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新民主革命史: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卷

分類: 图书,历史,地方史志,
作者: 曾成贵,徐凯希著
出 版 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1字数:版次: 1页数: 408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I S B N : 9787562237181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湖北新民主革命史,在全国新民主革命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董必武、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湖北这块热土上工作过、战斗过,给湖北人民的革命斗争以极大的鼓舞。
作者简介
曾成贵,湖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研究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兼任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著有《中共党史论谈》、《中国工人运动史》第3卷等。
目录
第一章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一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湖北政局
二八七会议的召开与中共湖北省委的贯彻
三以鄂南为中心的秋收暴动
四黄麻暴动
五指导方针从暴动到割据的初步转变
第二章中心城市革命运动的复兴
一武汉工人运动的复兴
二两次武汉暴动的运筹
三中共湖北省委工作中心的调整
第三章工农红军的创建与农村根据地的开辟
一红一军的建立与鄂豫皖苏区的形成
二红二军团的组建与湘鄂西苏区的形成
三红三军团的组建与鄂东南苏区的形成
四鄂北地方红军的建立与鄂豫边根据地的形成
第四章革命斗争的曲折发展与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一“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与武汉暴动
二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斗争与红四方面军的诞生
三湘鄂西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四鄂东南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五鄂豫边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第五章苏维埃政权下的社会变迁
一土地革命
二经济建设
三政治建设
四军事建设
五文教卫生建设
六社会生活
第六章“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贯彻与苏区革命斗争的严重受挫
一“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鄂豫皖苏区的贯彻与红四方面军主力西征
二“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湘鄂西苏区的贯彻与反“围剿”斗争
三“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与鄂东南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四“左”倾教条主义错误的影响与鄂豫边苏区的反“围剿”斗争
第七章主力红军长征与三年游击战争的坚持
一重建主力红军坚守鄂豫皖根据地
二红二十五军长征与鄂豫陕根据地的开辟
三湘鄂边转战与湘鄂川黔根据地的创建
四红二十八军坚持大别山区游击战争
五红十六师坚持幕阜山区游击战争
第八章抗日救亡运动的初步展开
一一二九运动在武汉的发生
二抗日救亡运动的继续发展
三国民政府在湖北的抗战准备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与土地革命的兴起
1927年7月,随着国民党汪精卫集团宣布“分共”,国共合作的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遂告终止。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坚持革命,不能不走出一条新的道路。八七会议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会后,秋收暴动的烽火燃遍湖北乡村。从暴动到割据,共产党人领导革命队伍走出失败的阴霾,踏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里程。
一 国民革命失败后的湖北政局
(一)国民党统治的渐趋稳定
汪精卫集团的“分共”,本质上也就是反共,这就为鼎足而立的国民党宁、汉、沪三方初步消除了重归于一的障碍。但是,毕竟反共有先后,资源禀赋不同,所以一时间还走不到一起。统治集团内部分分合合,乱糟糟,闹哄哄,文攻武斗,你方唱罢我登场。直到1929年4月,蒋桂战争结束,何成溶被蒋介石任命为湖北省政府主席,国民党对湖北的统治才算稳定下来。
武汉国民党中央在实施“分共”之前,追于形势,组织东征军,东下讨蒋。南京方面虽然正在二次北伐之中,但也立即分兵相迎。8月2日,在郑州会议和徐州会议上两次发挥了关键作用的冯玉祥,再次出手调解宁汉之争。南京胡汉民等复电,对武汉的“去共”行动表示谅解。不过,武汉方面的“正统”梦酣然未醒。8月9日,汪精卫等从武汉通电,称“国民党之危机,因反共已去其一;惟分裂之祸,不可不及时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