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
分類: 图书,文化,中国文化,
作者: 顾伟列著
出 版 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5-10-1字数:版次: 1页数: 274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56174289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纵观人类文化史,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度的民族创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其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四大文化系统,即中华文化系统(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等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印度文化系统(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印度等南亚地区)、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阿拉伯半岛、中近东、北非等地区)、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它涵盖或辐射了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区)。上述文化系统中,中国文化以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延绵不绝而独具特色。中国文化是在基本独立的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研讨中国文化,首先应分析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即地理环境、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
目录
导论
一、文化的含义
(一)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二)文化范畴中的几组关系
1.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
2.文化的外显模式与内隐模式
3.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
4.批判、继承与综合创新
二、中国文化的生成背景
(一)地理环境
(二)农耕经济
(三)社会结构
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一)人文性
(二)包容性
(三)伦理型
(四)和谐型
(五)务实精神
第一编 制度文化
第一章 经济制度
第一节 古代经济形态、土地制度与经济结构
一、自然经济形态
二、土地所有制形式
三、经济结构特点
第二节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
一、重本抑末
二、重义轻利
第三节 传统经济思想的现代转型
一、人治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二、重义轻利向义利辩证统一转型
第二章 政治制度
第一节 中央集权:政治体制模式的确立
一、周代:向心型政治结构的初建
二、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特征
一、为君之方:亲贤远佞
二、为政之道:倡导德治
三、治国之道:以民为本
第三节 传统政治观念向现代政治观念的转化
一、摒弃皇权至上观念,提高公民意识
二、摒弃人治,完善法治
第三章 职官制度
第一节 宰相制度
一、秦汉的三公制
二、隋唐宋元的三省制
三、明清的内阁制
第二节 监察制度
一、御史制
二、台院制
三、都察院制
第三节 地方官制
一、秦汉两晋南北朝地方官制
二、隋唐宋地方官制
三、元明清地方官制
第四节 古代官制的特点与官僚的政治人格
一、文官制度的实施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三、官僚的政治人格
第四章 宗法制度
……
第五章 科举制度
第六章 教育制度
第七章 婚姻制度
第二编 物质文化
第一章 服饰文化
第二章 饮食文化
第三章 建筑文化
第四章 交通文化
第五章 科技文化
第三编 精神文化
第一章 学术
第二章 宗教
第三章 文学
第四章 艺术
书摘插图
第一编 制度文化
第一章 经济制度
马克思曾经把经济制度和经济形态、经济结构放在同一层面加以阐述,认为这是决定整个社会制度文明系统生成和发展的最根本的基础。他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在制度文化诸要素中,经济制度是基础。经济制度亦即生产关系,它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过程中的人际关系或劳动组合方式、劳动产品的分配方式等等。在本章中,我们将从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形态、土地所有制形式、经济结构的特征,以及中国传统的经济思想等角度,对此作扼要的讨论。
第一节古代经济形态、土地制度与经济结构
一、自然经济形态
自然经济是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形态。在一个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中,每一个劳动单位的生产活动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家庭及家族成员物质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与积累,使财富保值和增值。自然经济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品经济则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即通过个别劳动获取交换价值,实现剩余价值,于是一切产品变为商品,个别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关系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概言之,自然经济与商业经济的区别在于,前者占支配地位的是使用价值,后者则是交换价值;前者是人的依赖关系型的,后者是物的依赖关系型的。在中国,自然经济一直延续到近代,从而形成几千年来稳定的生产格局和劳动组合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