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铸就的春晖-1920年代的春晖中学
分類: 图书,社会科学,教育,中国教育 ,
作者: 李兴洲著
出 版 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版次: 1页数: 327印刷时间:开本: 大32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010073682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教育本应是一种不受外力干扰和侵染的纯正事业,应当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因材施教,因时制宜,不偏不倚,自然发展。这就是20世纪20年代初春晖中学“纯正的教育”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纯正的教育”就像清水一样,能荡涤那些乏味无力的教育,积极图谋人性的发展。
“真正的教育需完成被教育者的人格”,学生进入学校是接受教育的,而不只是接受教材的。
20世纪20年代,在经亨颐、夏丐尊纯正的教育思想感召下,丰子恺、朱自清、刘熏宇、刘叔琴、朱光潜、匡互生等一大批名师齐聚春晖,蔡元培、叶圣陶、吴稚晖、俞平伯、杨贤江、黎锦晖、黎维岳、舒新城、陈望道、黄炎培等专家学者慕名前来游学演讲。在短短的几年内,春晖中学因其先进的办学理念、富有关爱和善意的教育实践而名声远播,取得了与当时南开中学齐名的辉煌成就。
经亨颐和夏丐尊都认为,“爱字为教育之要诀”,教育若没有情和爱,就像无水的池,就会缺失教育的本真,最终免不了空虚。
逝者已去,风骨长存。回望春晖,感慨之余,但愿留给我们韵不仅仅是仰慕和惋惜。
作者简介
李兴洲,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是教育基本理论、中国近现代教育史、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校文化研究。主持、承担教育部“九五”重点规划、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等多项课题。在《教育学报》、《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新华文摘》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
目录
引言
第一章春晖中学的创办
一、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强国教育的渴求
二、陈春澜的办学兴学情结
三、王佐的教育人生
四、经亨颐的教育救国志向
五、春晖中学的创办过程
第二章“纯正的教育”:经亨颐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贵纯正
二、“纯正教育”之“清水”说
三、教育独立,哲人办教育
四、“爱字为教育之要诀”
五、纯正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六、纯正的教育宜“动”不宜“静”
七、纯正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第三章“爱的教育”:夏丐尊的教育理想与实践
一、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
二、献身教育事业,实践爱的教育
三、夏丐尊对纯正教育的阐释
四、扎根春晖中学,功勋不可磨灭
五、铸造“开明之风”,泽被莘莘学子
第四章“群芳园”:春晖园里的教育家群体
一、朱自清与有信仰的教育
二、丰子恺与美的教育
三、刘薰宇的科学教育观与学校管理思想
四、匡互生的感化教育与教育革新实践
五、春晖中学的其他教师
第五章“蝶恋花”:春晖园里的游访
一、李叔同的春晖情
二、蔡元培春晖之行
三、吴觉农寄语春晖
四、俞平伯雨声中演“诗”
五、慕名而来的其他游访者
第六章春晖园里的“纯正教育”
一、初创时期春晖中学的管理机制
二、春晖中学的教师
三、春晖中学的教学
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五、春晖中学早期校徽、校训、校歌及毕业歌
结语
一、“纯正教育”的辉煌与思考
二、“纯正教育”的式微与反思
三、“纯正教育”之于今天
参考文献
书摘插图
第一章春晖中学的创办
吾国实业人才之缺乏,因平素不知所以发育而储备之。穷原竟委,当归咎于教育之不修。
——穆藕初:《藕初文录:上卷•藕初五十自述(下)》
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创办春晖中学,一方面体现了当时社会对学校教育的强烈需求,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创办人强烈的主观愿望和振兴民族、教育救国的社会责任感。
一、清末民初中国社会对强国教育的渴求
清末以来,传统的泱泱大国备受西方列强的凌辱,加之国内此起彼伏的动荡和抗争,清朝帝国已病人膏肓,日薄西山。内忧外患,尤其是西方列强肆无忌惮的欺凌,也催促大批民族精英冥思救国救民之道。,在经历了洋务运动的曲折和探索之后,推翻帝制和兴办学堂逐渐成为强国强民的主要选择。1912年中华民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终结;然而,封建帝制的终结,并没有立即带来中华民族的强盛,尤其是与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迅、速强大形成巨大的反差的比较,更加坚定了国人对于兴办教育事业以强国强民的认识和信念。于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各界兴办教育的热潮空前高涨,教育救国思想也成为不少志士仁人的生命理想和事业追求。这其中,教育界人士的办学理想和商业界人士的捐资办学行为,成为推动我国近代学校教育迅速发展的两大力量。
近代商人渴望祖国的富强,认为中国只有在自身近代化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抵抗侵略者。然而,要实现祖国的富强,就必须发展工商业;而要振兴民族工商业就必然要有为之服务、献身的人才。著名绅商经元善之所以敢于打破几千年的沉重积习,开女学之先声,是因为在他看来兴女学是中国富国强兵的重要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