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第2版)(“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哲学系列教材)
分類: 图书,经济,经济理论,
作者: 刘敬鲁著
出 版 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字数:版次: 2页数: 230印刷时间:开本: 16开印次:纸张:I S B N : 9787300097657包装: 平装内容简介
本书以历史主义、理论与现实统一、辩证阐释为基本方法,对当代人类经济生活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哲学分析,包括资源的人类生存发展特征、历史运动及当代资源稀缺现象的实质,经济生活的利益本质、冲突和调节,产权的来源、本质、内部要素的历史转换运动,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的一般动态关系,经济活动的正义、公平与效率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实现经济活动的正义的制度保证,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转变实质,知识经济的人学意义等,并特别探讨了当前我国经济生活的突出问题,如我国国有资源产权安排的合理原则、我国实现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平衡发展的必要性等,指出了我国实现经济生活健康、持续、和谐发展的基本途径。
作者简介
刘敬鲁,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4月-1999年2月由“中欧高等教育合作项目”资助,赴英国做访问学者,研究欧盟的决策体制。2001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立项项目“经济哲学导论”。2002年获得教育部项目“经济哲学的一般问题研究”。主要研究经济哲学、管理哲学、西方哲学等,已出版《海德格尔人学思想研究》、《人社会文化》、《经济哲学导论》等著作,在《新华文摘》、《哲学研究》、《哲学动态》、《光明日报》、《中国人民大学学报》、《教学与研究》、《社会科学战线》、《学术月刊》、《学术研究》、《天津社会科学》、《河北学刊》、《道德与文明》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
目录
绪论 经济哲学的现状与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正在走向成熟的经济哲学
二、哲学史的启示
三、需要研究的问题
第一章 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史概要
一、色诺芬以人为原点的经济论
二、柏拉图的人性与经济相互作用论
三、亚里士多德的私有制度有益论
四、洛克的劳动创造私有财产学说
五、休谟的财产正义与技艺自由学说
六、斯密的人性与经济自由学说
七、穆勒的经济进步与人类幸福学说
八、凡勃伦的经济制度的人性分析
九、庇古的经济福利最大化理论
十、哈耶克的自生秩序与市场自由理论
第二章 资源的人类存在论本质
一、资源的人类生存发展特征
二、资源的稀缺与非稀缺
三、从自然资源到社会资源
四、人类建构资源活动的一般合理原则
五、当代各民族共同建构资源的共荣与平等原则
第三章经济生活的利益关系
一、经济利益的利害关系本质
二、经济利益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中心地位
三、实现经济利益的影响因素
四、经济利益的多维结构
五、经济利益的冲突与调节
六、经济利益的制度实现形式
七、规定经济利益变化的主要因素
第四章产权的本质与人权意义
一、产权的来源与本质
二、所有权与经营权的辩证历史运动
三、权利主体的觉醒
四、产权的人权特征
五、产权与人权的区别
六、产权与人权的统一性
七、我国当前国有资源产权安排的问题及其解决原则
第五章经济全球化的终极问题
一、经济全经的历史必然性
二、从局域经济时空到全球经济时空
三、从经济的非自由发展到自由发展
四、从民族经济主体到人类经济主体
第六章知识经济的精神意义
一、从物质时空到精神时空
二、从体力劳动到智力劳动
三、从物质自由到精神自由
四、道德意义的有限性及其超越
第七章经济自由与经济平等
第八章经济活动的正义、公平与效率
参考文献
后记
书摘插图
第一章 西方经济哲学思想发展史概要
经济思想史是一个可以从中汲取许多资源的广大领域。我们从研究过去所获得的一种收益是更好地了解创造过程。一切伟大的知识先驱都以一种怀疑论的态度来对待传统思想,并以一种开放的信任来对待新思路。由于这种结合,便形成了以新的眼光观察类似情况或问题的重要能力。创造性过程总是把概念从其传统的联系或含义转向新方向的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