和反自然的明显缺陷而暴露出其局限性。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产生着一系列的弊端:竞争引起分配失衡、社会分裂、阶级对抗乃至国际战争;工业化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和资源枯竭;对财富无限度的追逐造成物欲的极度膨胀和人文精神的退化;等等。中国如何进行现代化建设,这是世纪性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