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20世纪英美文学(求索外国文学理论批评与实践丛书)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石坚,王欣 著
出 版 社: 重庆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 312000版次: 1页数: 346印刷时间: 2008/07/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562445043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梳理了新历史主义批评理论的脉络,介绍了新历史主义视角下,新历史主义视野下,文学与历史,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历史语境,以及历史主义的关系;追溯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阐述了新历史主义实践的几条假设,并以实例讲解如何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阅读文本。本书还集中讨论了新历史主义理论的关键词,以及新历史主义与文艺复兴研究,并对这种批评实践的弊端进行了探讨。最后,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些新历史主义批评的范本和代表性的英文资料,包括新历史主义的文本解读和理论讨论,以满足读者要求。
目录
第一章新历史主义简介
第一节文学与历史
第二节文学文本与历史文本
第三节新历史主义与历史主义
第四节新历史主义简介
第二章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假设与主张
第一节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
第二节新历史主义批评实践的假设
第三节新历史主义的实践:格林布赖特“权力的即兴操作”的解读
第三章新历史主义关键词释义
第一节新历史主义社会能量说与主体建构论
第二节新历史主义的政治维度:权力、颠覆、含纳
第三节新历史主义批评的批评
第四章新历史主义批评实践
第一节“在一条黑色、不可理喻的疯狂般激动的河岸”:约瑟夫康拉德《黑暗的心》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第二节制造主体:对《黄色的墙纸》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第三节《死者》中鲜活的历史
第四节家庭小说的政治:狄更斯,萨克雷和勃朗特姐妹
第五节差异重复与自我塑造:福克纳、沃尔夫、沃伦和泰特
作品中的历史意识似是故人来——新历史主义视角下的二十世纪英美文学第五章新历史主义批评与文本解读(英文)
Revisioning the Restoration: Or, How to Stop Obscuring Early Women Writers
The Construction of Privacy in and Around The Bostonians
Trivial Pursuits: The Historical Roots of Ambiguity in The Turn of the Screw
Sentimental Power:Uncle Tom’s Cabin and the Politics of Literary History
Eruptions of Funk: Historicising Toni Morrison
Historicizing Greenblatt’s “containment”: the Cold War,
Functionalism, and the Origins of Social Pathology
Academic Exchange: Text, Politic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English and American Identities in Contemporary Renaissance Criticism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二章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假设与主张
第一节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渊源
1980年,新历史主义代表人格林布赖特发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自我塑造》,蒙特罗斯发表了“伊丽莎,牧羊人的女王”。1983年2月,格林布赖特,阿尔普斯(Svetlana Alpers)以及其他13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者构成的编辑组发表了第一期《表征》期刊(Representations),使其成为了新历史主义批评实践的旗帜性刊物。格林布赖特回忆道:经过一番辩论,我们一致认为表征是所有成员的中心问题——文学批评家和艺术历史学家;历史学家和政治科学家;拉康分子,弗洛伊德信徒,福柯信徒,新实践主义者;解构主义者和非重构的形式主义者——共同关注的。‘那么应该将这本计划中的刊物命名为“表征”,但我们中的一些人对抽象理论的不自在,或对建构一种统一理论的怀疑,使我们采用了复数形式(Representations)。应该说,“表征”代表了70年代末理论界的种种反思。“表征”拒绝基于反映论的再现说;也反对宣扬文本自为世界的新批评以及由此而来的文本道德功能说。复数的形式暗示着阐释的多元性。这个关键词体现了新历史主义者对文学的功能、意义,对过去的阐释,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以及文本与语境的关系的思考。尽管新历史主义者一再强调“新历史主义是一种实践,而非教条”,但这些思考显露了这场蓬勃于上世纪末的思潮的理论渊源。
新历史主义从形成之日起,就站在马克思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的物质实践的强调,雷蒙德.威廉姆斯(Raymond Williams)对文化是人们日常方式的总和的理解,以及阿尔杜塞(LouisA hhusser)对文本与意识形态、物质再生产的关系的研究,都极大地启发了新历史主义。新历史主义反对形式主义、新批评对文学自治性以及文本文学性的强调,认为这是对文学的特权化;从唯物的观点出发,新历史主义将文学看作一种社会能量,参与并塑造自我,注重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范式与文学的嵌入关系fembedded)。这些特点都有着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烙印。然而,新历史主义却并不赞成同样受到马克思唯物主义影响的文化唯物丰义,尽管两种理论思潮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前者并不提倡意识形态批评,或者说,取而代之的是话语的研究。后者认为文学反映了统治阶级的价值观和规范,受到国家权力的支配,并服务于主流意识形态。但由于新历史主义对文本艺术至高地位的冲击,对文学政治维度的思考,对权力的研究等特点,使人们往往将新历史的观点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混淆。为此格林布赖特反驳道:
新历史的工程并不是要“降低”文学身份或轻视审美乐趣;而是关注寻找在狭窄的边界内或外塑造文学的力量。这种尝试,在激进分子的眼中,是对文化的整个审美化,因此新历史主义形成期间人们常常引用本雅明的文字攻击这门思潮,仿佛找到了我们犯下的理论罪证。本雅明在“机器复制时代的艺术工作”中认为,法西斯使战争成为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原则的消费品:人类受邀将自己的毁灭作为审美的乐趣来经历。“这是法西斯政治的美学化,共产主义回应是政治化艺术。”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公式脱离了语境,处理[史实]带有先见或定论,因此是误导的、荒谬推论的,因为我们的努力不是美化整个文化.而是将创造的能量更深地种植于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