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二十年中国文学研究
分類: 图书,文学,文学理论,
作者: 黄万华著
出 版 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0-1字数: 364000版次: 1页数: 321印刷时间: 2008/10/01开本: 大32开印次: 1纸张: 胶版纸I S B N : 9787020067473包装: 平装作者简介
黄万华,浙江上虞人。现为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十一五”重点学科带头人。曾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入选国家精品课程。教学之余,主持承担三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八项省部级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0余篇,获社科优秀成果一、二等奖。
出版著作有:《中国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学史》《新马百年华文小说史》《文化转换中的世界华文文学》《中国和海外:20世纪汉语文学史论》等10部,主编《美国华文文学论》等4部,参与主编《中国文艺社团流派辞典》等4部,参与撰写《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中华文学通史》等13部,著述600余万字。
兼任中国现代文学学会理事、山东省现代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目录
上编:思潮和格局
战后二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港)文学新的历史进程
“预演”:1945-1949年的香港文学
文学精神和文学经典——以战后五六十年代的海峡两岸文学为例
1950年代文学“悬置”中的突围:历史转折和作家身份的变动
东亚现代性曲折展开中的战后中国内地文学思潮和运动
台湾战后政治高压缝隙中发生的多种文学思潮
左右翼政治对峙中的战后香港文学思潮和创作格局
中编:创作和文体
“规范”“训谕”中的“描绘”和“真实”:战后大陆小说中的乡土叙事和
革命叙事
战后台湾小说:多元典律空间的艰难拓展
本地化进程中的战后香港小说
颂歌、战歌的流变中的大陆战后诗歌
战歌、颂歌中突围而出的台湾战后三大诗社
三代作家传承中的战后台湾散文
下编:作品和期刊
归来已隔万重山——张爱玲五六十年代小说创作中的“出走”与“回归”
黑色苍穹中的星光——孙犁《铁木前传》再解读
《梦回青河》:“抗战记忆”中的人性叙事
《喇楴手》:1950年代台湾文学中的别样风景
酒醉的猫头鹰——刘以鬯《酒徒》的文本解读
在炫目的红色火焰中迷失——战后二十年大陆文学期刊综述(1946-1966)
文艺思潮与文艺期刊:战后二十年台湾文坛的一种考察
战后二十年香港文学期刊描述
后记
书摘插图
战后二十年:中国(大陆和台港)文学新的历史进程
“五四”文学革命开始的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尽管有种种曲折、分化,但一直到抗战全面爆发前,整体上仍有着“一脉”相承的进展。其中的重要原因,自然是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始终呈现向前发展的态势。
这一情况由于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及其残酷性而产生了重大变化,中国文学由此进入了一个不得不面对许多新课题的新时期。
对于19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中期的文学,迄今为止的文学史都按照“四十年代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视域、思路构建。这种研究格局正呈现出它难以克服的几种缺陷。
一是遮蔽了抗战八年文学与国共全面战争时期(1945—1949)文学的重大差异,因为如果我们认真仔细地考察1945年至1949的文学,就会发现它跟八年抗战时期文学有很大差异,而更多地联系着1950年代文学,甚至在许多方面构成着1950年代文学的先声。
香港、台湾光复后的文坛现状,就很能说明当时中国面对的问题已经很不同于抗战时期了。毛泽东在二次大战结束前四个月做出的“两个中国之命运”决战的预见构成了1945年至1949年的历史进程,也决定性地影响着这一时期的文学走向。自然,决定“两种中国之命运”的主战场是在二次大战结束后的解放区、国统区,决定胜负的也主要是军事、政治力量。但香港、台湾的存在仍是不可忽略的。因为当中国现代性的历史进程完全被纳入“两种中国之命运”决战的轨道时,新的曲折性已不可避免,此时香港、台湾既联系着整个中国命运,又不同于内地状况的存在,为1949年后中国现代性的曲折展开提供了“另类”空间的可能,也为中国文学多种历史可能性的出现埋下了“伏笔”。
……