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词汇研究 修订本

分類: 图书,哲学/宗教,哲学,中国古代哲学,
作者: 张双棣著
出 版 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时间: 2008-8-1字数:版次: 1页数: 488印刷时间:开本: 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10005671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从《吕氏春秋》用词的情况,也可以看出,《吕氏春秋》虽然成于众人之手,但是一定经过主编人统一过。《吕氏春秋》的执笔人,都是吕不韦的门客,这些门客来自各国,所操语言应该是不尽相同的,但是用词上表现出惊人地一致。如上面所举的例子,“长”义皆用“长”字,无一例用“修(惰)”者;“迎接”义16次用“迎”,无一例用“逢”字,“逢”也是关西方言,但无一用例,是很说明问题的。又比如“借用”义,《吕氏春秋》中只用“假”,有13次之多,而“借”一次也没有用。“怨恨”义,《吕氏春秋》只用“怨”,有38次之多,而“恨”一次也没有用。历来有人认为,《吕氏春秋》是吕不韦的门客所作,吕不韦只是凭权势挂名而已。我们已有另文从思想上论证《吕氏春秋》体现了吕不韦的思想,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吕不韦确实统一过全书。
四、《昌氏春秋》的词汇十分丰富,全书有单音词2972个,复音词2017个,总共近五千词。单音词中,名词最多,达1207个,动词次之,有1084个,形容词又次之,有470个,其他类词有211个。在语言运用和语言表达上,动词居于中心的地位。动词的运用跟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关系极大。
目录
原版代序
绪论
壹《吕氏春秋》的字和词
贰《吕氏春秋》的基本词
叁《吕氏春秋》的词义
肆《吕氏春秋》的新词新义
伍《吕氏春秋》的同义词
陆《吕氏春秋》的反义词
柒《吕氏春秋》的同源词
捌《吕氏春秋》的复音词
玖《吕氏春秋》词的书写形式
附录《吕氏春秋》用韵及韵读
一《吕氏春秋》韵例
二《吕氏春秋》用韵研究
三 《吕氏春秋》韵字表
四 《吕氏春秋》韵读
原版后记
修订本后记
书摘插图
壹 《吕氏春秋》的字和词
字和词,一般认为,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字是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单位,词则是有声语言中有意义的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我们研究词汇,首先要把字和词区分开。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在汉语研究中,却是一个十分棘手而一直困扰着的问题。
我们这里不打算对词的同一性做专门的理论探讨,只是为讨论《吕氏春秋》的字和词的关系确立一些基本的标准和原则,并用这些标准和原则来分析《吕氏春秋》所收字词的情况。
一种语言字和词的对应关系有其自己的特点,研究汉语字和词的关系要从汉语的实际出发,研究上古汉语字和词的关系,要立足于上古汉语,要充分考虑上古汉语自身的特点,不能用别的什么往上古汉语上去套。这是我们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确立的基本原则。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尤其是上古汉语,是典型的单音节语,汉字是适应这种单音节语的需要而创制的一种书写符号。汉语与汉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汉字初创时期,一个汉字表示一个语言中的词,字和词是重合的。但由于语言的发展,词义的引申以及文字的假借,一个汉字和一个词逐渐不能完全重合,而出现一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在字和词的种种关系之中,存在争议最多的是,同一个汉字是表示一个词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