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诗心赏
分類: 图书,文学,中国古诗词,
作者: 萧涤非著,萧海川编
出 版 社: 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180000版次: 1页数: 333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101061819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为古典文学大家萧涤非先生有关汉魏六朝隋唐宋以及当代风诗名篇的鉴赏文字,按照散文、诗话、笺注三种体式,分为正文、附录一、附录二三个部分。正文为历代风诗欣赏,按萧涤非先生当初发表或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山东电台播讲的原稿编入。附录一为历代风诗话,长长短短,灵活多样,准确透彻,意趣昂然。附录二为萧涤非风诗笺注,以见风诗在当代的延续,以显示创作与鉴赏相辅相成的关系。
萧涤非先生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词章优美,我们从中可以见识他的史才与文才。而且萧涤非先生由于他本人特殊的人生阅历,常常能情感移入,即设身处地、推心置腹地与诗人做思想情感的交流,让风诗的倩影,在今人的心赏中鲜活了起来。
作者简介
萧涤非(1906—1991),江西临川人。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师从黄节。曾执教于四川大学、西南联大等高校。1990年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出版有《萧涤非说乐府》《萧涤非文选》《萧涤非杜甫研究全集》等。所著《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被称为是可以传之久远的最佳乐府通史;《杜甫研究》(含《杜甫诗选注》)是建国三十年来杜甫研究界的代表著作和最高成就;《有是斋诗草》堪称现代中国学者的诗史。另著有《乐府诗词论薮》《读诗三札记》,并参与执笔主编《中国文学史》教科书。
目录
非敢望解颐(代前言)
例言
追求生存尊严的绝唱——谈汉乐府《东门行》(本词)
孤儿遇生命独当苦——说汉乐府《孤儿行》
一反传统尽情烘托——谈汉乐府民歌《陌上桑》
我国诗歌史上的一颗明珠——谈左思《娇女诗》
清淡之诗韵味隽永——谈张九龄的《耒阳溪夜行》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谈杜甫《望岳》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谈杜甫及其诗《春望》
痛并奉献着:平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的悲壮诗史——谈杜甫“三吏”中的《石壕吏》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谈杜甫“三别”中的《新婚别》
投杖出门为国殇——谈杜甫“三别”中的《垂老别》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谈杜甫《蜀相》
忧国愿年丰好雨润无声——谈杜甫《春夜喜雨》
不是爱花即欲死:爱美的颠狂之歌——谈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对祖国的无限关怀:每依北斗望京华——谈杜甫《秋兴八首》(其二)
故国平居有所思——谈杜甫《秋兴八首》(其四)
不眠忧战伐——谈杜甫《阁夜》
堂前扑枣任西邻:充满伟大的人道精神的心曲——谈杜甫《又呈吴郎》
人生苦旅苍凉之吟——谈杜甫《登高》
群英零落盛会难再——谈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谈刘禹锡《金陵怀古》
……
附录一历代风诗话
书摘插图
追求生存尊严的绝唱——谈汉乐府《东门行》(本词)
出东门,不顾归。来入门,怅欲悲。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拔剑东门去。舍中儿母牵衣啼:“他家但愿富贵,贱妾与君共铺糜。上用仓浪天,故下当用此黄口儿。”“今非咄行,吾去为迟。白发时下难久居!”
这首汉乐府民歌《东门行》本词,是风诗精英中的精英,是写实诗歌传统的奇葩,是追求生存尊严的绝唱。字字干钧,撼人心魄。
汉乐府民歌继承并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开创了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为特色的现实主义诗歌传统。通过汉乐府民歌,我们可以听到当时人民自己的声音,可以看见当时人民的生活图画,可以想到当时社会全面真实的现实状况。汉代社会土地兼并剧烈,一方面富贵人家生活奢华,另一方面广大农民受到的剥削和压迫又极惨重,生活异常痛苦。《汉书•食货志》就有“贫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之食”的记载。这首《东门行》正是通过叙述一个下层平民家庭的悲剧,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这种不平和民生疾苦的现实。它写的是一个善良本分却陷于生活绝境的穷汉子,为求生存,求告无门,忍无可忍,被迫“犯上作乱”,起来反抗的过程。
全诗十五句,七十八个字。字字血泪,语语至情。中心就是“拔剑东门去”。全诗围绕着这一中心事件展开。为了便于理解,我们把它分为三层。
第一层前七旬,是起因。点题旨。运用叙述的语言,和动作、环境的描写,形象地揭示了这个穷汉子作为丈夫从一再反复,犹豫不决到终于面对无以为生的现实,决心选择铤而走险起来反抗的曲折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